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埃尔加将生活、情感与作品紧密相连,运用极为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音乐之路。《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器乐作品,他本人曾表示这部作品是“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对他一生的最终总结;《降A大调第一交响曲》中继承了欧洲晚期浪漫派的风格,并加入个人的旋律特色,是英国交响曲中极具代表性的杰作。

  • 时间:2023-09-24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880/680/480/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2022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2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戈蒂耶·卡普松演绎埃尔加交响音乐会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3.9.24 星期日 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黄屹
大提琴:戈蒂耶·卡普松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爱德华·埃尔加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85
1.柔板
2.慢板-很快的快板
3.柔板
4.快板

大提琴:戈蒂耶·卡普松

—— 中 场 休 息 ——

爱德华·埃尔加
降A大调第一交响曲,作品 55
1.崇高而朴实的行板-快板
2.很快的快板
3.柔板
4.慢板-快板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4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导赏

关于埃尔加和他的作品
埃尔加1857年6月2日生于英国伍斯特(Worcester)附近的下布罗德希恩(Lower Broadheath)一个乐器商家庭。父亲是教堂管风琴手,还在一个管弦乐队任小提琴手。埃尔加幼年时没有受过科班的音乐教育,只由父亲教他弦乐器和钢琴演奏,在当时一个管乐五重奏团演奏大管而获得丰富经验,及经常出入伍斯特大教堂而学习得到管风琴和教堂音乐知识,为他以后自学音乐作曲打下良好基础。

埃尔加十五岁时在伍斯特附近学校就读,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还不时代替父亲在教堂演奏管风琴,并在伍斯特市合唱队担任指挥,演奏小提琴与钢琴,同时开始尝试作曲。后来离开学校,进了律师行工作,但仍继续音乐创作。

1889年埃尔加和陆军少校享利·罗伯茨爵士(Major-General Sir Henry Roberts)的女儿卡罗琳·艾丽斯·罗伯茨(Caroline Alice Roberts)结婚。埃尔加婚后定居伦敦,1891年又移居莫尔文(Malvern),仍坚持作曲。婚后妻子对他的情谊、支持和鼓励一直是他创作灵感的泉源。

丰收成熟期十一年
1908年,埃尔加的降A大调第一交响曲完稿首演并获得成功,这是埃尔加创作生涯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次成功大大鼓舞他在管弦乐世界中进一步探索,进入他的音乐创作丰收成熟期。接着他就写成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909–1910年),和第二交响曲(1911年),都大受好评。这一时期完成的还有交响乐练习曲《法尔斯塔夫》(Falstaff, 1913年),和列于今晚节目表中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918-1919年),这几乎可说是埃尔加最后一首大型作品。

埃尔加的知音好友耶格(Jaeger),甚至可说是他的“参谋、顾问”,在1909年逝世,这让埃尔加伤痛了好一段日子;但更大的打击是其妻子卡罗琳于1920年逝世,这对作曲家的打击至为沉重,从此再难写出作品,几乎停顿了,他的音乐创作也随之转入低潮。

埃尔加所有具有卓越才华的作品都是他和卡罗琳结婚后创作的,卡罗琳是位小说家,兼写诗词,埃尔加亦曾将她的诗作谱成歌曲。1934年2月23日,埃尔加因结肠癌在伍斯特逝世,享年七十七岁,死后葬于小莫尔文(Little Malvern)的圣伍斯坦教堂(St. Wulstan’s Church)墓园内,在其妻子的墓地旁。

埃尔加的音乐独创性不算强,绝大部份作品中,或多或少地显露出舒曼、李斯特、瓦格纳、威尔第和勃拉姆斯等前辈作曲家的风格与表现手法。然而,他的音乐创作中仍带有他的个性,但较隐藏和不易捉摸,他音乐具有迷人的纯朴特质。埃尔加是个天生的民族主义者,但他的艺术思维宽广,毫不褊狭。他在管弦乐曲上的创作才华,以及他把英国的管弦乐创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一个崭新的地位,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振兴英国音乐的先驱,并跻身于世界伟大作曲家之列。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85
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器乐作品。这部作品的创作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8-1919年间,面对满目疮痍的战后景象;同时,1918年埃尔加亦在伦敦进行了一次对一位六十一岁病人来说,是颇为危险的割除扁桃腺手术。这些内外因素,都让埃尔加怀着惆怅而愤懑的心情与怀旧的情思,为那一去不复返的战前年代唱起挽歌。埃尔加完成这首协奏曲后的第二年,太太病逝,为他带来重大打击,此后直至他去世的十多年间,几乎完全失去创作动力。

