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 时间:2018-04-28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280/180/120
曲目

乐季音乐会15
2018.4.28(星期六)20:00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指挥:张艺
打击乐:张景丽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约翰·普萨达斯
行星的毁灭

定音鼓:张景丽

陈怡
打击乐协奏曲
1.夜深沉
2.水调歌头
3.疾风

打击乐:张景丽

——中 场 休 息——

理查·瓦格纳(改编:亨克·德·弗利格)
《纽伦堡的名歌手》——管弦之礼赞
1.第一前奏曲
2.名歌手的集会
3.学徒的歌声
4.萨克森的独白
5.第三前奏曲
6.洗礼节
7.同业公会的行列
8.学徒之舞
9.名歌手大赛
10.瓦尔特颂歌
11.尾声的歌咏

导赏

两个不同音乐世界

这场音乐会上半场的两首作品:约翰·普萨达斯(John Psathas)的《行星的毁灭》(Planet Damnation),和陈怡的打击乐协奏曲,展示的是现今打击乐世界很独特的音乐体验,那是过去在音乐世界中从来未有过的,可说是音乐中的新世界。下半场由亨克·德·弗利格(Henk de Vlieger)将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改编成无词的管弦乐版本,并加上副题“管弦之礼赞”,以此对瓦格纳的管弦乐创作的卓越才华致敬。简而言之,上半场是打击乐的世界,下半场则是瓦格纳的世界,虽然都是音乐世界,但却是两个很不同的音乐世界,这在于作曲家的创作观念很不一样,打击乐的乐器有其发展的历史和独特个性,便有不同考虑。瓦格纳的音乐,特别是他“独创”的“乐剧”(Music Drama),更有一套独特的观念,这场音乐会下半场虽然欣赏的并非他的乐剧,但却是作曲家弗利格按着瓦格纳的乐剧观念改编,以管弦乐来重现他创作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的音乐世界,为此,如进入这两个不同的音乐世界,便先要了解一下这两个音乐世界的特点所在。

〔上半场的音乐〕

打击乐的音乐世界
打击乐器是人声之外最早的乐器,但在西洋音乐史的发展,从十九世纪末算起,不到一百五十年。在乐器的构造、音色改良外,技巧提升、新乐器开发仍是二十世纪的事,踏入二十一世纪,表演形式创新,更将打击乐的世界大大拓展。

伴随着管弦乐团发展而来
打击乐历史悠久,人类很早就运用身体或物品拍打发声,传递讯息,打击乐器在西洋音乐史的发展,主要伴随着管弦乐团的发展而来。定音鼓到十七世纪才运用在管弦乐曲中,巴洛克时期,定音鼓担任音乐的气势营造,发展节奏伴奏功能;浪漫乐派时期,开始有独奏片段和乐团相呼应。不单只有定音鼓、小鼓、三角铁等,并开始大量运用双面钹、大鼓、管钟、高音木琴、钟琴、响板等打击乐器来丰富乐曲。

音效乐器加入的始创者是法国作曲家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他在芭蕾舞剧《游行》(Parade, 1913)中加入警报器、枪声、打字机声等。充斥在生活周遭的“噪音”,自此便成为作曲家更多灵感的来源。

非西方音乐的复杂节奏,如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各地的民间音乐,美国爵士乐,“爵士鼓”的演奏等,都开拓了打击乐的新风貌,同时出现一位演奏者可同时演奏多样打击乐器。1930年左右,拉丁音乐更提供了新的节奏和新的乐器;二十世纪开始,打击乐器的角色逐渐从伴奏独立出来。1930年作曲家瓦雷兹(Edgard Varese, 1883-1965)创作《电离》(Ionisation),是第一首为打击乐团创作的合奏曲,由十三位打击乐家演出,使用三十七种打击乐器,开拓出打击乐新的音色,乐曲不再要求优美旋律,转而是追求纯粹强调音色变化。

第一个职业打击乐团诞生
1962年,第一个职业打击乐团史特拉斯堡打击乐团于法国成立,作曲家梅西安(Messiaen, 1908-1992)称之为“打击乐改革先锋者”。接着加拿大芮克斯打击乐团(Nexus Percussion, 1971年)、瑞典克罗玛塔打击乐团(Kroumata Percussion Ensemble, 1978年)、匈牙利阿玛丁达打击乐团(Amadinda Percussion, 1984年)、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1986)相继成立……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打击乐团都在二十世纪后半页诞生,纯打击乐合奏表演兴起。

