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三首从未在广交乐季演出的乐曲,其中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风格对比强烈:肖邦的第二钢协,满怀初恋的滋味与幻想的诗意;巴托克的第一钢协,体现了成熟的音乐技艺,要求钢琴家拥有雄师般的魄力。王羽佳同场献演,实属技艺与体能的大挑战!

  • 时间:2016-9-17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680/380/280/180/100
曲目

2016-2017音乐季开幕式音乐会

2016年9月17星期六
星海音乐厅
指挥:约翰·尼尔森
钢琴:王羽佳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贝拉·巴托克
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1.杖舞
2.饰带舞
3.踏脚舞
4.角笛舞
5.罗马尼亚波尔卡舞
6.快速舞

弗雷德里克·肖邦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21号
1.庄严的
2.小广板
3.活泼的快板

钢琴:王羽佳

—— 休 息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作品68 号
1.不太快的快板
2.非常活跃的行板
3.快板
4.快板
5.小快板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4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导赏

民间之源 自然之美

十九世纪波兰的肖邦,和二十世纪匈牙利的巴托克,音乐风格上截然不同,对比鲜明的两种类型,但这场音乐会上半场选奏两人的乐曲,相同的都和民间有关,都是源于民间音乐,以不同的手法,创作出讴歌生命的乐章。

巴托克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较为直接地从民间音乐取材,充满兴奋的节奏感。肖邦的音乐本质上是女性的,他的演奏会上,席上大半都是妇女。他一生虽被女性倾慕包围,但心灵一直孤寂,因为他不曾得到真心爱恋过的人。其实,这场音乐会演奏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却是他曾真心爱恋过,却又一直埋藏在心底下的梦中情人的音乐结晶。这位梦中情人便是和他同校,华沙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女同学康斯坦莎·格拉德科夫斯卡(Konstancja Gładkowska, 1810-1889),当时肖邦对这位后来成为一位亦有点名声的女高音的女同学,可说是一见钟情,但却一直羞于对她表白,只是把这种纯朴的热情倾注在这首协奏曲中,同时以波兰民族的气质、民间音乐的音调特性(特别是在终章),将他对祖国的感情亦融入其中。

音乐会下半场选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却是源于大自然之美的音乐,是一首充满牧歌田园生趣,和大自然环保气息的经典作品,在现今大都市已成为“石屎森林”,处处高楼大厦的境况下,仍能让人越听越有自然之美的共鸣,这是因为该曲具有转移时空的魔力?能散发出让人精神抖擞的臭氧?还是另有原因呢?且让大家欣赏时思考一下答案吧。

〔上半场的音乐〕

关于巴托克
巴托克(Béla Bartók)于1881年3月25日生于匈牙利纳森米克罗斯(Nagyszentmiklos),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是位早熟的音乐天才,九岁开始作曲,翌年首次公开演奏钢琴,十七岁放弃了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去了布达佩斯匈牙利皇家音乐学院,选修钢琴和作曲,四年后毕业,其后回校任教。大半生都演奏钢琴,经常演绎自己的键盘作品,包括第一及第二钢琴协奏曲。
贝拉·巴托克(图片来自互联网)

巴托克早期作品受到勃拉姆斯、李斯特、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影响,其后放弃以德奥主流为典范,又完全不为法国印象派所动,除了爱国因素外,还在于他在原始的民谣中找到惊人的表达力,完全不带矫情,亦无浮泛藻饰,而是一股生生不息的新力量。他并非以“发明”或援引民谣旋律为能事。而是要求更深邃的内涵,他敢于“纂改”奏鸣曲式和其他传统曲式来配合要求,力求把民间音乐升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托克移居美国,以钢琴家及作曲家身份建立名声,可惜健康转坏,不久便因白血病于1945年9月26日逝世。

巴托克的作品,往往只有两三个音符的动机,不停地繁衍,生生不息,结构严谨。旋律逻辑精简完美;巴托克的音乐,虽倾向无调性,但经常具有一定的调性感。他在世时,大胆的不协和和弦与不协和音程,极为奇突;再加粗暴的节奏,经常受到指责与非难。但他的音乐,在经历长久的暗澹岁月后,早已猛然引发世人的注目与兴趣,竞相演奏与赞扬。

