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近年来极为活跃的新生代青年指挥家洪音,首次在广交的情人节音乐会露面,带来流行全球的电影音乐。这些音乐陪着好几代人的成长,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已成为历久常新的“金曲”,既是好些人美好回忆的源头,亦是现代人培养浪漫情怀的激素,就让大家一起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浓浓爱意吧!

  • 时间:2015-02-14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VIP/380/280/180/120/80
曲目

阿尔弗雷德•纽曼
20世纪福克斯片头

约翰•威廉姆斯
《星球大战》主题曲

约翰•巴瑞
《时光倒流70年》主题曲

约翰•威廉姆斯
《E.T.外星人》主题曲

詹姆斯•霍纳
《燃情岁月》主题曲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音乐剧《歌剧魅影》主题曲

亚伦•史维斯查
《阿甘正传》主题曲

拉罗•席夫林
《碟中谍》主题曲

埃尔曼•伯恩斯坦
《豪勇七杰》主题曲

蒙蒂•诺尔曼
《007》主题曲

约翰•威廉姆斯
《夺宝奇兵》主题曲

约翰•威廉姆斯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约翰•威廉姆斯
《侏罗纪公园》主题曲

詹姆斯•霍纳
《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理查德•罗杰斯
《音乐之声》主题曲

克劳斯•巴德尔特
《加勒比海盗》进行曲

导赏

音乐的浪漫 电影的浪漫

长期以来,都有人认为音乐是“浪漫”的。在独特的日子和节日中,特别是情人节、元宵节、中秋节、圣诞节,和除旧迎新的新年岁月,都要有音乐来增添“浪漫”的气氛和感觉。这场情人节音乐会,选奏来自电影的音乐,还配上相关的电影画面,目标清楚不过,就是要为情人节日增添更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感觉。

富有诗意 充满幻想

不过,一直有人以为只有“浪漫乐派”的音乐才会有足够的“浪漫”气氛,真的吗?电影这门第八艺术的本质便是一门很浪漫的艺术,但电影的音乐就能增添浪漫吗?或许重温一下“浪漫”和“浪漫乐派”这两个词何所指?翻阅《辞海》,对“浪漫”一词,有这样的释义:“来自英文romantic,意译为‘浪漫的’。有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等涵义”,可以见出现时所说的“浪漫”一词,是源自英文的音译,是外来语。(中文亦有“浪漫”一词,词意则带点儿负面。)

至于西方的“浪漫乐派”则是指在浪漫主义时期 (Romanticism Period约由1800- 1900)产生的乐派。“浪漫主义”是鼓吹文艺创作自由,表现以美为依归,反对古典主义的格式规律;那是源于自由主义思想勃兴,封建制度崩溃,欧洲社会思想天翻地覆的狂飙时代的思潮,当年德国的瓦肯罗德(Wackenroder, 1773-1798)、蒂克(Tieck, 1773-1853),和诺瓦利斯(Novalis, 1772-1801)等文学家,发起浪漫主义运动,在十九世纪初终成为文艺思潮上的一大主流,遍及全欧。

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意义是对“古典主义”的否定,特征有三:一是打破一切形式,重主观,尚理想,强调个人情感与情绪的表达;二是崇尚追求不平凡的奇美之事,中古时期之美人骑士传奇故事,往往成为创作题材;三是推许革命精神,反抗一切束缚个人自由之社会制度及道德规范。

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是将古典主义的重点,从“共性”转为“个性”,从“保守”变为“自由”。“浪漫派”音乐,最大特征是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联,“浪漫派”音乐强调主观情感和诗的想象,目的在引起听者感情上的共鸣,因而进于忘我之境地,重表达个人之感情,多于去追求乐曲形式的统一。

当然,要达到这种“浪漫”效果,便衍生出种种和“古典时期”不一样的作曲手法,如多用特殊的旋律、音色、和声,性质暧昧的变化音发展尤为迅速,这是因为变化音能营造出紧张及遥远的感觉而备受浪漫派作曲家重视。在内容上亦力求富于戏剧性,以造成特殊的氛围,而强烈的感情,伤感的宣泄,以及自我的热情放大,也是浪漫乐派所独具的。

大悲大喜 放大夸张

由此而观,同样是源自西方的“浪漫”和“浪漫乐派”,两者确具有密切关系,但能让人产生“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浪漫感觉的音乐,却并非“浪漫乐派”音乐的“专利”;不过,无可否认,“浪漫乐派”的音乐所拥有的种种特性,最易为人带来“浪漫”的气氛和感觉。

