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日本敲击乐天后安倍圭子1995年首演了她创作的《棱镜狂想曲》,意想不到的是,除了马林巴琴和乐队的版本,还诞生了马林巴琴与各种不同组合的乐器演出的版本,改写了马林巴琴在音乐世界的地位。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亦非一般观念中的舞曲音乐,而是有着深刻哲理内涵的交响音乐,这部写于晚年的作品是他人生经验的沉淀。

  • 时间:2021-05-21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810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15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1.5.21(星期五)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景焕
打击乐:余乐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陈其钢
《失乐园》

安倍圭子
《棱镜狂想曲》

打击乐:余乐

—— 休 息 ——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交响舞曲,作品45
1.不甚快板
2.流动的快板(圆舞曲速度)
3.非常慢的-活泼的快板

导赏

哲思成乐 乐内有哲
音乐就是哲学的说法,很易会让人以为音乐很深奥。确实,音乐和哲学关系密切,不少音乐都从哲学思维中取得灵感,同时亦有不少音乐的内容带有哲学思想。这场音乐会陈其钢的《失乐园》灵感便来自英国诗人、思想家弥尔顿探讨人类原罪和走上堕落之途的同名不朽史诗。《交响舞曲》亦非一般观念中的舞曲音乐,而是有着深刻哲理内涵的交响音乐,这可是拉赫玛尼诺夫晚年的作品,是他人生经验的沉淀。至于日本敲击乐天后安倍圭子的马林巴琴经典作品《棱镜狂想曲》,标题的棱镜就是能将光线折射出不同色彩的光学组件,当然,此“折”不同彼“哲”,但这首广受欢迎的马林巴琴世界名曲,在音乐中是否同样带有哲理性,那就要听众自己来判断了。

〔上半场的音乐〕

陈其钢:《失乐园》
陈其钢(1951-)是活跃在国际乐坛上,旅居法国的中国作曲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其作品曾获多项国际大奖,2012年更成为首位获得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颁发“罗西尼奖”的华人作曲家。陈其钢出身艺术家庭,中学主修单簧管,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3年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翌年赴法留学,师从著名作曲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成为其关门弟子。自后以法国作为基地发展他的音乐事业,二十多年来在中西方音乐的研究上均有极高造诣。《失乐园》之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逝去的时光》、《蝶恋花》、《五行》和《二黄》;芭蕾音乐《大红灯笼高高挂》、奥运主题歌《我和你》、电影音乐《山楂树之恋》和《金陵十三钗》等。这些作品为陈其钢在国际乐坛上带来极高的声誉,他的老师梅西安便高度评价他创作的《蝶恋花》:“作品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创造和极高的才能,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欧洲音乐构思完美融合。”

中西文化巧妙互融
陈其钢形象儒雅,身上散发着古典诗人般的气质,有人更称他为“音乐诗人”,他的作品风格细腻、内省,有点乐如其人。他所写的音乐大多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中,能很好地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与思维的有机相融。《失乐园》亦正能突显出他这种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融合的创作特点。

《失乐园》(Paradise Lost)原是英国诗人、思想家约翰 ‧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在失明后创作,于1667年出版的不朽史诗。诗作以旧约圣经创世纪的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的故事作基础,采用史诗般的磅礴气势,对人类原罪和走上堕落之途的探讨。陈其钢将此一带有宗教性和深邃哲理性的题材,采用了西方现代音乐技巧加上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营造出独特的美感来呈现。

陈其钢的《失乐园》,2004年 由法国国家管弦乐团(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委托创作,2008年1月在巴黎由艾伦·吉尔伯特(Alan Gilbert)指挥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首演。后来于2010年5月4日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将该曲带到上海,于上海大剧院作中国首演。