巴托克作为一位二十世纪的作曲大师,同时亦是位钢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钢琴曲集《小宇宙》至今仍在钢琴教学上发挥重大影响,但对他创作影响最大的,仍是他同时亦是位民族音乐学家,而且不仅是位理论上的民族音乐学者,更是位通过采风,在各国搜集整理民间音乐,身体力行,取得具体音乐成果的学者;他在挚友科达伊(Zoltán Kodály, 1882-1967)的协助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在各地采风,后来加以整理的民间音乐曲调,包括东欧、土耳其、北非洲地区,采用爱迪生录音圆筒收音的,超过一万四千首,其中来自匈牙利、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民间音乐,更成为他创作的重要养分来源。

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巴托克于1910年至1913年间,在罗马尼亚及匈牙利一带收集的民间音乐与舞曲曲调,在1913年结集成第一本罗马尼亚民间音乐出版。1915年便写成一组由六首简短钢琴曲组成的钢琴组曲《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编号Sz.56, BB 68),翌年编为小提琴与钢琴版本,1917年再编成今晚演奏的小型乐团编配的室内乐版本(编号Sz.68, BB 76),1918年2月11日由利希滕贝格(Emil Lichtenberg)指挥,在布达佩斯( Budapest)首演。

这部作品采用的音乐素材来自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七首罗马尼亚民间乐曲,原以提琴、牧笛或风笛演奏,组曲最初命名为Magyarországi román népi táncok(来自匈牙利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但1918年至1920年间罗马尼亚将特兰西瓦尼亚并吞后,巴托克便将这部组曲的标题改用现时的名字。 乐器编制为长笛(其一兼短笛)、单簧管、大管及圆号各二,再加弦乐五部,演奏时间大约为六分钟。

这套民间舞曲共有六个乐章,巴托克表示,钢琴组曲全套奏完只要四分零三秒,但大多数专业钢琴家都须五分钟才能奏毕。 这六个乐章的原标题采用匈牙利文,现时普遍采用的是罗马尼亚文,各乐章中的民间音乐源自不同地方。按巴托克所言,这些民间舞曲的来源,对照现今的地名已有不同,下文括号内加注的是现今的地名。

第一乐章:杖舞(Jocul cu bâtă /Stick Dance) ,A小调,中板
旋律采集自Mezőcsávás(今名Ceuașu de Câmpie)的乡村Mezőszabad(Voiniceni)两位吉卜赛街头乐手的演奏,一位小提琴家、一位民间中提琴手,当年仍属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内的乡村。

第二乐章:饰带舞(Brâul/(Sash Dance), D小调,快板
典型的罗马尼亚传统圆圈舞曲,舞者通常会系上肩带或腰带,旋律采集自Banat地区的Egres(Igris)。

第三乐章:踏脚舞(Pe loc /In One Spot) ,B小调,行板。
同样是来自Egres的舞蹈,对舞形式,旋律主题音色较暗,原以中东地区的风笛吹奏。

第四乐章:角笛舞(Buciumeana /Dance from Bucsum),A大调,中板
音乐采集自Torda-Aranyos(罗马尼亚Alba省)区内的Bucsony(Bucium)一位吉卜赛小提琴手演奏的四三拍子音乐,原素材受到阿拉伯音乐影响。

第五乐章:罗马尼亚波尔卡舞(Poarga Românească /Romanian Polka) ,D大调,快板
罗马尼亚的古老舞蹈,近似波尔卡舞曲(Polka),来自匈牙利与罗马尼亚接壤的Belényes (Bihor省内的Beiuş),音乐采集自一位罗马尼亚的弦乐手。

第六乐章:快速舞(Mărunțel /Fast Dance),D大调及A大调,快板
最后一首舞曲,采用了两首不同的旋律,第一首和上一舞曲相同,来自Belényes,第二首来自Palotailva省(Lunca Bradului)内的乡村Nyagra(Neagra)。第二首速度略快于第一首,两首舞曲连续演奏并加简短尾声结束全曲。