其实,“浪漫乐派”音乐的种种特性大可概括为“大悲大喜”,那是自我的热情放大的结果,感情上无论是“悲”还是“喜”,都会被“放大”,作出“夸张”,因而音乐的变化幅度亦较大,戏剧性的对比亦较强,色彩的感觉亦强烈得多,张力的紧张度亦会更直接。

电影艺术从某种角度而言,很多时亦是将故事情节的场面特殊化,将其中的感情,特别是悲与喜加以“放大”,务求能感动人,可以见出电影艺术的浪漫本质;至于电影中的音乐,无论是作为背景的配乐、片头音乐,还是主题歌曲,作用亦是在加强感情上的感染力,将画面传达的感情再加以“放大”。今晚这套节目中来自电影的乐曲,尽管未必能全部套进西方的“浪漫乐派”音乐的准则去看,不一定全都符合“浪漫音乐”的定义,但其本质仍是很浪漫的音乐,这次演出时还会同步配合投影相关的电影画面,就更能增添浪漫的想象了。

然而,要将这些浪漫的音乐演绎得好,那却非易事,关键便在于如何去掌握“大悲大喜”中的“放大”和“夸张”,明明是“放大”了,和“夸张”了,但让人听来不仅没有“放大”和“夸张”的感觉,然而仍然有很强烈的共鸣和感染力,而且感觉上还是很自然的!这种“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分寸掌握,便是艺术上的功力和修为了。至于今晚来自电影的音乐能否全都能为大家带来浪漫感受的关键,演出的表现能否“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固然很重要,其实更重要的,可能还要看看坐在你旁边的是谁呢!

撰文:周凡夫

〔上半场的音乐〕

阿尔弗雷德•纽曼
二十世纪福克斯片头

这是美国好莱坞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的电影在放映时都会出现的片头音乐,十分出色且著名。“福克斯”是美国最主要的电影、电视节目发行和制作公司之一,成立于1935年5月,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斯电影公司和二十世纪影片公司合并组成,是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八家大电影公司之一。脍炙人口的歌舞电影《音乐之声》,和奇情爱情大片《泰坦尼克号》都是“福克斯”的骄人产品。

约翰•威廉姆斯
《星球大战》主题曲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是由卢卡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科幻电影。1977年首先推出《星球大战》,1980年和1983年再推出《星球大战2》和《星球大战3》。然后推出“星球大战前传”系列。“迪斯尼”收购“卢卡斯”后迈入“快餐时代”。将从2015年开始,每年夏季推出一部《星球大战》题材电影。

《星球大战》曾在全世界引起极大轰动,影片中现代尖端科技的运用对未来世界做了神奇展示,片中的科技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该系列电影的主题旋律,贯穿了二十八年来每一部制作中。主题曲用交响乐方式,将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斗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嘹亮的铜管乐声部吹奏出两个相似的乐句后,转入弦乐组演奏。核心的就四句,包括定音鼓敲击、末尾的变奏以及最后的高八度音阶,展示的是这个主题的英雄主义色彩。

约翰•巴里(卡尔文•卡斯特 改编
《时光倒流70年》主题曲

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的主题音乐之一,取材于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1934年创作的钢琴与管弦乐合奏的作品43号《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第十八段变奏——如歌的行板。乐曲充满抒情气息,散发出一股忧郁情感,具有极强感染力,是连接电影中男女主角的爱情纽带。这段脍炙人口的曲调,源自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780-1840)的无伴奏小提琴曲第24号小提琴随想曲,拉赫玛尼诺夫据之以变奏曲形式写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约翰•威廉姆斯
《E.T.外星人》主题曲

《E.T.外星人》是好莱坞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温馨科幻电影,1982年6月11日在美国首映,这一天也成为剧中主角E.T.的官方生日。E.T.是“the Extra-Terrestrial”的缩写。影片描述一位十岁男孩艾里奥特与外星造访者,划破时空隔阂,建立纯真友谊的故事。影片赢得全球影迷热爱,成为妇孺皆知的电影经典。经典的飞翔画面配上约翰•威廉姆斯完美的音乐,让人一听难忘。

詹姆斯•霍纳
《燃情岁月》主题曲

《燃情岁月》是一部讲述美国西部风光的经典电影,主题曲贯穿整部影片,是整部电影的灵魂,由素富盛名的好莱坞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创作。《燃情岁月》主题曲出现在影片中,威廉上校一家聚在一起,苏珊弹奏钢琴,三儿子塞缪尔演唱的那首曲子的配乐版——The Ludlows;同时,也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乐曲前段精致唯美、恬静淡雅,后段则充满悲壮磅礴,动人的旋律营造出充满宿命和悲情的境界。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卡尔文•卡斯特 改编)
《歌剧魅影》选曲