高难度的技术挑战
这部有如音诗般的作品,采用大型弦乐团编制,除五部弦乐,还有竖琴、钢琴、钢片琴,定音鼓及大量敲击乐器。原是五部结构的弦乐组,大部分时间分成十六部(第一、二小提琴各分成四部,中提琴和大提琴各三部,低音提琴两部),有时甚至是十七部来演奏;同时,曲中经常且频繁地转换拍子,结束的尾段,更出现连续九小节,每小节都变换拍子的少见现象(第647小节开始的9小节的拍子如下:5/4、4/4、3/4、4/4、5/4、3/4、5/4、3/4、4/4),同时亦运用了好些较现代的演奏技巧,为此,对演奏者来说,存在着一定难度的技术挑战。加上陈其钢还将中国传统的京剧、曲牌等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其中,由此亦形成很独特的色彩,藉此寄托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生存的思考,表达了对美的追思和感受。

乐曲开始一片迷蒙音色,逐渐显现出弦乐的线条和敲击乐的不同声响,形成独特的色彩,弦乐的旋律性主题趋向明显后,音乐的张力感开始增强。继后变得更强节奏性和更明显的对比效果,速度亦变得急激强劲,在到达高潮后,曲势逐渐和缓下来,但很快又充满动力地推进;多变的节奏,和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慢慢形成富有气派和带着满满感情的乐音,当弦乐再奏出抒展细腻的旋律线条,和越来越强大的敲击音响对峙着推进时,细长的旋律线条仍能突围而出,不同乐器声音的不断撞击起伏,音量力度的大幅度变化,就如脑震荡一样,在强大的冲击后,进入深沉思考的过程,曲中独特的声音美感,在悠悠远去的末段尾声中尤富深邃感觉。

安倍圭子:《棱镜狂想曲》
《棱镜狂想曲》是具有国际名声的日本马林巴琴演奏家安倍圭子的代表作品。安倍圭子(1937.4.18-)生于日本,1961年入读东京学艺大学,专注于马林巴琴的演奏与创作,现除于日本东京东宝学园音乐学院担任马林巴琴教授,并穿梭于欧、美、亚洲各国的音乐舞台举行独奏会、室内乐演出,或与大大小小的乐团合作,能演奏大量曲目,1993年被敲击乐艺术协会(Percussive Arts Society)选入“敲击乐艺术协会名人堂”(PAS Hall of Fame)。

组合版本多不胜数
安倍圭子与马林巴琴具有仿如与生俱来的敏锐关系,她演奏的马林巴琴音乐,特别是她自己创作的作品,往往能将技巧(好些还是她独创的)与情感融而为一,自然而动人。她除了为马林巴琴写下好些作品,国际上不少作曲家亦特别为她创作了好些马林巴琴作品。

这场音乐会演奏的《棱镜狂想曲》,原以马林巴琴与钢琴演奏,写于1995年,同年6月9日于日本下诹访宗吾文化会馆首演,作曲家自己演奏马林巴琴,Takashi Saiki演奏钢琴。由马林巴琴与管弦乐团演奏协奏曲形式的《棱镜狂想曲》,则于1996年4月18日由阿尔沃‧福尔默(Arvo Volmer)指挥于默奥交响乐团(Umeσ Symphony Orchestra)在瑞典于默奥(Umeσ)首演,同样由安倍圭子担任马林巴琴独奏。

今日《棱镜狂想曲》显然已成为马林巴琴的名曲,不同组合的演奏版本多不胜数,除有与钢琴演奏的二重奏、与乐队合作的协奏曲形式版本,还有马林巴琴与木管小组、双马林巴琴与六个敲击乐、双马林巴琴与管弦乐团、双马林巴琴与钢琴、双马林巴琴与木管小组……等等不同组合形式的狂想曲版本,更有一个以马林巴琴小组与敲击乐小组一起演奏的《棱镜变奏曲》。可见该曲深受各方欢迎的程度。

棱镜折射色彩变幻
协奏曲形式的《棱镜狂想曲》,乐队是扩大的双管编制,长笛3支(兼奏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及大管各2支,圆号4支,小号与长号各3 支,大号1支,竖琴、敲击乐还有弦乐。

