看点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选奏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既因该曲创作于二战期间列宁格勒被围城之时,更因这首史诗般的交响曲,拥有从抒情到澎湃的丰富表现力。与此对照的,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协奏曲,王健将以高超的技术,充份展现大提琴优美歌唱性的一面。

  • 时间:2015-09-11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VIP380/280/180/120/80
曲目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交响协奏曲,作品125号
1.行板
2.速度精确的快板
3.稍快的行板

大提琴:王 健

—— 休 息 ——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作品60号
1.小快板
2.中板
3.柔板
4.不太快的小快板

导赏

音乐之美正义之声

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Prokofiev)和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Shostakovich)出生相距十五年,是两个时代的人;两人虽非深交,但两人的音乐人生却有过好些“交叉点”:普罗科菲耶夫曾在列宁格勒的青年作曲家为他举行的集会中听到肖斯塔科维奇演奏自己的钢琴奏鸣曲,且大为赞赏;1944年5月在他指导下,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上演了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今晚要演出的交响协奏曲则是肖斯塔科维奇后来创作他的大提琴协奏曲的灵感来源。相同的是,这两位已被视为是俄罗斯二十世纪音乐巨匠的作曲家,都生活在苏联政府对文艺创作全面监控干预的年代,更曾多番面对政府的公开谴责,但两人的创作意志并无间断,各自写出大量充满鲜明个人特色的作品,今晚演奏的两首乐曲,都能让人听到音乐之美,和在音乐中感受得到和平正义的声音。

上半场:普罗科菲耶夫:交响协奏曲,作品125号

普罗科菲耶夫1891年4月23日生于俄罗斯松特索夫卡(Sontsovka),1953年3月5日跟斯大林在同一天于莫斯科逝世。这首作品完成于1952年,题献给当年才二十五岁的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同年2月28日在莫斯科首演,由里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指挥,罗斯特罗波维奇担任独奏;1954年12月9日在哥本哈根演出了重新修改的版本。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图片来自互联网)

这首作品,其实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虽是普罗科菲耶夫晚年时面世的乐曲,但却是他在三十年代创作的e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58号的“改写”版本。该首作品可说生不逢时,1933年酝酿,在巴黎写出初步草稿,1934年正式动笔,到1938年完稿时,正遇上欧洲战云密布,世局动荡的日子,随而二次大战爆发,乐曲虽然得以在1938年11月26日在莫斯科首演,但乐谱一直到1951年才得以由Boosey & Hawkes出版。

其实,该作品迟迟未有出版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年首演的效果并不理想,里希特更指是“一次彻底惨败”。然而一直到1947年12月27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普罗科菲耶夫听到二十岁的罗斯特罗波维奇以钢琴伴奏演奏这首作品时,才决定将之修改,并马上将他的想法告知罗斯特罗波维奇,并邀请他到家中,首先讨论了他刚写好的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19号,该曲翌年3月1日在莫斯科首演后,在 1950年至1952年间,他便在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建议及试奏下,进行修改大提琴协奏曲,脱稿后题献给罗斯特罗波维奇,并由他首演,当时仍称为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后来才改用现时的交响协奏曲名字。

由此可以说,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协奏曲,其实是他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彻底”的改写作品,因此,两部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内容,并没有多少差异。但这部作品无论是三十年代时,还是在五十年代初大修改时,普罗科菲耶夫的处境都面对不少困扰,特别是晚年时,不仅顽疾缠身,病情加重,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一度被停演,要首演的歌剧《真正的人》又被禁演,但在这部作品中能听到的却是严格、整齐、富有力感和明确的节奏,丰富开阔的旋律,还有仿如青年人的幽默,让人感受到的都是音乐的美感,完全没有他当时面对的苦恼处境的感受。

乐队的配器是扩大的双管制,包括有长笛(其一兼奏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二,小号、长号各三、圆号四、定音鼓、钢片琴,和种类颇多的敲击乐,乐曲全长约三十五至四十分钟。

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各乐章紧贴着演奏,只有小休止;同时乐曲内容破除协奏曲的传统形式,第一乐章用慢板,第二乐章却是快板,第三乐章回到慢板的主题与变奏音乐,排列得极为紧凑。总谱上独奏大提琴部分,大都用高音谱表写出,因此独奏者须有艰深的高度技巧。

