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二十二岁创作了技巧华丽充满浪漫色彩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门德尔松,和创作出在体质耐力及手指辉煌技巧极高要求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同场比拼演奏这两首协奏曲的王雅伦和孙颖迪,还有统率这场演出的“广交”音乐总监余隆,都是音乐奇才。

  • 时间:2015-10-28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VIP380/280/180/120/80
曲目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芬格尔山洞,作品26号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5号
1.热情如火的很快的快板
2.行板
3.急板-活泼的很快的快板

钢琴:王雅伦

—— 休 息 ——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0号
1.快板但不过分
2.间奏曲,柔板
3.终曲

钢琴:孙颖迪

导赏

青春活力激情辉煌

这场音乐会以门德尔松有如风景画般的《芬格尔山洞》序曲开场后,接续演奏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音乐天才以钢琴乐器作为表达“工具”的作品,但两者不仅诞生背景很不一样,音乐的呈现效果亦有着很大的不同。上半场门德尔松的“第一”,是一首藉着钢琴将内心感情自然流露,散发着青春活力的抒情乐曲;下半场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诞生之时,正是门德尔松诞生一百周年,那却是作曲家刻意为炫耀自己的钢琴演奏技巧,将独奏部分写得特别艰深,使人望而生畏的作品,演出效果多彩多姿,充满激情辉煌。可以说,这两首钢琴协奏曲,有着很不一样感情和目的,而两者的演出效果,亦有着强烈的对比,展现出钢琴作为“乐器之王”的丰富面貌。

上半场的音乐

门德尔松于1809年2月3日生于德国汉堡,1847年11月4日逝于德国莱比锡家中。诞生后两年,举家迁居柏林,在幸福家庭长大,既学习作曲,又学钢琴、小提琴,并跟巴赫学管风琴,九岁登台,学识广博,绘画、游泳和剑术,都有过人本领。

门德尔松由于不曾遭遇人间波折,一生在顺利富裕中度过。因此,他的作品难有深刻感情,或壮大气派,但洗炼优雅,具有古典样式,浪漫内容,甜美流丽的曲调与和声的外表,内容通俗易懂,充满德国民间音乐气质,具有鲜明旋律性,善于采用富有表现力的手法,他的《芬格尔山洞》序曲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序曲的先河。他早于十三、四岁便写下最早的钢琴协奏曲(a小调),已是充满浪漫音响的习作,今晚听到的则是在八年后正式发表,充满青春活力,和浪漫色彩浓厚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芬格尔山洞》序曲

芬格尔岩洞位于苏格兰西海岸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小岛斯塔法岛(Staffa),岩洞在岛的东南角,洞顶呈拱形,洞底终年为海水掩盖,风平浪静的日子,海水在岩洞产生旋律般的悦耳音响;当狂风翻起浪潮时,冲击岩洞发出轰然巨响,则周边可闻,因而以“音乐的岩洞”闻名于世。芬格尔岩洞的得名源自苏格兰民间传说,芬格尔是当地的英雄,儿子奥西安是弹唱诗人,在他的叙事诗中,曾以忧郁而感伤的色彩描写阴沉的大自然、黑夜、迷雾、风暴和波涛翻腾的海洋,歌颂古代的英雄美人,描述弹唱诗人,哀悼战争中阵亡的勇士等等传奇故事。

1829年4月,门德尔松在伦敦举行作品音乐会,7月与友人游览赫布里底群岛后,深有所感,引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1829年8月7日游洞当天写给姐姐芬妮的信中,便附有一段二十一小节的乐句,表达他游览时的观感。这乐句也就是《芬格尔山洞》序曲开始时的第一主题。门德尔松回到英国便动笔,翌年在罗马完成,并将之叫做“为一个孤寂的小岛而写的序曲。”1832年在伦敦进行修改,同年5月14日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剧院的爱乐协会音乐会上首演。