乐曲长约15分钟,独奏马林巴琴最多时采用六支击棒演奏,最少时两支。全曲可分为两大部分,乐曲开始由乐队奏出强弱大幅度对比的引子后,独奏马林巴琴接上,随后与乐队一齐将音乐推进。乐曲过半后,马林巴琴进入以四击棒奏出的华彩乐段,开始时节奏缓慢,很快变得绵密快速。华彩乐段结束,便进入乐曲第二部分,乐队与独奏乐器的乐音结合张力不断增加,以充满能量的热情将乐曲不断向前发展,最后以强而有力的和弦结束。

《棱镜狂想曲》不仅带有狂想曲风格,独奏马林巴琴超技性的琴技发挥,更是富有趣味性,很容易欣赏。至于该曲以“棱镜”(Prism)作标题,一般可理解为光线透过这种透明的光学组件,能将光线分裂成原来的成分,也就是光谱(也就是彩虹的颜色),折射出不同的色彩,为此亦可理解为乐曲中丰富变幻的音色,有如棱镜折射的不同色彩光线,更进一步的理解,则可视为不同色彩带来的不同情感变化,即使其中不一定带有哲学上的深邃思想,但曲中的趣味,又显然和“折”有关呢。

〔下半场的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作品45
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1873.4.1-1943.3.28)生于贵族家庭,四岁开始弹钢琴,祖父是位业余钢琴家,父亲亦是位业余音乐家,九岁获得奖学金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十五岁正式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891年和1892年先后在这两个班上提早一年获得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的毕业文凭,成为莫斯科音乐学院建院二十六年来,继塔涅耶夫(Taneyev, 1875年)和科连先科(Koreshenko, 1891年)之后,第三位获得“金质奖章”的学生,时年十九岁,这枚奖章确认了拉赫玛尼诺夫拥有在钢琴演奏和作曲双线发展的实力。

在学校期间拉赫玛尼诺夫已经写出第一批作品,包括十八岁时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青年交响曲》等,并以升C调前奏曲扬名欧美,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科》(Aleko),更获得很高评价。

此后在四十四岁之前,可说是拉赫玛尼诺夫为成为专业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不断打拼的第二阶段。他的努力,总会赢得大众的喝彩,但却又总会遭到乐评界的责难,但无论如何,他的名声逐渐响遍全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拉赫玛尼诺夫变得一无所有,举家决定出走,移居国外;后来辗转到了美国,从零开始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让他在二十世纪的音乐史上留名。
拉赫玛尼诺夫生于俄罗斯贵族家庭,在辉煌的帝俄余光下成长,他的音乐很多时都会采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作素材,增添的是昔日帝俄辉煌岁月的色彩,由此却形成他作品中独特的后期浪漫派色彩。

具有深刻哲理内涵
《交响舞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晚年作品,于1940年面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云密布之时。1939年夏,拉赫玛尼诺夫在瑞士的伊万诺夫卡度假,欧洲局势日益紧张,战争随时爆发,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告别辛苦经营的第二个温馨家园,离开欧洲,八天后大战爆发,出嫁不久的爱女却在法国陷入德军占领区下落不明。拉赫玛尼诺夫陷入担忧、惶恐和痛苦中,健康也不佳,以为再难创作了,但一年后却写出这部《交响舞曲》。那可是他以每天写作十三小时,在不到两个月内完成的作品。这部新作品特别为1940年10月费城管弦乐团的拉赫玛尼诺夫音乐节创作,题献给乐团的音乐总监奥曼第。

关于这部作品,作曲家曾说过:“最初我想将这部新作品简单地叫做《舞曲》,但怕大家以为我为爵士乐队写舞曲,会以为拉赫玛尼诺夫的脑袋出了问题……”这话听来耐人寻味,简言之,拉赫玛尼诺夫指出这三首舞曲并非伴舞的音乐,而是有着深刻哲理内涵的交响音乐,是要用脑袋来思考来欣赏的音乐。