很明显地,巴托克原来的钢琴版本未能发挥原来舞曲的不同乐器特性(牧笛、风笛、提琴)为此,他采用熟练的管弦乐技巧编配的室内乐版本,便得以尽量保留原始材料的特性风味,与钢琴原版相较,弦乐与木管的饱满音色,便较钢琴版本显现出更为充沛的精力;室内乐版本全曲带有异国音乐的形态,充满兴奋的节奏,有不同的速度对比,情绪变化多样,由梦绕难忘,深情抒展到粗野热情,动力不断增强;为此,最后三首舞曲往往会不停顿连续演奏,而这部作品亦成为巴托克最受欢迎和最易理解的曲目,现今可以找到的改编版本,难以计数,亦可见出其影响力之大。欣赏这部组曲时,务须集中注意力,原因是各曲短小精悍,最长的第一曲亦不过一分钟,最短的只有二、三十秒,最后一首的第一段舞曲更只有十多秒钟,可真是“稍纵即逝”,这部舞曲的精妙亦在于此。

关于肖邦
肖邦(Fryderyk Chopin, 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健将,更是各民族乐派的先行者。
弗雷德里克·肖邦(图片来自互联网)

肖邦在1810年3月1日生于邻近华沙的热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父亲原是法国人,年轻时移居波兰,参加过波兰反抗异族侵略的起义,母亲出身波兰贵族家庭。肖邦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具有高度天赋,六岁随计夫尼(Wojciech Zywny)习钢琴,随埃尔斯内(Jozef Elsner)学作曲,七岁发表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公开演奏。1826—1829年入读华沙音乐学院,在中学和音乐学院期求学期间,时常利用假期,遨游祖国各地,波兰民族的气质、大自然的美好和特有民间音乐音调,就在这段日子中深印在肖邦的心中,成为他后来远离故乡,流亡异国,维系着他的生命的泉源,亦是他的创作重要动力。

1830年11月,由于国内政治动荡,肖邦听从老师和亲友规劝,动身到国外旅行。1831年9月来到巴黎,他的音乐演奏和教课活动很快便打开局面,以卓越的钢琴艺术和特殊的气质赢得当地艺坛同行的友谊和敬重,在流亡同胞中享有很高威望;最让肖邦神往的,却是能够和波兰的同胞在一起,特别是为波兰著名诗人密茨凯维支弹奏,他好像置身于遥远的祖国,音乐唤起了他的生动回忆,复活了昔日生活的情景。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辞世。在古今众多音乐家中,最热爱钢琴、最了解钢琴的,莫过于肖邦了。他借着钢琴特有的语言,把他忧郁悲愤、热情幻梦的情愫,表露无遗。在他的钢琴曲中,包含一切人世间深刻的感情。肖邦一生从未染指交响曲或歌剧,多达两百余首的作品,几乎清一色是钢琴作品,他的作品保持着古典传统的严谨和完美,又有极其大胆的创新和发展。植根于民族艺术的土壤,真挚亲切的旋律,还有节奏、速度上的复杂多变、和声调式上的新颖独特,织体写法的细致、精美,构成特定的波兰风格。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一生仅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创作时间十分接近,都在出国前的一段时间所写,先写的是F小调(1829年),当时才十九岁;首演成功才续写E小调,时年二十岁,1833年出版,较更早完成的F小调更早出版,编号为作品11,被列为第一钢琴协奏曲,F小调要到1836年才出版,编入作品第21号,也就被列为第二钢琴协奏曲了。

肖邦这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在“幸福日子里”的作品,“第二”更是肖邦创作大型交响乐的第一次尝试。两首协奏曲的钢琴声部都很美而有力,主题素材的安排也很有条理;但相对地,乐队部分却比较贫弱,以感觉细腻著称的肖邦,结构庞大的协奏曲及奏鸣曲,便未能得心应手,在管弦乐技巧上,显得较为贫弱无力,与其他古典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在结构上难免见拙,但绚丽的钢琴技巧,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美感,其中以“第一”构思较大,演奏效果亦较华丽,两首作品脆弱的管弦乐部,有许多名家加以重新配器加强。

肖邦创作这两首协奏曲时,青春焕发,天真烂漫,诚挚的心灵还未体验过忧虑与思念的苦痛。他把对比部分安排在连接部和结束部,形成大段落的、展开性的、显示华丽技巧的部分,在乐章中构成一种动力性因素。因此可以说,肖邦的快板乐章不是戏剧性的,而是抒情性的华美的诗歌。