这首序曲首次出版的总谱使用的标题是《芬格尔山洞》序曲,但分谱上印的却是《赫布里底群岛》,为此现今两个标题都有人采用。

巨浪涛声 产生幻象

序曲以奏鸣曲式写成。以中提琴、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他当年游历芬格尔岩洞时的乐思作为第一主题开始,刻画浪花追逐着浪花,哗啦哗啦作响,撞在断岩峭壁上水花飞溅;音乐像不断的流水,一浪接一浪。以大管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题,歌唱性的旋律,绵延不断,像是在阳光照耀下起伏着的波浪,不断流动着、摇曳着;很快海面刮起大风,掀起滔天巨浪,也就像是潮涨潮落一样,翻腾着的乐音,与平静的音乐插段,互相交替,最后以汹涌的涛声结束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开始时的情景,波浪发出拍击声,在不停息的,含糊不清的声响中逐渐产生出另一些声音,仿佛是古代的传奇故事的回响,在管乐器互相呼应的乐声中发出雄赳赳的号召声。继而小提琴奏出明朗抒情的旋律,和长笛奏出幽怨的曲调,像是从远方逐渐走近的军队的步伐声,波涛的激荡变成了残酷的战斗。

英勇的争战幻象骤然消失,波浪又再翻滚着,悄悄地进入再现部,单簧管奏出柔和让人心醉第二主题,仿如是遥远往事的淡淡幻想,这种深思冥想的宁静气氛,逐渐被激情所代替并主导着再现部,最后才重回到宁静的境界,在尾声中由单簧管奏出简短柔和,有如海浪的歌唱结束全曲。

门德尔松: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所写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年轻时的作品,都是浪漫色彩浓厚的音乐,技巧都相当华丽。g小调第一号于1831年10月在慕尼黑完稿,10月17日在当地首演,门德尔松自己担任独奏,演出后大受好评,后来经李斯特演奏,更让该曲流行一时,广为人知。

门德尔松这首二十二岁时所写的作品,美好抒情的内心感情自然流露,是源于该曲的诞生背景。话说1830年6月,门德尔松赴意大利途中,在慕尼黑作短暂停留,受到当地人士热烈欢迎;当地男爵夫人十六岁的女儿德里芬(Delphine von Schauroth),是位出色的钢琴家,卓越的琴艺及美丽的外貌,吸引了不少裙下之臣,也吸引着门德尔松,常到她家拜访,兴致勃勃地一起弹奏二重奏……彼此间真挚的友情,激发了门德尔松的创作灵感,在每次和德里芬约会之前或之后的清晨,便乐思泉涌……

这部作品在罗马构思,据说三天内挥笔而就,是门德尔松为德里芬创作,充满青春活力的钢琴协奏曲,以此纪念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可说是一首青春的赞歌,充满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作曲家对青春的赞颂,对幸福的憧憬,和他与德里芬心心相印的情谊,但亦包含有作曲家缅怀当年在意大利旅游的美好事物。乐曲虽以三个乐章写成,但没有独立的终止,变成有如单乐章一样,看来当时年纪轻轻的门德尔松有意在协奏曲的结构上探求新的形式呢。

第一乐章:热情如火的很快的快板,g小调,4/4拍子

采用奏鸣曲式,但没有采用传统奏鸣曲式的双呈示部结构,而是一个呈示部的新形式,结构上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乐队奏出从低音飞快级进上行的数小节序引后,钢琴加入,辉煌且有如喷泻的流水,向上冲击的双八度、纷飞的琶音、宏亮的和弦,建构成这段乐队与钢琴气势澎湃的引子后,随即出现钢琴戏剧性的、粗犷的、洋溢着青春活力、闪烁着生命火花的主题,音乐充满不可阻挡的力量和生机勃勃的气息。随后乐队全奏,再现主题,乐队与钢琴将主题展开,更明亮灿烂。副题由钢琴奏出,恬静、抒情、甜美的旋律不断向前流动,抒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对真挚友情的回味,富有诗意。