影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电影版《歌剧魅影》保留音乐剧中的大量著名乐章,同时也加入韦伯为电影专门创作的新乐曲。无论是老歌还是新作,韦伯都大量借用了电影音响的艺术处理手法。在这首串烧式乐曲中,除选取了同名主题曲《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还有《想想我》(Think of Me)、《音乐天使》(Angel of Music)、《夜曲》(The Music of the Night)、《化妆舞会》(Masquerade),和《我对你的恳求》(All I Ask of You)。

亚伦•史维斯查(卡尔文•卡斯特 改编)
《阿甘正传》组曲

电影《阿甘正传》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史诗式影片,总体风格是一部人生寓言。主角阿甘被塑造成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的拒绝;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起,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电影开场,一段段音乐伴随那根羽毛从神秘的空中飘来,时降时起,漂浮不定,钢琴略带诙谐的点奏,让人感到了难得的轻松,而随着钢琴的主旋律越奏越欢快,另一组弦乐峰回路转突然出现,好像被命运的鸣响包围。

拉罗•席夫林(卡尔文•卡斯特 改编)
《碟中谍》主题曲

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系列电影改编自美国六、七十年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影片的主题音乐由阿根廷作曲家拉罗•席夫林创作,和《007》系列电影的主题音乐一样,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称为“导火线主题”。这个系列的电影中一直沿用这个主题音乐,通过不同音乐手法,把影片传播到世界很多角落。如今已很难分清是电影流行了这首主题曲,还是这首主题曲让大家记住了电影。

埃尔曼•伯恩斯坦
《豪勇七杰》主题曲

好莱坞依据黑泽明的不朽经典《七武士》 ,改编制作的西部电影《The Magnificent Seven》,中译除了《豪勇七杰》,还有《七侠荡寇志》和《荒原七人》。影片中的主题曲由美国著名电影配器大师埃尔曼•伯恩斯坦所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主题曲前半段斗志激昂,凛然正气,使人振奋鼓舞,焕发豪情和力气,充分表现出美国音乐的特点,融合了古典、爵士乐与现代多种音乐风格,充分发挥管弦乐丰富的音色。其后这首主题曲被选作香烟广告配乐,这首乐曲亦被戏称为《万宝路进行曲》(Marlboro march ) 。现今成为展现“美国活气”,广为公众熟悉的音乐,甚至许多庆典场所以及颁奖典礼都会用上。

〔下半场的音乐〕

蒙蒂•诺尔曼等人(卡尔文•卡斯特 改编)
《007》选曲

《007》是风靡全球的一系列谍战电影,007是该系列电影的名称,亦是小说及电影主角,特工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的代号。小说原作者是英国作家伊恩•佛莱明。邦德是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的间谍,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碍行动的人的权力。影片扣人心弦的精彩剧情,让这系列的影片直至今仍广受欢迎。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10月5日公映后,007电影系列风靡全球,到今五十余年长盛不衰。每一部007电影的主题曲,都能成为当年最热门的流行金曲。这首串烧乐曲选用了蒙蒂•诺尔曼所作的著名《詹姆斯•邦德主题曲》(The James Bond Theme),该曲独特的音乐风格表达与邦德电影诙谐、巧妙完美搭配。电影动作场景运用了戏剧性、强有力的震撼配乐,而有关不信任、背叛的另一面则转换为阴郁、压抑的曲调。此外还选用了比尔‧康迪(Bill Conti)作曲的《007铁金刚勇破海龙帮》(For your Eyes Only)、保罗‧麦卡尼(Paul McMartney)和琳达‧麦卡尼(Linda McMartney)作词、作曲的《生死关头》(Live and Let Die),和约翰‧巴里(John Barry)作曲的《金手指》(Goldfinger)。大型管弦乐团的张力,与电影引人入胜的情节相得益彰。

约翰•威廉姆斯
《夺宝奇兵》主题曲

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是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配乐家、指挥家、钢琴家。他最富盛名的电影配乐作品,被称为“美国电影配乐的教科书”,他的电影音乐作品时而气势恢宏,雄伟壮阔,时而宁静安详、调皮诙谐;有时又充满梦幻诡异的神秘色彩,形成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他的创作手法多变,贯穿古今,将古典、浪漫时期的传统手法与现当代乃至流行音乐创作元素,全部融会贯通,使得他的音乐光影变幻、色彩斑斓,同时又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赋予电影这类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以更高的艺术品位。《夺宝奇兵进行曲》(The Raiders March)是威廉姆斯个人创作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最成功的电影主题曲之一,能让人联想起老是被追得满世界飞的琼斯博士、皮鞭和那顶帅气的帽子、无尽的冒险以及他特有的笑容。