打击乐独奏的表演形式,也因乐器改良、新技巧开发和新的乐器装置发明,作曲家及演奏家有更多发挥空间。单单以定音鼓来说,运用踏板快速调音装置,同一定音鼓几乎可以调到八度范围;马林巴木琴,在十九世纪末加入共鸣管,调音技术也让木琴由四个八度音域,扩展到现在五个八度和五个半八度,从早期两棒演奏,进展到现在的六棒及八棒,马林巴木琴一跃成为打击乐最重要的独奏乐器之一。

随着声音科技进步,不同的声音技巧运用在音乐表演上。1950年代左右兴起的电子音乐,一直未有停过发展,不同的电子打击乐器也随之发展,打击乐变得更加丰富。灯光、走位、戏剧等不同的剧场元素融入打击乐的表演中,打击乐转变为全面的感官刺激。另一方面,打击乐器数量种类越来越多,部分乐器体积庞大,现今的专业打击乐团,已由庞大的规模压缩,编制缩小,大多只有二至四人,成为潮流。然而,作曲家却又会为超技级打击乐演奏家创作和大型交响乐团演奏,炫耀大量打击乐器丰富表现力的作品,本次音乐会上半场的两首乐曲,便是例子。

普萨达斯:行星的毁灭
2007年10月19日在新西兰惠灵顿迈克尔福勒中心(Michael Fowler Centre),由委约普萨达斯创作的新西兰交响乐团首演,担任独奏的是2008年开始在乐团中担任定音鼓首席的美国定音鼓手劳伦斯·里斯(Laurence Reese),这部作品亦题献给他。

炙手可热的新西兰作曲家
普萨达斯1966年出生,双亲都是新西兰的希腊移民,在新西兰北岛小镇陶马鲁努依(Taumarunui),和纳皮尔(Napier) 成长,后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学习作曲及钢琴,其后于比利时随作曲家富因(Jacqueline Fontyn)继续进修后,重返惠灵顿母校任教。1991年写成高能量的打击乐与钢琴作品《马徐斯舞曲》(Matre’s Dance)开始成名,并因苏格兰失聪打击乐演奏家伊夫林·格兰妮(Evelyn Glennie)将这首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奏而名扬国际乐坛,并开始两人紧密的合作,特别为格兰妮创作了《鼓舞》(Drum Dances)、《长钉子》(Spike)、《快乐的超光速粒子》(Happy Tachyons),和钢琴打击乐双协奏曲《奥林匹克景观》(View from Olympus)。

进入2000年新世纪后,普萨达斯更成为国际乐坛上炙手可热的新西兰作曲家,他所写的萨克管协奏曲于意大利博洛尼亚(Bologna)的户外音乐会首演,吸引了八千观众,轰动一时。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礼和闭幕礼上更演奏他所写的鼓号曲等音乐作品;近十年间委约他创作的作品更从未停过,这些作品亦为他带来不少奖项,包括2003年新西兰艺术基金奖、2005年新西兰功迹勋章(ONZM)。

灵感来自战地记者畅销书
这部演奏时间长约十分钟的协奏曲,创作灵感来自2006年10月面世的畅销书:罗伯·费斯克(Robert Fisk, 1946-)所写的《追求文明的伟大战争:中东的征战》(The Great War for Civilisation : The Conquest of the Middle East)。费斯克是英国《独立报》的中东战地记者及作家,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驻守了超过三十年,目睹了中东地区悲剧性的历史变化,眼见了数以万计的回教徒、基督徒和犹太人的死亡,经历了多次战争及重大的历史事件。普萨达斯的乐曲并非要将书中的中东历史内容转化为音乐,而是他在阅读过程中,在书中描述美国派驻中东的一个兵团的状况,获得灵感而创作。