发展部主要将抒情副部主题及引子八度冲击的素材加以变化,展开主题动机的附点节奏型亦不时出现,钢琴技巧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再现部引子大大压缩,在乐队渐强的音浪后,主题以全奏形式出现,副题由钢琴奏出,乐队将副题复奏时,钢琴加花装饰衬托,增添更多欢乐气氛。简洁的华彩乐段,是全曲的青春赞歌,欢乐浪潮的延续。最后明亮的管乐三连音由钢琴轻声接上,不间断地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行板,E大调,3/4拍子

采用自由的三段体歌谣曲式,是一首抒情诗,是连绵不断的思绪展现,滔滔不绝的内心独白;亦是人生旅途丰富过程的回味,是对感情的留恋。大提琴主奏的主题美妙深情,极为动人;钢琴复奏主题,装饰性的变化,编织得更绚丽多彩;中段一连串抑扬起伏的音型,抒情中更有情趣。乐队再现主题,钢琴作装饰性加花时,有更多的幻想色彩,最后钢琴以渐弱的琴音直接带入终章。

第三乐章:急板-活泼的很快的快板,G大调,4/4拍子

奏鸣曲式结构。铜管强力奏出长音与三连音交替的急板引子后,钢琴以连续不断的下行分解和弦与上行琶音,和乐队掀起感情的热潮;接着钢琴奏出主部朝气蓬勃,豪爽利落的第一主题,以威风凛凛的气势登场。坚定跳跃的节奏,急流而下又奔腾而上的旋律,充满积极与乐观情绪。副部主题奔流不息,似无穷精力在不断释放。钢琴和管弦乐相互竞奏,纵横无尽地展开。

发展部将主部主题在钢琴上变化出现,坚定、积极的性格,变得活泼、优雅,仿如是年轻的门德尔松在各地漫游的足迹回眸。再现部主题变得更加明亮有力,充满热情。第一乐章的副题在此再现,更加炽热。最后在短暂的静止后,以副部素材和第一乐章引子素材掀起全曲最后一次欢腾高潮,洋溢着青春热情与充沛的生命力将全曲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生于诺夫哥罗德省(Novgorod)奥乃格村(Oneg)的贵族家庭,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五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891年和1892年先后获得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的毕业文凭,毕业后已跻身一流青年作曲家之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拉赫玛尼诺夫变得一无所有,举家出走,辗转到了美国,通过演奏和作曲,既为他的后半生积聚了丰厚的财富,亦让他在二十世纪的音乐史上留名,1943年3月28日,离他七十岁诞辰只有四天,因末期癌症在洛杉矶病逝。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他离开俄国前,为成为专业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不断打拼时期的作品。他在这个时期的努力,总会赢得喝彩声,但却又总会有人责难,认为他的演奏和音乐创作,仍只是后期浪漫主义的仿效者。但无论如何,他的名声却逐渐响遍全球。

拉赫玛尼诺夫这首当今极为流行的“第三”,早年却很少演奏。浪漫的旋律、炫技的钢琴部分,和使人兴奋的节奏,让他的第二号协奏曲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同类作品之一,“第三”同样具有这些因素。但“第三”纯粹体质上的耐力和手指上的辉煌技巧要求太高,当时的钢琴家极少有人能够胜任;同时,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为它设置了一个标准,是其他钢琴家望尘莫及的,甚至这首作品的被题献者,伟大的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mann)也未尝试过演奏。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钢琴演奏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包括细微的音色变化,踏板的使用,手指的极度灵巧,和肌肉永不疲劳等众多尖端技巧,造就一批具备超凡演奏才能的人物,如:霍罗维茨(Vladimir Horowitz)、赫尔曼(Alexander Helman)、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等,以及后来英国和苏联学院中的一些年轻钢琴家。今日,由于有了不被难倒的新一代钢琴家,“第三”已和“第二”协奏曲一样成为音乐会中的热门曲目。