约翰•威廉姆斯
《辛德勒的名单》选曲

第六十六届(1994年)奥斯卡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了一千一百多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与斯皮尔伯格多次合作,深切体会这位在身体中流着犹太人血液的导演在制作此片时的心情,因此在配乐中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在这段选曲中除了电影的主题音乐,还有电影中的两首插曲,《犹太市镇》(Jewish Town),和《纪念品》(Remembrances)。耳熟能详的主题音乐,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配乐中的主题旋律的小提琴独奏,编曲平实而情绪深刻。

约翰•威廉姆斯
《侏罗纪公园》主题曲

科幻大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的电影《侏罗纪公园》,首映后就轰动全球。《侏罗纪公园》塑造的不但是科幻电影的经典,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谱写的电影原声,也成为好莱坞电影配乐的经典佳作,还成为这一系列电影的标志性音乐,延续到了第二部和第三部当中。

詹姆斯•霍纳(约翰•莫斯 改编)
《泰坦尼克号》选曲

1997年推出的美国史诗浪漫灾难电影《泰坦尼克号》,由詹姆斯‧柯麦隆创作、并兼任编辑、制作、导演及监制。电影部分情节改编自1953年的同名电影。故事背景是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沉没的事件。故事中虚构的男女主角,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男女,演绎了打破阶级的恋爱故事。电影于1997年12月19日在全球各地上映,票房获得了重大成功,并赢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十一项大奖。

好莱坞主流电影著名作曲家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一手炮制电影中的音乐。主题曲《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悠扬婉转,凄美动人。歌曲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悱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是整部影片的缩影。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主唱该曲,曾蝉联全美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冠军宝座长达十六周之久。今晚演奏的串烧乐曲,除了这首主题歌曲外,还有五首乐曲:《麦尔特先生,带她去看海》(Take her to sea,Mr. Murdoch)、《没有绝对》(Never an Absolution)、《南安普顿》(Southampton),和《无能为力》(Hard to Starboard)。

理查德•罗杰斯(罗伯特•拉塞尔•本内特 改编)
《音乐之声》选曲

1965年罗伯特•怀斯( Robert Wise)执导,将1959年面世的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改编成同名电影,由福克斯电影公司制作,当年3月2日上映,受到全球观众喜爱,电影中演玛利亚的茱莉•安德丝(Julie Andrews)成为“代言人”,该片获得第38届奥斯卡奖十项提名,最终获得五项大奖,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之一,是能让好几代人细细回味的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音乐之声》中的歌曲,各具鲜明独特“性格”,一听难忘,旋律和声手法简单流畅、易记易唱;歌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充满生活趣味;尽是能让人勾起美丽回忆的歌曲。音乐剧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茨堡郊外的大宅,简单生活化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家庭重拾亲情之爱,和三段爱情故事,同时传达了对爱情承诺,对宗教、国家献身的崇高情操和精神内涵。

今晚选奏的串烧乐曲,除了主题曲《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还有《寂寞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我最喜爱的东西》(My Favorite Thing)、《十六十七少年时》(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哆来咪》(Do, Re, Mi)、《雪绒花》(Edelweiss)、《玛利亚》(Maria)、《攀越群山》(Climb Every Mountain),和电影中删去,只在舞台剧出现的三首歌曲:《爱情路障》(How can Love Surive)、《无法停止》(No Way to Stop It),和《平凡伴侣》(An Ordinary Couple)。

克劳斯•巴德尔特等人(特德•里基茨 改编)
《加勒比海盗》选曲

全名为《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Pirates of the Caribbean: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的电影,是2003年在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首演的一部历险奇幻电影制作,故事讲述年轻铁匠威尔‧特纳(Will Turner),和海盗杰克(Jack)船长一起去营救被绑架的总督女儿伊丽莎白‧斯旺(Elizabeth Swann),绑架她的是哈克特‧巴博萨(Hector Barbossa)船长带领的“黑珍珠号”海盗船成员,而该船原来的船长正是杰克。该部电影面世后,叫好叫座,大卖特卖,继而再三拍摄了三部续集,先后在2006年、2007年,及2011年公演。当年为求更快写好《加勒比海盗》的音乐,由克劳斯‧巴德尔特(Klaus Badelt)和汉斯‧季默(Hans Zimmer)一起作曲,并联同十五位作曲家进行谱写校订。2003年7月22日发行的电影配乐原声带,共收录有十五首乐曲目,今晚演奏的串烧音乐,选用了其中六首乐曲组成,计有《朦胧界限》(Fog Bound)、《金币项链的信号》(The Medallion Calls)、《进去海盗洞穴》(To the Pirates Cave)、《黑珍珠号》(The Black Pearl)、《最后一枪》(One Last Shot),和《他是一个海盗》(He’s a Pirate)。

(整理及撰文:周凡夫)

音乐会前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