富有浪漫幻想情趣
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无“第一”的华丽色彩,但更富有浪漫幻想情趣,这与该曲的创作背景很有关系。话说1830年3月肖邦寄给密友沃伊奇夫乔斯基(Tytus S. Woyciechowski, 1808-1879)的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说话:“我很感伤,因为我发现已坠入情网。在这六个月来,我每晚都梦见她的倩影,但我还不曾和她交谈过一言半语。在思念她的时候,我写成了协奏曲中的慢板。”

肖邦当时对声乐系的同学康斯坦莎一往情深,两人于1828年一次音乐会中邂逅,她美丽的歌声与容颜,让肖邦大为倾倒,奈何性格羞怯的肖邦,始终不敢向她表白爱意。及后,1830年10月,康斯坦莎还在送别肖邦的音乐会上独唱,但这首协奏曲并未题赠给她,题赠人是肖邦很熟恪的黛菲娜·波多卡伯爵夫人(Countess Delfina Potocka)。

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于1830年3月17日在华沙的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er)首演,肖邦亲自独奏钢琴,华沙歌剧院的总监库尔宾斯基(Karol Kurpinski)指挥,为避免三乐章协奏曲的单调,按当年的惯例,还在第一和第二乐章之间,插入演奏了一首高纳(Gorner)的圆号嬉游曲(Divertisement)。

第一乐章﹕庄严的,F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快速豪壮的乐章。采用传统的双呈示部结构,首次乐队呈示较简练,先由管弦乐合奏,再由弦乐奏出优美的第一主题,旋律从容悠扬,和声纯朴,焕发着青春光辉,光明和美好,意境崇高优雅,夹杂有几分忧郁和青年人的浪漫感伤。接着双簧管奏出第二主题,是肖邦所写优美动听的旋律之一,再转由第一小提琴接奏,明亮宁静的抒情色调,同前一主题并无太大对比。

第一呈示部经过展开后,进入第二个呈示部,独奏钢琴登场,有较多发挥,钢琴由一小段引子引入,自由发展和丰富第一主题,饰以各种细小乐句,并带有忧郁的旋律片段,但随即接上的连接段爆发出果断、刚毅的力量,与前后两个主题明朗愉快的情绪相映成趣,呈示部的结尾段也很突出,晶莹、灿烂,充满热烈激情与勃勃生气。

随后便是以第一主题动机来展开做中心的发展部,经过长足发展,且保持愉快热烈的情调。再现部变得较呈示部更富于动力感,和更激情活力,第一主题只稍露面,而结尾段的乐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还是以第一主题的动机有力地结束。

第二乐章﹕小广板,降A大调,4/4拍子,三段体
肖邦在第二乐章倾注了他对康斯坦莎的恋情,在创作这乐章时“心里不断想着她”,有人把这一乐章称为“康斯坦莎的音画像”。具有夜曲风格的甜蜜的主题,含有肖邦对康斯坦莎缱绻的深情,充满着爱的憧憬,与温婉的感情。

基本主题在弦乐组与木管乐组短小的对答引子后,由钢琴以优美纤弱的手法奏出,加以美丽的变奏,是渴望爱情的内心深情流露,旋律进行的装饰发展手法丰富多样,开阔的琶音乐句,常同音阶式进行,同音反复的颤音相交替,流畅如歌的咏唱旋律,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中段情绪出现转折,深情幻想转为热血沸腾的激情,弦乐组提供颤音背景,气氛有点神秘紧张,钢琴宣叙调式乐句,成为激越恋情的奔泻,掀起情感的高潮。高潮过后,基本主题重现,原是抒情格调,最后以开始时的对答作结。整个乐章像是一幅绮丽的音乐画像,肖邦将梦中情人康斯坦莎的神韵与丰姿,巧妙地描绘出来。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E小调,3/4拍子,回旋曲
肖邦早期作品深具的民族特点,在最后乐章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终章是一段绚丽的音乐,展现的是节日舞蹈的场面。乐章开始时,钢琴奏出步调急速的第一主题,特意标明“纯朴但极优雅”,成为整个乐章的特色。第一主题是一首圆舞曲风的美妙旋律,拥有鲜明舞蹈特点。这一主题反复陈述,带入乐队全奏,音响效果强烈,生动地拱托第二乐章主题的优雅,和接着而来的连接段三连音乐句的轻巧。