《交响舞曲》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以一定的节奏韵律为基础,但除第二乐章,其余都并不一定具有鲜明的舞曲特征。所以,准确一点来说,这是一部哲理性构思的组曲或交响乐,而非一般观念中的舞曲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经历过三次革命两次大战,又享有光辉成就,一生相信命运,恐惧死亡,死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他对人类命运、人生意义等哲学命题,思考的烙印,到晚年时便都企图融入他的音乐中;为此,便曾意图在这部作品的每个乐章加上暗示人生阶段的标题:“清晨”、“正午”、“黄昏”,或“白昼”、“黄昏”、“午夜”,但最后他又打消了此一念头。

音乐形象离奇可笑
这部作品的构思,是悲剧性的,是作曲家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有不满、痛苦、强烈的抗议,找不到出路的无奈和疲惫不堪,直率的情绪表达有时会给讪笑打断,变成焦急和痉挛般的丑态。乐曲旋律抒情动人,但同单调而机械的节奏结合在一起,形象显得离奇可笑。

第一乐章:不甚快板
进行曲节奏,是全曲最明朗的乐章,充满朝气和毅力,旋律由一些短小的音调组成。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简短引子开始。主题以木管奏出,此一主题未及展开,立即被铜管乐器和大鼓奏出的猛烈的凶兆打断,整个乐队发出强硬和弦,定音鼓猛击,似夜半惊魂。紧接着,托卡塔式的进行曲,乐章中间部分是抒情如诗的风景。萨克斯管以女中音般的音色唱出深情的旋律,散发着俄罗斯田野的诗情画意,令人醉心的芳香气息!安宁、和谐、从容、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基本主题再现,直到乐曲结束。乐曲末段,在钟琴、竖琴和钢琴的清澈伴奏下,在弦乐器声部出现他早年所写的第一交响曲中的古俄罗斯曲调主题,但已没有年轻的热情,而是经过时间历练的睿智老人对往事回忆的哲理思考,是对遥远的、不安但亲切的青年时代的回忆。

第二乐章:流动的快板(圆舞曲速度)
属于“忧郁圆舞曲”(Valse-trise),是交响化、戏剧化的圆舞曲,带有异国情调和诗意,精致的色彩变化。铜管乐器吹出撕裂人心的和弦,开场号角声引来的是不寻常的舞会。背景气氛却难轻松,总是郁郁寡欢,提防着不测厄运,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情绪和阴暗的感情,是经历苦闷、不安、困倦的狂热和暴风雨,一种难以幸免的死亡的颤栗。
乐曲的基本主题经过长笛和单簧管的轻飘乐句,故意模仿的圆舞曲节奏,最后才由英国管、双簧管和小提琴相继奏出,但伴奏时断;乐曲中段显得更为紧张,又有叹息、悲泣和呻吟;机械的节奏型贯穿,失去率直和纯真性格。后来圆舞曲旋律的简短音型,导入第一段音乐素材再现,圆舞曲的旋律进行时被铜管乐器打断,最后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第三乐章:非常慢的-活泼的快板
这是俄罗斯音乐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幻想性的基格舞曲,触及死亡的永恒主题。乐曲开始全乐队轰然一击,奏出呆板、昏暗的和弦,呻吟般的下行旋律,来自《愤怒的日子》开头的音调,惊心动魄,黑暗的妖魔世界,悲叹、呻吟、挣扎、哀号。不时穿插绝望的呼喊、弦乐器阴暗的圣咏曲调,或者葬礼的钟声。机械般的进行,死气沉沉般僵化,《愤怒的日子》动机亦被扭曲成奇形怪状。小过渡后,终曲第一主题重现,《愤怒的日子》的动机改成了紧张的三连音,先由小号,然后由圆号,最后整个乐队奏出,音响庄严,具有俄罗斯教堂音乐的风格特点,又加上意想之外的重音,成为对抗的强大力量。最后以可怖的狂潮震耳欲聋的冲击作结,生活的结局——巨大悲剧的结论,诉说远离祖国处身异域的孤独和消极心情。
俄罗斯人的性格,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命运,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中心主题,梦萦魂牵的伴随着他度过一生,他这首“为头写的舞曲”,正将这种种全都含盖了。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