第一乐章行板,2/4拍子,序奏加长,变得更具活力;以大提琴的独奏做中心,以歌谣曲的方式展开。曲中的旋律平易可亲,充满自信,乐队不同乐器亦有充分的呼应,没有丝毫奇突的味道,最后以平静的音乐结束,短促休止即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速度精确的快板,4/4拍子,以自由的奏鸣曲式写成,诙谐曲调。乐曲开始木管与弦乐短促节奏的乐句和大提琴飞快的独奏,已充满谐谑味道,强烈且带有紧张刺激气氛;形成对比的是第二主题颇为浪漫优美,且富有感情;展开部中,小提琴组的音响非常悦耳,是最为长大的一个乐章。带动乐曲推进的大提琴独奏,有不少仿如华彩的段落来炫耀技巧,最后飞快的独奏和乐队全奏带上强烈的高潮结束。

第三乐章稍快的行板,3/2拍子及3/4拍子,由主题和四段变奏构成的变奏乐章,主题虽然和原曲相同,但降低音域,独奏大提琴开始便能以更美好的音响充分歌唱,效果完全改变。先由大提琴独奏带出优美的主题,在主题的提示后,有一段自由的间奏,随着幻想的行板第三变奏,又出现第二间奏;最后的第四变奏结束,把全曲回顾一次,进入各乐章主题再反复一次的“回想”(Reminiscenza)部分,形成一种循环曲式。整个乐章节奏明快,音乐优美与强烈交替,最后在大提琴一段快速独奏后,连同铜管及低音弦乐的一下强奏和弦下终结全曲。

下半场:肖斯塔科维奇: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 St. Petersburg,后易名为列宁格勒),1975年8月9日因肺癌于莫斯科克林姆医院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图片来自互联网)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演奏时间超过七十分钟,是他十五首交响曲中演奏时间最长的一首,但旋律通俗,结构单纯,并不会给人冗长感。这是一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火漫天的情况下完成及首演的大型交响曲,为此,在今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七十周年,这亦成为全球各地选奏的热门乐曲。

1.战争碑石

话说1941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蔓延到列宁格勒( Leningrad,今已用回着昔日名字圣彼得堡),爆发长达八百七十二天的血腥围城。肖斯塔科维奇志愿从军,却因高度近视遭拒,转投志愿消防队,担任航空督察员;一直到十月才被安排到库比雪夫(Kuybishev,另一写法Kuibyshev, 今名Samara)避难。在此期间,他仍继续创作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他说:“我要创作一部歌颂人民的作品,他们正在为战胜敌人而斗争……在写作这部交响曲时,我想到人民的伟大,想到他们的英雄气概,想到人类美好的理想和人的优秀质量,想到绮丽的自然风光,想到人道主义,想到美……我把我的第七交响曲献给我们向法西斯进行的斗争,献给我们未来的胜利,献给我的故乡列宁格勒。”

结果,前三个乐章在列宁格勒完成,1941年的12月,最后在伏尔加河畔的库比雪夫将最后一个乐章写完,这部庞大作品从他在七月正式动笔算起,竟然只花了五个月便完成!翌年3月5日在库比雪夫首演,获高度赞赏,成为反抗纳粹、象征爱国的乐曲。对于抗德战争中处于劣势的苏联人民绝对有振奋士气的作用。

如再深入探讨第七交响曲的内在精神,那可是蕴含着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抗,与追求和平的反战思想,也因为这样,此曲成为当时西方一流指挥家争相演出之作。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列宁格勒内的演出,还是在“偏安”的美国首演,都流传着传诵一时的传奇故事……总之,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自1941年诞生之日,便被视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抗衡纳粹德军,象征战胜侵略者的乐曲;是对二战期间牺牲的二千五百万苏联人悼念的作品;七十年来更是经常在列宁格勒众多纪念仪式中的演奏音乐,是纪念二次大战的碑石。

2.内容争议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这样的爱国音乐,既宣扬国威,又符合社会写实主义的国家方针,因此还获颁斯大林奖。在国家被侵略,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忧国忧民的自发性爱国行为,创作出振奋人心的音乐是实属正常之事。