首演失败亲切怀旧
这首协奏曲安排在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1919–1920 乐季的开幕音乐会(1919年10月27日),于伦敦皇后音乐厅首演,由英国大提琴家费利克斯·萨尔蒙德(Felix Salmond, 1888-1952))担任独奏,埃尔加亲自指挥,但因演奏其他曲目的另一位指挥家耗用了大部份排练时间,以致排练不足而失败,首演后一年多内都没有机会再在伦敦演出。但是好作品难以埋没,伟大的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演奏该曲后,又于1945年和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BBC Symphony Orchestra)将之录制成唱片,这部作品的重要性才开始被世人认识。1965年英国天才大提琴家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和伦敦交响乐团录音,推出该曲的首张立体声唱片,成为古典乐坛上的畅销产品后,这首协奏曲就更成为音乐会上的热门曲目了。

这是埃尔加继小提琴协奏曲后创作的第二部协奏曲,而埃尔加仅有的几部重要的室内乐作品,包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和一部钢琴五重奏,都写于1918年,因此也就很自然地将室内乐的精神和特色,都带入了大提琴协奏曲中,乐曲中的亲切感与怀旧之情,便很有室内乐的精致感觉。

配器巧妙突出独奏
大提琴的声音很容易为大乐队的声音淹没,埃尔加在配器时便刻意将乐队的全部威力留待全奏中才发挥,大提琴独奏时,乐队配器总是轻巧得足以让大提琴从容不迫地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大提琴的各种性能。

有人认为这首协奏曲是埃尔加的战争安魂曲,但如果说这是为悼念战场上的死难者,还不如说是在一种生活方式的毁灭后,带来的愤懑心情创作出来的作品。埃尔加本人便曾表示,这部作品是“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对生活的态度就像一个盛年已过,不堪回首的老人,这种怀旧情绪在这首作品的慢乐章和末乐章结束前那段美妙无比,表情丰富的悲哀而缓慢的音乐中达到高峰。更有人认为这段音乐虚无主义色彩强烈,在埃尔加的音乐中无法比拟。

全曲结构四个乐章,第一、二乐章连续演奏,第三、四乐章亦不间断,全曲便仿如分成两大部份。第一乐章“柔板”,开始时独奏大提琴几个雄壮的和弦引子,便带有一种独特的戏剧性色彩,在第二、第三乐章中以变化形式再现。这个引子直接渗入第一乐章的主题,一个忧郁摇曳不定的戏剧性曲调,先由小提琴演奏,不久后被独奏大提琴接替。这一乐章的曲式十分简单﹕第一主题经独奏和乐队“对话”后,中段以小调进入,很快转入大调;中段结束后,将首段以压缩的形式重现,随即不间断地进入第二乐章“慢板-很快的快板”,慢板引子含有上一乐章戏剧性主题和此一乐章主题的一些影子,整个乐章富有强烈戏剧性对比的情感,供大提琴尽情发挥快速的经过句技巧,还有一段短小的华彩式独奏,最后以一段快速及有力的和弦结束。

接下来的第三乐章“柔板”开始和结束都是轻逸的诗意性主题,第二主题带来沉重感觉,和苦笑般的幽默;不过,轻逸的诗意性音乐很快就回来,独奏大提琴连绵不断地拉着一个悠长的曲调,简单的乐思让人印象深刻。不间断地进入的末乐章“慢板-快板”,回旋曲主题出现前,先有一段华彩,其素材和回旋曲主题有关。回旋曲主题带有喧嚷和动力感的节奏,情绪颇为复杂,听来是欢快的节奏,但却饱含着悲愤。最后速度改变,一个新的深刻而富有表情变化的强烈主题出现,怀旧的情绪发展到高潮,接下来是慢乐章旋律的部份重现。悬念式的休止后,大提琴奏出全曲开始时的戏剧性主题后,独奏和乐队仿如是迅速煞停般,全力地将演奏时间长约四十分钟的全曲结束。
降A大调第一交响曲,作品55
1908年12月3日哈雷管弦乐团(Halle Orchestra)将埃尔加的第一交响曲从乐谱音符变成音响,作为指挥的李希特便公开宣告这是一首在这个时代中的伟大交响曲,并强调他所指的并非只在英国!李希特是当年的指挥大师,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的面世,和在拜罗伊特首次全套演出的瓦格纳《指环》都由他执棒。李希特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长久以来,英国乐坛上未能出现足以与欧陆的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作曲家建立交响乐传统相抗衡的作曲家的事实。但更重要的是,他肯定了埃尔加采用交响曲形式来创作的第一交响曲已改变了英国被排斥在交响乐世界以外的历史。