独奏艰深 望而生畏

1917年移居美国前,拉赫玛尼诺夫每年夏天都会回到其家族拥有的伊万诺夫卡(Ivanovka )别墅。该别墅位于离莫斯科东南约四百八十公里的小城坦波夫(Tambov)的乡郊。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早在1907年于德累斯顿(Dresden)时已开始写作,1908年夏天回到伊万诺夫卡,便全情投入这首将要首次赴美国登台演奏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该曲终在1909年9月23日完稿,然而时间紧逼,他在俄罗斯时一直没有机会练习这首新作品,后来只得在横渡大西洋赴美国期间,以一个“无声键盘”来练习,所以亦有人认为该曲是10月抵达美国后才完成。

1909年11月28日,拉赫玛尼诺夫亲自演奏钢琴,和达姆罗施( Walter Damrosch )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 (New York Symphony Orchestra,纽约爱乐乐团的前身),于新剧院(New Theater,后来易名为 Century Theater)首演,随即一炮而红,自此亦让拉赫玛尼诺夫的名字在美国乐坛上广为人知。当日在纽约首演数星期后,接着又由马勒指挥过(仍由作曲家自己独奏)。

这部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首次前往美国旅行演奏而谱写,目的为炫耀自己的演奏技巧,所以独奏部分写得特别艰深,使人望而生畏!但演出效果多彩多姿,结构精致,音乐内容不比“第二”逊色。但无论如何,波兰出生的钢琴家霍夫曼(这首协奏曲的题献者),亦以“这非为我而作的乐曲”而从未有公开演出过。然而该曲的总谱很快地便由古特海尔(Gutheil)于1910 年出版 。

拉赫玛尼诺夫生前一直表示“第三”是他各首协奏曲中最爱演出的一首,“第二”演奏时并不舒服(so uncomfortable to play)。但无论如何,到上一世纪三十年代,拉赫玛尼诺夫和霍洛维茨论交,两人惺惺相惜,由于后者的不断演奏该曲,“第三”才开始渐渐普及。

“第三”的乐队采用双管编制,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和小号各两支,圆号四支、长号三支、还有大号、定音鼓、低音鼓、大鼓、小鼓、钹、弦乐五部,及钢琴。

第一乐章:快板但不过分,d小调,4/4拍子,自由奏鸣曲式

两小节短小的管弦乐引子,第三小节便由钢琴奏出贯穿全曲的主部主题,其素材在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中亦有出现,使全曲浑然一体。主题开始由独奏钢琴用八度音程奏出长长的旋律,一手弹一个音符。这个主题音域狭窄,但让人过耳难忘,流露出斯拉夫式抒情与悲怆感,感觉纯朴,气息宽广,绵延不断,与颇为活跃的乐队组成复杂音乐形象。

主部主题由弦乐复奏后,再由钢琴主导,木管组穿插对答;最后由钢琴独奏出一段有如华彩乐段般起伏的音乐带入副部主题。副部主题第一部分由弦乐奏出,旋律带有歌唱性,木管及圆号加入,力度增强;独奏钢琴加入和乐队以对话方式发展,并转变为谐谑性。第二部分主题由钢琴独奏出,富有表情的浪漫性歌唱性旋律,各种乐器的在主题旋律中穿插;钢琴主导,渐变强烈;速度渐快后,乐队与钢琴竞逐,主题片段多次在钢琴的独奏中若隐若现。

展开部主要用主部主题展开,不安因素不断增强,乐队和弦严峻有力,钢琴和弦激昂愤怒,两者抗衡搏斗,在铜管乐高奏下,推上悲剧性高潮后,曲势逐渐回落,变得温柔,最后在弦乐如轻风般的和弦衬托下,钢琴奏出单音,带入一个庞大且高难度的华彩乐段。(拉赫玛尼诺夫写了两个华彩乐段,一个难度更大些)。此一长达五页总谱的长大华彩乐段,具有曲式结构意义,有取代再现部之作用,在曲式上是重大的创新。