肖斯塔科维奇在1951年还说过:“我的第七交响曲的标题比较具体,几乎是有情节内容的;我原来甚至打算给每一乐章一个适当的名称:第一乐章为《战争》、第二乐章为《回忆》、第三乐章为《祖国的辽阔土地》、第四乐章《胜利》。但是,没有这些小标题,并不会妨碍理解我所思考出来的内容,特别是在第一乐章。”

然而,第七交响曲的内容含意,肖斯塔科维奇在晚年时则有更多一重说法。流亡美国的苏联乐评人沃尔科夫(Solomon Volkov), 在1979年出版的《证言》(Testimony)中,便透露了肖斯塔科维奇晚年对第七交响曲的演绎并不一样。他指出乐曲创作灵感并非来自列宁格勒陷于战火,那其实是在列宁格勒被围城之前已酝酿出来的作品。灵感是来自作曲家阅读《圣经》诗篇第九十四篇,大卫所写的诗歌,诗歌的内容,触动了作曲家而构思该部作品。

诗篇这样开始:“耶和华啊,你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啊,求你发出光来。审判世界的主啊,求你挺身而立,使骄傲人受应得的报应。……但耶和华向来作了我的高台,我的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他叫他们的罪孽归到他们身上,他们正在行恶之中,他要剪除他们,耶和华我们的神要把他们剪除。”为此,作曲家便指出,这是一部为战前列宁格勒的死难者所写的安魂曲,这部作品也就是对被屠杀的老百姓的悼念和哀伤追悼,“第七交响曲是描绘由斯大林摧残而被希特勒了结的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并表示那是“因为即使在战前,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成员死掉,每个人都会悲哭,但只能静静地躲在毡子下哭才不会被人看见。人人都互相猜疑惧怕,压抑着的悲哀使人窒息,亦让我感到窒息,并感到有责任要为此做点事,要为所有死难者、受苦者写一部安魂曲,我要描写那可怖的灭绝机器,同时表示抗议! ”这种说法自然引起很大争议,那就是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是反斯大林的音乐,肖斯塔科维奇亦是反斯大林的音乐家了。

但无论如何去理解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这确是一首绘影绘色的震撼性作品。

3.编制庞大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采用扩大的三管编制,弦乐五部和标准的木管乐器外,增加了中音长笛、短笛、英国管,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铜管乐器是圆号八支、小号及长号各六支,还有大号;并采用了大量敲击乐器,定音鼓外,还有三角铁、大鼓、小军鼓、钹、锣、木琴,和铃鼓等。此外还用上了钢琴和双竖琴。弦乐五部合共最少六十人。

第一乐章:小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结构

采用灵活处理的奏鸣曲式结构,表现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和平美好,战争狰狞。充满戏剧性,着墨于战争本身。呈示部表现法西斯入侵前的和平幸福生活,主部主题由弦乐器和大管呈现,被称为是“一个描绘普通的、纯朴的人民的幸福生活的主题”,这个主题很快便由木管反复。副部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抒情而富有诗意,是夏日自然风光的描写。副部第二主题以双簧管演奏,两个主题的音乐情调十分接近,织体清晰透明,曲调安逸飘渺。

展开部骤然转为战争场面,并非像传统般采用呈示部材料来发展,而是以一个称为“法西斯侵略”的新主题,及十一个变奏构成一个侵略场面,在小鼓轻敲,引来德国军队进行曲般的旋律;在敲击乐器的固定节奏下,以不同乐器演奏出这个战争侵略主题,先在长笛,后在不同乐器,手法与拉威尔的《波莱罗》有异曲同工之妙。反复十一次,进入雷鸣般的极强高潮后,带入再现部,主部和副部三个主题先后变化再现,音乐亦变得充满愤怒、激动,强烈的悲壮气氛,哀悼牺牲的英雄。尾声作了简短的回顾,三个主题片段再现后在弱音结束。

第二乐章:中板,忧郁的谐谑曲,复三部曲式

首尾两段主题曲调优美雅致,同时带有悲歌情调,就像是第一乐章战乱的悲剧带来的哀伤。这种哀伤气息,亦可说是对和平不再的感伤。主部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和弦拱托,主题轻盈、明净。第二主题是双簧管的浪漫曲,在明快短促的背景上,双簧管奏出优美动人的旋律,结构简单,旋律忧伤,绵绵不尽的抒情旋律无限宽广、悠长,有如一首弦乐伴奏的双簧管独奏浪漫曲,旋律的进行连续不断,转调新颖别致。

