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 时间:2017-11-03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680/380/280/180
曲目

乐季音乐会3
2017.11.3(星期五)20:00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指挥:张国勇
钢琴:伊沃·波戈莱里奇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罗伯特·舒曼
《曼弗雷德》序曲,作品115

罗伯特·舒曼
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5
1.富于感情的快板
2.间奏曲:优雅的小行板
3.活泼的快板

钢琴:伊沃·波戈莱里奇

—— 中 场 休 息 ——

弗雷德里克·肖邦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21
1.庄严的
2.小广板
3.活泼的快板

钢琴:伊沃·波戈莱里奇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35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导赏

同年诞生 同样浪漫
波兰的肖邦(Fryderyk Chopin, 1810-1849)和德国的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都生于1810年,前后相差只是三个多月。肖邦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健将,更是各民族乐派的先行者。舒曼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个梦幻而不实际的艺术家,可谓浪漫运动的典型代表,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许多作品,而这些作品至今大多仍列为钢琴演奏会的标准曲目。舒曼不仅是位杰出的作曲家,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乐评家及艺评家。

这两位相互认识的浪漫派音乐大师的人生尽管都很波折,但都经历过很不一样,却同样是极为浪漫的爱情生活,肖邦与乔治·桑,舒曼与克拉拉,都是音乐史中传颂至今不衰的爱情故事;同时,两人都在青壮之年逝世,舒曼虽然较肖邦生存在世多了七年,那却是备受精神病困扰的岁月。不过,这场音乐会中演奏的两首钢琴协奏曲,舒曼所写的是他晚期的作品,而肖邦则是早期的,但相同的都是优美动人的音乐,这除了将开场《曼弗雷德》序曲的“厌世”感情完全掩去,更为这两位浪漫派作曲家在人生中度过的幸福时光,留下了能带给后人同样欢愉的音乐印记。

〔上半场的音乐〕

关于舒曼
舒曼1810年6月8日出生于德国萨克森(Saxony)的茨维考(Zwickau),父亲是个书商、出版商兼作家,舒曼很早就与文学接触,约在六岁时开始上钢琴课,十岁开始对音乐投注全部心力,并着手作曲。十六岁那年,经历连串亲人去世的打击,十八岁在母亲强迫下进入莱比锡(Leipzip)大学读法律,但他却把时间用在文学和音乐上,消磨无数时光与朋友讨论艺术与人生。

1828年到1829年间,舒曼在当时的著名钢琴老师维克(Friedrich Wieck)门下学习钢琴。在这时期舒曼还结识了肖邦,更重要的是遇到了人生中的伴侣——老师的女儿克拉拉·维克(Clara Wieck),当时克拉拉年仅九岁。后来舒曼试图利用一种机械装置来强化他的手指,却毁了他右手第四指,使得舒曼想成为演奏家的希望成为泡影。

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犹如小说般,两人的爱意是慢慢滋长出来的。但是维克发现舒曼爱上女儿时却十分震怒,反对两人的婚事,舒曼甚至对维克提出诉讼,维克被法院判决不得干预两人的关系进展,最后在两人的努力下,1840年9月12日终于结婚了。

1830年到1840年间,舒曼主要从事钢琴音乐创作,结婚那年创作了大量歌曲,并汇集成歌曲集。其后又转写管弦乐曲,创作了《春天》交响曲、第二交响曲、钢琴五重奏和钢琴四重奏。

但婚后仅数年,舒曼精神出现问题,1844年12月舒曼举家移居德累斯顿,舒曼病情得到舒缓。1845年还创作了这场音乐会演奏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三年后再创作了戏剧《曼弗雷德》的配乐,1852年舒曼病况恶化,其后被送进波恩附近的精神病院,1856年7月29日,在度过四十六岁生日一个多月后在此逝世。

舒曼的作品有器乐、管弦乐、室内乐和歌剧,其中以歌曲和钢琴作品最为人津津乐道,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充满幻想力和戏剧性,犹如他的人生写照。舒曼一生对音乐充满热情,原本想当钢琴家,但因手部的受伤而令梦想幻灭。此后他专心于作曲及音乐评论,并为同期及后代音乐人带来深远影响。