书中记录了美国第24机械步兵团的精兵队,各人在家书中满是厌烦和消极情绪,生活在一个满是压抑性的沉寂世界中,没什么书好看,也睡得很少,但却常要出动,且多在冰冷的晚上,大家亦很少交谈。十一天生活在沙漠中,没有报章、没有家书、没有热食,像在一个孤独冰冷的星球上。在沉闷的军旅生活中,其中一位二等兵以硬卡纸弄出一个游戏,绘画上土星、冥王星、天王星、水星和地球的“棋盘”,游戏的“终极”写上“行星的毁灭”字样,以掷骰子来决定游戏的“结局”。普萨达斯曾自言,“创作音乐时,我要感应出来的并非要寻找新的体验,而是要找出已存在我们周边一些其实已知道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在描写这个美国兵团军旅生活的游戏中,找到了一些触动他创作这部《行星的毁灭》的“已知道的东西”,是甚么东西,便要让大家欣赏时去找找了。

融合难以解说的复杂元素
普萨达斯的乐谱出版商Promethean Editions曾指出他每一部新作品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事实上,他所写的乐曲的“声音”很难去界定,和声色彩与即兴性效果有如爵士乐(他念大学时便是一个爵士乐三重奏的成员,每周演出九场来赚取学费与生活费)。表面上可以感受到的是很强节奏性的推动力,结合着摇滚乐般的兴奋感,和有如简约主义(minimalism )般的重复织体结构。但更重要的是融合其中的一些难以解说的复杂元素,而这才是形成普萨达斯的作品能成为新西兰现代古典音乐中最富原创声音的其中一个原因。他这部以《行星的毁灭》为名的定音鼓协奏曲,亦可以此作为解读的脚注。

独奏的定音鼓演奏时,置于舞台前边,五个鼓的组合,最高音固定为“C”音,乐队同时亦采用了大量打击乐器,需要三至四位打击乐手来演奏,乐队编制除了弦乐外,木管包括长笛(兼奏短笛)、双簧管及单簧管各两支,还有大管及低音大管,铜管组包括四支圆号、长号及小号各三支,以及一支大号。乐曲开始便由定音鼓充满张力感的高能量快速节奏敲打出来,乐队加入后,声势更为强劲。虽然乐曲推进过程中,亦有短暂喘息的片段,但全曲几乎是让人神经拉紧无法喘气的音乐;直到末段,独奏与乐队的张力才慢慢放松,但却形成一股颇为独特的音流,让人深深地被吸引着,那种有如在天边宇宙深处消失的声音的感觉,岂非正是行星毁灭,烟灰飞灭的声音吗!
(本曲另有打击乐合奏版,及以定音鼓与数码录音演出版本)

陈怡:打击乐协奏曲
1999年3月8日在新加坡首演,由水蓝指挥新加坡交响乐团,伊夫林·格兰妮(Evelyn Glennie)担任打击乐独奏,乐曲由新加坡交响乐团委约创作,题献给格兰妮。

广州出生走向世界的陈怡
1953年在广州出生的华裔女作曲家陈怡,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其名声随着她的作品不断在国际乐坛上演出而不断提升,在美国的知名度尤高,过去二十年来她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作曲大奖,成为美国主流音乐世界中的名人。

陈怡三岁开始习钢琴,四岁习小提琴,文革时下乡中断学业,1970年返回广州并在广州京剧团担任小提琴首席八年,后来成为中央音乐学院1978年恢复招生的第一批作曲学生,与周龙、郭文景、陈其钢、谭盾、叶小纲、刘索拉等为同一届同学,现时都已是中国作曲界的精英。1986年陈怡在中央音乐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成为学院首位女硕士后,获得奖学金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从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及阿根廷作曲家达维多夫斯基(Mario Davidovsky)。陈怡于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曾获聘出任美国作曲家管弦乐团和纽约新音乐乐团作曲家顾问、美国妇女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2006年获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音乐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结合了众多中国文化元素
在陈怡的作品中,往往融入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中国戏曲、广东音乐、民间音乐的音调常成为她创作的素材。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影响一直深刻地烙印在她的作品中。她对音乐创作有这样的看法:音乐风格和技术手段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这一代的作曲特点就是将二十世纪以后的音乐语言、手法与表现方式,结合华夏民族民间音乐来进行创作。她这首打击乐协奏曲便采用了西方的打击乐器和交响乐团,但结合了众多中国文化元素来创作,营造出浓浓的中国风情和散发出中国味道。
乐队编制除弦乐五部外,长笛、双簧管及单簧管各三支,大管、低音大管各一支、圆号四支、小号与长号各三支,还有大号一支。此外,乐队还用上三位打击乐手演奏为数不少的打击乐器。独奏家亦需要演奏大量打击乐器,包括马林巴琴、颤音琴和爵士套鼓等。