中间部分是很形象化的战争场面,以弦乐器的上行三连音、双簧管和英国管的上行三连音的顿音,共同奏出三连音作为固定音型,粗硬、断续、干枯的音响,让人联想到战争。固定音型单调刻板,只是演奏的乐器稍有变化。两个主题分别在高低两极音区以对位复调形式进行,充满惊恐情绪,在乐队的高音区,高音单簧管以尖锐音色演奏高音区的主题,两小节后,低音区的旋律由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大管、低音大管演奏。不一会传来战斗的号召,小号和长号奏出雄壮的动机,象征胜利的远景。接着第一部分“忧郁谐谑曲”再现,原先歌唱性的主题改由低音单簧管奏出阴暗的色调。最后尾声以温存而哀伤的音响结束。

第三乐章:柔板,篇幅庞大的慢板乐章,复三部曲式

在残酷战事中反思爱与自然之美。是优美高雅,具有明朗乐观性格,内容深刻的柔板乐章。用沉醉于祖国大好河山的音乐来对照法西斯非人道的侵略罪行。开始由木管乐器、圆号及双竖琴奏出管风琴式圣咏般的和弦引子,奠定神圣崇高的基调后,小提琴奏出主题,在几乎无伴奏的宁静气氛中,唱起了带有古代俄罗斯风格的歌唱旋律,仿如是性格刚毅的宣叙调。继由长笛奏出副题,歌唱美丽的祖国,长笛的旋律绵绵不尽令人心醉,像凤凰从灰烬中重新展翅飞向天空。

中间部分是果断的中板,符点节奏的旋律充满动力,刚毅的音调和强大的管弦乐音响,是乐曲顽强斗争的形象再现,表现坚决战斗和获得丰功伟绩的胜利,沉思的意境被高涨的情绪取代,附点节奏几乎控制着整个乐队。强烈的感情此起彼伏,小号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奏出宣叙调主题,慢慢变得有如凯旋之歌,情绪高涨,气氛昂扬,最后主题及副题再现,带着伤痛感,尾声弦乐有力地奏出主题,深沉悲壮,最后重现引子风琴式声音,渐弱结束,进入终章。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小快板,独特的奏鸣曲式

展现艰苦奋战之后,即将迈向胜利之路的“胜利”乐章。开始是短小的引子,定音鼓微弱的滚奏颤音,色彩暗淡、朦胧,犹如朝霞初露的清晨,战云已消失,象征大地经历黑暗后复苏。继而接上叙述战争与胜利的篇幅很大,富有动力且激烈的主部很长,有较大的发展部分,着重表现斗争,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题弦乐器奏出,充满动力性,以贝多芬式的刚毅、庄严、激烈的音乐作基础,木管乐器的尖锐呼啸,铜管乐器的顿音,弦乐器有如巨浪般的连音,铜管乐器和小鼓战马奔腾的节奏,加上定音鼓的猛烈敲击,构成迈向凯旋的战争场面,有着进攻的性质,是胜利前进的音乐。

第二部分庄严、肃穆,缓慢的哀悼段落,是对阵亡将士致祭缅怀的场面,建立在和弦式的主题上,饱满、浓厚,三拍子节奏中特意强调前两拍,模仿葬礼行列的沉重步伐。第三部分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宽广、徐缓的速度,如歌般的叙述,具有史诗般的气势。速度更趋缓慢,紧张度却不断增加,以变奏手法不断反复,并逐渐推向高潮。长号以最强音奏响第一乐章的主要动机,也就是作曲家所说的“光明对黑暗、仁慈对野蛮、理性对反叛”的庄严宣告。副部主题被大大推后,居于中间位置,以后才是主、副部材料构成的展开部,和非常简洁的再现部,尾声的最后高潮,二十一支铜管结合着乐队全奏出英雄式凯歌,让人在无比震撼的兴奋情绪下结束全曲。

撰文:周凡夫

音乐会前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