接上以玛祖卡舞曲风味的第二主题,同样直接由钢琴奏出,热情焕发的玛祖卡舞曲旋律,坚实的顿脚声呈示不同的舞姿,仿如一幅生活风俗画,与第一主题交相辉映,是一段深刻缠绵的旋律,具有浓厚的波兰地方色彩。

发展部疾速而优雅的三连音,与乐队猛烈的全奏成为最引人入胜的元素,和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样,主题的再现较呈现部更为简练,但更富动力。长段华丽的尾声由圆号的号召性独奏乐句引入,蓬勃的活力和灿烂的光辉,以欢乐情绪结束全曲。

〔下半场的音乐〕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于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与第五交响曲同时在维也纳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首演,1809年出版。属于他创作生涯中异常多产时期(1803-1808)的产品,首演当日的音乐会持续了四小时,公演了他多首大型作品。

耳聋恶化向往自然
当时贝多芬已因为日益恶化的耳聋而感到极大痛苦,因而对大自然、对乡村生活有着特殊的向往感情。1802 -1808年间他便时常隐居维也纳郊区,细心洞察大自然的奥秘,凝神思索万物的生命实质,第六交响曲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农村景象的描写,反映人类崇高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伟大。绝非只是简单的音乐模仿,而是含有深刻的哲理性。

《田园》的“标题性”特质
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都是标题性作品,但最突出的标题性代表作,却是第六《田园》交响曲。这不仅是因为作品标题由作曲家亲自标明,每个乐章都加上很明确的标题,而且同样都由作曲家所加。

而且,从贝多芬对这部交响曲后期工作,监督总谱与演出本的抄写情况,可以见出贝多芬非常慎重考虑每个乐章标题的用字,以及这些标题通过音乐本身传达的意境。尽管贝多芬在1803年就非常明白地阐述了自己对自然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如“河流越宽,音也就越低”),到1808年时,他更关心的是让音乐自己说话,如他在《田园》交响曲草稿本中写下的这段话:“我们要让听众自己去想象音乐中的意境。”“如果器乐作品被演奏得过了头,那么一切音画都将失去其效果。”

在紧接其后的另一本草稿本(1808-1809年,主要用于创作《合唱》幻想曲,作品第80号)中,贝多芬写了下面这段话:“《田园》交响曲所要表达的不是一幅画,而是到达乡间时的愉快感受;而且这部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的一些面貌。”无论如何,今日要欣赏这部交响曲,便必须注意贝多芬在总谱扉页特别注明的文字:“主要是感情的表达,而不是音画。”这点对欣赏这部作品便至为重要。

《田园》交响曲中的音乐既有直接的造型性描绘,如鸟鸣和雷声,也有通过联想引出具体形象的刻画,如以村民的器乐吹奏和舞蹈,来刻画愉快生活和乐观情感。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刻画人的心灵感受,阐明大自然不是与人对立的力量,而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创造生命的基础。贝多芬称这部交响曲是“对农村生活的回忆”,只要对农村生活有一点体会,就不必借助许多标题而能想象得出作者的意图。主要是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感受,而不是一幅表面的音画。

第六交响曲共有五个乐章,最大特点在于:管弦乐色彩清新、音乐语言大胆多姿,主题素材具有生动鲜明的民间特点。第一、二乐章是奏鸣曲式,第三乐章是复三段曲式,第四乐章是自由曲式,终章是回旋曲式。第三到第五乐章不间断连续演奏。

编制: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长号、小号各二,定音鼓,及弦乐五部。

第一乐章﹕到达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
充满民间因素,满布生活和大自然的音响,非常和谐、优美,没有强烈对比与矛盾冲突,置身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产生的清新、愉快感觉。小提琴奏出主部主题,歌唱性牧歌旋律,伴随着持续的“马蹄声节奏”是整个乐章的基础。全乐队将主题覆奏和发展,作为背景的低音提琴空五度持续音,近乎风笛音响,更添民间色彩。恬静的副部第一主题,和主部主题并不形成对比,是主部主题形象的补充,情绪的继续。副部第二主题舒展、温暖、热烈。