这首打击乐协奏曲,全曲分三个乐章,各有标题,分别取材自京剧曲牌音调、念白吟诵腔调,和戏曲锣鼓演奏音响,更糅合了西方流行的打击乐节奏;调式和节奏的变化以快、慢、快的速度进行,三个乐章便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独奏打击乐的个性与潜能。

第一乐章:夜深沉
乐曲开始的铜锣声音,大幅度强弱力度变化的对比,结合成的独特音响,实时击打出不一样的剧场气氛,随后弦乐奏出《夜深沉》的曲牌主题音调,京戏腔韵音调明显,开始渗出越来越浓厚的东方韵味。紧拉慢唱的戏曲特色亦融入乐曲中,乐章最后突然剎停般停顿,更让人吸了一口气。

第二乐章:水调歌头
尤为特别,加入了新颖的吟诵和吟唱。独奏家边演奏边用普通话(加上扩音)吟诵宋代大词人苏轼(1036-1101)的著名宋词《水调歌头》,吟诵的声韵设计,结合着以弦乐奏出的背景气氛,再间以戏曲的板腔,将交响乐和打击乐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色彩。

第三乐章:疾风
是刚猛强劲的乐章。末段独奏家的华彩乐段无比快速地在众多乐器中奔驰的炫技性表演,紧接上乐队的配合,与京剧锣鼓营造出充满独特的戏剧性色彩与效果,在富有动力感和能量感火热般的高潮下将全曲结束。

(作曲家陈思昂曾改编为民族管弦乐版本)

〔苏轼:水调歌头〕原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半场的音乐〕

瓦格纳的音乐世界
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年—1883年)继承了莫扎特、贝多芬的德国歌剧传统,影响了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开创的后浪漫主义歌剧潮流。瓦格纳生于德国莱比锡,六个月大时,父亲便因伤寒去世,母亲改嫁给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盖耶尔。在后父的影响下,瓦格纳自小对音乐与戏剧的兴趣同样浓厚。后来去莱比锡大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在维尔兹歌剧院当合唱指挥,一生致力歌剧创作。后父在德累斯顿剧院工作,瓦格纳在剧院中耳闻目染,经常陶醉在戏剧舞台之中,点燃起戏剧创作火种。

瓦格纳音乐圣地拜罗伊特
瓦格纳十一岁才开始学钢琴,对文学的热情强于音乐,但听了韦伯亲自指挥歌剧《魔弹射手》,对音乐的兴趣便由钢琴转向歌剧;十四岁时就显出不凡的戏剧才华,写了一部长达五幕的大悲剧《洛伊巴尔德与阿德莱达》,后来在莱比锡剧院观看了贝多芬的歌剧《菲岱里奥》,史诗般宏伟的音乐使他立志要成为一位伟大作曲家,其后跟随托马斯教堂的合唱指挥魏因利格(Theidir Weinlig)学习作曲,没上过音乐学院的瓦格纳突飞猛进,终成一代大师!

瓦格纳一直认为欧洲的歌剧院,无一能达其要求。希望建造一座符合自己理想的剧院,专门上演自己的作品,这个心愿因巴伐利亚(Bavaria)新登基国王路德维二世(Ludwig Ⅱ)的支持,以及瓦格纳四处募款并复出旅行演奏而于 1873 走向实现。该剧院建造于巴伐利亚北部小镇古城拜罗伊特(Bayreuth),兴建过程中瓦格纳不但亲自监工,还将自己许多关于剧场设计的理论用于剧院中。拜罗伊特节日剧院(Bayreuth festpielhaus)终于在1876 年落成,同年 8 月举办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Bayreuth festspiele),由瓦格纳亲自执导,演出全本《尼伯龙根的指环》。

1879年后,因健康关系瓦格纳连续四个冬天都在意大利避寒。1881年春,赴柏林参加《诸神的黄昏》公演,在一片喝彩声中突然心脏病发,幸而仍能活下来,但自此健康状况日差。1882年重返拜罗伊特参加《帕西法尔》(Parsifal)首演,在最后一场演出中还登台指挥。随后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死于威尼斯。