独奏钢琴继续炫技性的华彩乐段,中途先后插入高音区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及圆号富有感情的歌唱性旋律片段,与钢琴独奏的华彩和应;继后钢琴奏出一段旋律性音调后,再持续奏出炫技性华彩。经过两小节过门,乐队再现乐曲开始时的引子,随即由钢琴独奏出主题,更像一个短小的尾声。终结前,副部主题第一部分的旋律片段隐约出现后结束。

第二乐章:间奏曲,柔板,A大调,3/4拍子,变奏曲式的三段体

加了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奏出带有忧郁感的主题下行乐句动机,随即由双簧管接上与木管组奏出完整的主题,并将之管弦化加工,变得感情厚重,发展成为一个富于诗意性的忧郁旋律,带有哀婉之美,力度逐渐提升,最后由大管奏出下行三连音的连接乐句,带出独奏钢琴。(第一乐章的主题在小提琴声部隐约地又回响起来。)

钢琴进入,突然而猛烈,独奏出华彩般的装饰奏,九小节后再完整地将主题复奏,沉思性的忧郁感强烈;主题完全陈述后,与乐队呼应,感情变得更饱满。钢琴颤音带出简短的装饰奏,再将主题有力地复奏,并联同乐队予以多番变奏展开。情绪越发变得强烈,掀上高潮后,情绪才回落;最后在钢琴伴随着长笛独特的跳音连接乐句带入中段。

单簧管和大管奏出歌唱性的优美中段主题旋律,由弦乐的拨奏和钢琴华丽的音群伴奏。中段以轻快的圆舞曲形式出现,主题由乐团奏出,是第一乐章主题节奏的变形,钢琴则以活跃的三连音型来装饰。最后情绪开始变得有点激动,钢琴以一段简短的装饰奏带入再现部。乐队(先是木管,后是弦乐)再现主部主题,作了压缩,独奏者得以短暂喘息。钢琴突然闯入,以一个豪迈的,气势磅礴的经过句打断,并将音乐直接连接到终章。

第三乐章:终曲, D大调,2/2拍子,奏鸣曲式

终章是同类作品中最华丽、最激动人心的音乐。现代钢琴的性能被充分发挥,开始时的激烈主题,还有愉快翱翔的旋律,伴随着无限宽广的钢琴回响,充满活力的节奏,丰富配器的色彩变化,一浪高过一浪地将音乐向前推进。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富于魄力的进行曲节奏音乐,钢琴与乐队互动,昂扬欢乐,气势猛烈,再度展开时,速度更快,以切分音节奏向前推进,木管穿插回应。副部主题由钢琴独奏带出,热情扬溢的歌唱性旋律。推上高潮后,转向快板,乐队以强力音群作出回应,但很快由弦乐组加上弱音器,渐弱连接到展开部。

展开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钢琴主导一系列短小变奏,钢琴独奏出跳跃式,带有谐谑味道的轻盈音乐,乐队中不同乐器穿插呼应拱托,其后从抒情变得激情;第二部分以钢琴的抒情音调开始,很快变得激情,主导着音乐推进,简短的经过句后,进入第三部分。钢琴以慢板奏出自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变化而来,感情饱满的旋律,并由长笛、圆号、双簧管等乐器接奏,情绪亦逐渐变得激情,钢琴亦变成炫技式,有如是华彩乐段的音乐主导着推进。最后钢琴以渐慢渐弱的单音将音乐带入再现部。

再现部乐队重现进行曲风格的第一主题,音乐坚定,自远而近。钢琴加入后,气氛越来越激烈,最后并以强烈的切分音节奏将乐曲推上高潮……在乐队随同下,钢琴独奏再现第二主题,更加流畅,更加热情,但很快便和乐队将音乐带入切分节奏的强烈进行曲气氛中,音乐亦变得越来越辉煌灿烂。在铜管乐组及打击乐的强奏下,进入钢琴华彩式装饰奏,带出震撼人心的尾声。钢琴独奏以有如暴风般的八度音程下泻,引导出钢琴和乐队迸发出欣喜若狂的宏大乐音,以充满着强烈的感情和强大的力量引发出的魔力和激情,无比辉煌地总结全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