展开部奇妙而独特,始终散发着怡然自得的情趣。先由第一提琴奏出主部主题并加以发展,同时将“马蹄声节奏”动机作出淋漓尽致的发挥,以各种形式的变化,在弦乐组,及木管的穿插中,连续进行三十六次。情绪亦不断高涨,仿如大自然的阳光把大地变得五光十色。在马蹄声中直接带入再现部。全乐队强有力地奏出完整的主部主题,并混入副部材料,将呈示部再现,尾声以主部主题素材写成,最后整个乐章在平静的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溪旁景色,非常活跃的行板,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贝多芬虽不主张音画式的描写,但在这一乐章中仍可明显地感觉到音乐的造型和模仿,仿如一幅灌木丛丛,溪水潺潺,小乌鸣啼,和风拂面的风景画。

两个加上弱音器的独奏大提琴的三连音,和法国号的持续音,连绵不断地奏出小溪的潺潺流水声作为背景,主部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优美动听,断断续续仿是岸边垂柳的枝条不时触及溪流水面,安详沉思的曲调。副部主题由大管奏出,美妙轻快。

展开部以主部主题展开,弦乐持续奏出连绵不断的小溪潺潺流水声,洋溢着安详的田园气息。双簧管及长笛将主部主题动机不断展开,流水声持续,乐队全奏掀上高潮后,渐弱,流水声鲜明节奏,渐强进入再现部。再现部改以长笛奏出主部主题,并无反复。其他乐器轻声奏出小溪潺潺流水声作为背景,结束部以主部主题动机写成,尾声由鸟鸣声结合结束部素材,是著名的鸟语花香动人画面。最后在乐队全奏的强音后,渐弱,于宁静的气氛下结束。

第三乐章:乡民的欢乐集会,谐谑曲,快板,F大调,3/4拍子,复三段曲式
主题有两个部分,先是活泼的三拍子舞曲。音乐初时不十分热烈,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接下来由长笛奏出明快的副题。色彩更为明朗,大管的切分音伴奏是平稳的八度音,音乐将情绪推上更为热烈活跃的高潮时,双簧管奏出第二部分的主题,仿如一段乡村民间乐队的演奏,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大管陪伴着F、C、F两个音,停停吹吹,吹吹停停,富有浓郁的民间特色,仿如是一件简单的古乐器吹奏一样。

中间部分是粗犷的二拍子波尔卡舞曲。从各处聚集而来的乡民加入欢乐的集会,穿着木鞋子的山地居民,跳起热烈舞蹈。第三部分是开始时的第一部分三拍子的舞曲再现,情绪更热闹狂乱……尾声更为急速,引出远方传来的隐隐雷声,预示暴风雨来临。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自由曲式
乌云密布,大雨倾盆,闪电雷鸣此起彼伏,大自然笼罩在可怖气氛中,弦乐的快速跳弓,仿如是带着雨点的狂风咆哮!低音提琴混沌的呼号、短笛的尖锐呼啸,一场让人极度不安的暴风雨将逼面而来。紧张的气氛不断提升进入高潮时,一个急速下行渐强的巨大半音阶、与不协和的和弦从乐队的最高点迸发出来,长号和定音鼓的雷鸣加强声势,发挥无比威力。让人惊心动魄……最后雨过天晴,一切恢复平静,木管奏出清澈明净的旋律,暴风雨已过去,牧人再度出现在原野,长笛的上行音阶将音乐直接带入最后一个乐章。

第五乐章:牧歌,暴风雨过后的欢乐和感恩情绪,小快板,F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雨后斜阳,天上现出彩虹,树梢挂满水珠,草地发出爽人清香,牧童在山腰唱出,暴风雨过后快乐和感激的歌。单簧管和圆号先后奏出牧歌风的回旋曲引子。接着第一提琴奏出恬静、开朗的主部主题,像是牧人在田野的歌唱,经过两次简单变奏,带出第一插段主题,欢快的主题动机构成一个展开性的段落,但很快便回到非常柔和的主部主题。第二插段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乡民舞蹈更为热情强烈,如同节日的欢庆。主部主题第三次出现,非常流畅动人,呈现热闹欢畅的场面和喜悦的心情;再经过较为激动的第一插段后,回到主部主题的长大尾声,最后结束全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