瓦格纳乐剧的音乐新世界
威尔第将意大利歌剧发展推上一个高峰,瓦格纳则将歌剧来一个大改革,被认为是歌剧革命者,将音乐、戏剧、灯光、服装,甚至哲学、壮观场面等众多不同因素,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庞大统一体——“整体艺术”,并自称之为“乐剧”(Music Drama),将德国歌剧自意大利歌剧的“阴影”中彻底摆脱出来。
“乐剧”的概念,歌剧不再是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的串连,而是有如交响曲的音乐结构。以一套“主导动机”系统,为不同人物、对象或情绪冠上简短旋律,乐队奏出某人物的动机,即能令听众回想先前的剧情,更能含蓄地预示之后的发展。

瓦格纳的作品在构思上与处理上规模都极庞大,论篇幅与剧情的深刻程度,可与莎士比亚作品相比。而且每部作品,无论戏剧与音乐都各具明显特色。瓦格纳死后,无人可继承他的伟业。但他的影响力至今仍然很大,现代歌剧能废弃无意义的声乐装饰,力求真实的戏剧表现,管弦乐伴奏丰富表现力,莫不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结果。甚至歌剧演出时剧场灯光放黯,使观众集中注意力,也是瓦格纳所创。同时注意舞台装置及布景等,亦要努力造成戏剧效果也是瓦格纳以前闻所未闻的事。

瓦格纳(改编:亨克·德·弗利格):《纽伦堡的名歌手》——管弦之礼赞
身兼打击乐手的荷兰作曲家弗利格(Henk de Vlieger),对瓦格纳“情有独钟”,继1991年将瓦格纳的《指环》(The Ring)、1993年将《帕西法尔》(Parsifal)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改编成无词的管弦乐作品后,于2005年再接再厉,改编了第四部同类作品,也就是今场音乐会下半场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管弦之礼赞(“Die Meistersingers von Nürnberg”. The ‘Orchestral Tribute’)。

改编乐剧弗利格国际扬名
弗利格于1953年生于荷兰斯希丹(Schiedam),于鹿特丹音乐学院随威廉·黑森(Willem Heesen)习打击乐(1971-1976),跟西奥·洛云第(Theo Loevendie)和克拉斯·德·弗里斯(Klaas de Vies)学习作曲(1976—1979),其后于德国广播管弦乐团(NOS)担任打击乐手及定音鼓手,1987年获聘为荷兰电台爱乐乐团首席打击乐手。
他创作的乐曲种类多样化,包括电影配乐及剧场音乐,更将穆索斯基《图画的展览会》改编为大型打击乐团演奏的版本,他所改编的一系列瓦格纳无词乐剧的管弦乐曲,更为他带来国际性声誉,全都录制了CD,亦成为很多乐团节目单上的重要曲目。

《纽伦堡的名歌手》整部歌剧一共三幕十五场,涉及众多角色人物,是继《恋爱的禁令》后,瓦格纳唯一一部具有喜剧趣味的作品。作品脚本构思早于1845年便开始,但直到1862年才开始谱曲,且花费了五年才完成。1868年6月21日于慕尼黑由汉斯·冯·彪罗指挥首演。是现今歌剧舞台上最流行及演出时间最长的乐剧剧目,通常需要五个小时。

瓦格纳的歌剧多以神话或充满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为题材,《纽伦堡的名歌手》的故事内容却是瓦格纳自己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为舞台编写,此外,此歌剧更包含一些瓦格纳甚少用于歌剧的元素,如韵文、抒情调、合唱、五重奏、芭蕾舞等。

《纽伦堡的名歌手》的中心主旨在于呈现革新与保守学院派之间的对比。故事的背景是十六世纪中期的德国纽伦堡,这时社会上中产阶级兴起,受到法国南部游唱诗人的影响,德国开始出现被称为“恋诗歌手”的骑士阶级。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纽伦堡成为这些世俗歌手们的根据地,而当时工匠要被提升为师傅时,歌唱能力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当时纽伦堡是一个弗里敦市,亦是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重镇之一。故事主题围绕着一个由业余诗人与作曲家组成的“名歌手”(Mastersinger)协会。“名歌手”们都爱以花巧的手法表现音乐,在作曲及演唱方面,他们亦会依循颇多复杂的规则。在歌剧中描绘了纽伦堡当时的特色,以及“名歌手”协会的传统。剧中其中一位主角“名歌手”鞋匠,更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名歌手”,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 1494–1576)。