伦敦首演三次回礼
李希特在曼彻斯特(Manchester)的宣告四天后,再次执棒在皇后音乐厅指挥伦敦交响乐团首次在伦敦首演这首作品,第一、第三和第四乐章奏完后,埃尔加都被邀请在座中起立来答谢热烈的掌声,情况实在罕见!该曲面世刚一个月后的1909年1月3日,达姆罗施(Walter Damrosch)在纽约指挥该曲的美国首演,到年底西洛蒂(Siloti)指挥在圣彼得堡的首演,面世一年间,合共已演出了八十二场,几乎演遍了欧美各大城市,而且很快便超过一百场之数!第一交响曲的成功,标志着埃尔加成为音乐界的权威。

埃尔加曾经计划过写一部交响乐曲,开始的动机以“戈登将军”(General Gordon)作为主题,但后来打消这念头。他对以交响曲形式来创作态度之审慎,和勃拉姆斯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他的第一交响曲从酝酿、写作草稿,历时超过十载,到1907年6月,他五十岁生辰的月份,才决定正式动笔。1907年的夏天和秋天,到11月冬天在罗马,埃尔加全情投入创作这首交响曲,但只将第一乐章的形貌完成,并无多大进展,翌年五月回国后,文思才通畅,很快便将全曲写好,1908年9月底开始进行配器,11月李希特便获邀去阅览刚完成的新作品,亦是题献给他——作曲家心中的“真正艺术家和真正的朋友”。

埃尔加第一交响曲面世之时,欧洲乐坛可说是风起云涌,后期浪漫派和要推翻音乐传统的现代乐派相互争持,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首演带来的“骚动”,再加上勋伯格和贝尔格推出的无调性理论,为踏入二十世纪不久的乐坛带来很不稳定的冲击。然而,埃尔加的第一交响曲,却具有德奥传统的庄严交响曲风格,和优美的旋律,仿如是舒曼、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承传者,甚至有人称此为“勃拉姆斯第五号交响曲”,为此更备受瞩目。

人生感悟战后期望
埃尔加的第一交响曲创作时已年过半百,曲中除了抒发他对人生与世界的感悟,还有他对世界的期望。该曲优美扎实,明显带有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子,但仍保有其个人的典型风味和旋律特色,而无窠臼之弊,得以成为后期浪漫派的雄伟作品。

全曲四个乐章,首乐章“崇高而朴实的行板-快板”中“并不完整”的“崇高主题”,在经过全曲各种变化后,在终章再现,成为堂皇浩大的完整主题,便让全曲成为一个“循环”的结构形式。

篇幅长大的首乐章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式,两个主题,经过发展部和再现部情感饱满的反复推进,最后以带有奥秘般的安静结束。乐曲开始时的主题简朴真挚,堂皇庄严且崇高超越,最初平和地出现后,乐队全奏力度逐渐加强,这个主题没有威胁压逼感,但有一种超越平凡龌龊的崇高感觉,成为整个乐章的主要色彩。乐章中打破一般规律,曾从降A大调很突兀地转到d小调,采用这两个不同的调性产生撞击的矛盾冲突效果。

次乐章“很快的快板”,气氛变得热闹活拨,敏锐鲜明,欢快愉悦的节奏性音乐,但亦带点不祥和邪恶的感觉;降B大调的中段较为静态,此一乐章结束时速度变慢,带入第三乐章“柔板”。这个乐章没有不安、忧虑,只有宁静安抒,在埃尔加的慢板音乐中经常会出现的痛苦、烦恼和哀号,都消失无踪,但隐若中有时仍有紧张的感觉。最后五小节出现以加上弱音器的长号奏出,仿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效果奇特。

终章“慢板-快板”,以d小调重现首乐章的主题音乐,营造出有如梦幻般的玄妙气氛的引子,随后出现不安分,带有冲动任性进行曲般节奏的音乐,并掀上高潮,最后以首乐章的崇高庄严主题营造出璀璨亮丽的气派,将全曲带进辉煌胜利的强力终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