丰富色彩无尽旋律均强烈
弗利格改编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管弦之礼赞,是将瓦格纳这部乐剧的人声和乐队部分,以瓦格纳的音乐观念改编而成,以十一段音乐组成,将五个小时的演出精华,浓缩到不足一小时,基本还按着剧情发展来组合,且先看看三幕的戏剧情节:
第一幕:城镇里的金匠波格纳(Poger)宣布:他会将女儿伊娃(Eva)嫁给仲夏节歌唱大赛的优胜者,那人必须是一位名歌手。然而,伊娃早已与年轻骑士瓦尔特(Walther)相恋。为了迎娶伊娃,瓦尔特毅然决定参加比赛。奈何瓦尔特对歌唱一窍不通,所写歌曲也不符合名歌手的风格,也就无法通过考验成为名歌手了。
第二幕:书记官贝克梅瑟(Beckmesser)亦有迎娶伊娃之意,他也参加了歌唱比赛,却因此引发一场骚乱。
第三幕:瓦尔特得到名歌手鞋匠萨克斯(Hans Sachs)的帮助,终于打败对手贝克梅瑟,赢得美人归。

瓦格纳这部喜剧,相对地,乐队的编制配器规模亦较小,甚至以营造较强浪漫色彩的英国管和低音单簧管亦没有用上,但虽如此,乐队配器效果仍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无尽旋律的感觉同样强烈,对位法鲜明,两三条的旋律穿插交替,亦构成丰富的变化效果,十一段音乐不停顿地采用简短的连接乐段串连起来演奏。第十段音乐《瓦尔特颂歌》成为全曲的中心所在,由此带入最后的终曲尾声,以强大高潮将全曲结束。

1.第一前奏曲(Vorspiel)
宏大进行曲风的音乐,恢弘辉煌的主题,多番反复,大量铜管的灿烂色彩,是整套音乐中篇幅最长的一段。(接近十分钟)。

2.名歌手的集会(Versammlung der Meistersinger)
从弱奏开始,逐渐强大的音流,多番起伏。

3.学徒的歌声 (Gesang der Lehrbuben)
木管与铜管时而轻松,时而有力的简短音乐(约两分钟),最后在连串木管为主的和弦中带入下一段。

4.萨克森的独白(Sachsens Monolog)
富有感情的音乐,木管起伏穿插在乐队中,短暂停顿后进入下一段……

5 .第三前奏曲(Vorspiel III)
感情深沉,带有感伤色彩,铜管色彩亦变黯谈,张力则时紧时松,本段是篇幅第二长的一段(约六分钟多些)。

6 .洗礼节(Taufspruch)
木管及铜管乐的独奏线条穿插起伏,后半段弦乐气势加强,张力亦被推高。

7.同业公会的行列( Züge der Zünfte)
圆号和弦开始,再结合弦乐,最后铜管组吹起号角式音调,气势被推高,行进式音乐在军鼓声中节奏鲜明地推进,再回落轻巧地进行,但很快号角声再奏响,速度加快,有如嘉年华节日般的各种场景接续出现……

8 .学徒之舞(Tanz der Lehrbuben)
音乐的节奏感减弱,弦乐主导着音乐的推进,末段鲜明的节奏伴随着旋律性的音乐,有如赋格曲般带到最后,几个快速和弦带入下一段……

9.名歌手大赛( Aufzug der Meistersinger)
快速行进的引子音乐后,名歌手的主题再现,且逐渐变得强大辉煌。弦乐的快速推进,与强大的节奏构成宏大气势,经过一段简短且宁静抒情段落,轻轻地带入下一段。

10.瓦尔特颂歌( Walther’s Preislied)
弦乐悠长旋律的主题,在管乐的和应下,情绪抒展,富有感情地,抒缓地带入最后的尾声。

11.尾声的歌咏( Schlussgesang)
音乐色彩变得浓厚且有较强的节奏性,名歌手的主题亦不断变得更强烈,在铜管乐及打击乐的大力推进下,最后定音鼓擂动,将全曲带上强大的高潮结束。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