舒曼:《曼弗雷德》序曲
《曼弗雷德》是英国诗人拜伦(Lord Byron, 1788-1824)于1817年所作的哲理诗剧,反映了法国革命失败,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诗剧的情节发生在阿尔卑斯山,剧中人曼弗雷德是一位厌世主义者,对知识和生活都感到厌倦和失望,从而放弃对生活的任何探求,不愿再在人群中生活,独自躲在阿尔卑斯山上人迹不到的城堡中,但和他发生过炽烈的爱情,却又被他杀害的阿斯塔特( Astarte),在他内心留下的回忆,撕碎了他的心;良心的谴责让他终日惶恐不安。不过,他虽被悔恨折磨,仍不肯以宗教来解脱罪过,独自到荒凉的阿尔卑斯山流浪,呼唤精灵和山魔,请他们授以“遗忘”秘笈,以求能抛弃一切烦恼。但尽管曼弗雷德内心沮丧,依然表现出鲜明的叛逆性格,退出生活,不向生活妥协,拒绝向命运之神和众精灵之王的山魔屈膝,拒绝修道院院长挽救,唯向阿斯塔特的幽灵祈求宽恕,然而她却预告了他的死期。死期来临时,精灵山魔消失,曼弗雷德也倒地孤寂死去。

舒曼被这部诗剧深深感动,常向亲朋好友高声朗诵,有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为此,在写完歌剧《格诺费娃》(Genoveva)和《浮士德》的配乐后,1848年为戏剧《曼弗雷德》写作了十六首配乐,包括有序曲、间奏曲和合唱曲,以这场音乐会演奏的序曲最著名亦最常安排在音乐会中演出。柴科夫斯基不仅对舒曼的戏剧《曼弗雷德》配乐推崇和赞赏 ,1885年他更采用同一题材,写成四个乐章,演奏时间超过一小时,技巧难度也相当高的《曼弗雷德》交响曲。

序曲以缓慢引子开始,表现曼弗雷德的负罪之心,乐队全奏出三个切分音和弦开始,双簧管奏出一个半音阶进行的短小旋律和应,这个短小旋律此后在曲中不时出现。接着单簧管和小提琴奏出对位旋律,预告将要出现的主部第一主题;引子中的旋律展开后,速度加快,直接进入呈示部的主部。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描述曼弗雷德的苦恼与烦闷,带出悲痛焦急的心情和惊惶失措的情绪;第二主题仍是很忧郁的情绪,同样以小提琴奏出。副部描写曼弗雷德向可怜的阿斯塔特的幽灵哀求,以及他内心的失望和无尽痛苦。副部旋律优美,刻画曼弗雷德内心的活动,层次颇为丰富,在变化复杂的情绪中结束呈示部。

展开部简洁而内容丰富,展示曼弗雷德内心痛苦的深处。主要采用副部中的旋律来发展,以多种样式展开,描写刻画曼弗雷德复杂而多变的心情;展开部的末段,随着戏剧紧张性的增加,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是曼弗雷德尽了极大努力,仍然徒劳,再流露出痛苦的感觉和沉重的心情。尾声由大管以忧郁暗淡的音色,缓缓地奏出引子中的短小旋律,并与第一和第二主题的片断组合,音响越来越弱结束全曲。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舒曼一生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各写了一首协奏曲。他这首唯一的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带有幻想曲风的浪漫优美作品,是较《曼弗雷德》序曲早三年完成的乐曲,时年三十五岁,1845年12月4日由妻子克拉拉担任独奏,在德累斯顿首演,距作品完成约半年时间。 和一般协奏曲很不同的是第一乐章,那原是舒曼三十一岁时发表的“钢琴与管弦乐演奏的幻想曲”,经过修订,再增加华采乐段及结尾而成。由于幻想曲原已相当长大,再增加篇幅就更长大了,因此舒曼续写第二乐章,便只写成一首简单的“间奏曲”。

全曲三个乐章组成,要求独奏者有高度演奏技巧,在比较自由的形式中,散发幻想曲风的内在诗情之美,以卓越的技法写出洋溢着爱之喜悦的音乐。三个乐章的创作虽然时日不同,有前有后,但整部协奏曲的整体仍贯穿着精密的单一且统一的乐想。

第一乐章﹕富于感情的快板,A小调,4/4拍子
原以“幻想曲”为题的乐曲,采用自由的奏鸣曲式作成。钢琴独奏出强有力的序奏后,双簧管唱出浪漫风格,带有抒情哀愁的第一主题,这是最重要的主题,是本乐章的骨干,和其他副题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与第一主题关联至为紧密的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奏出,但并不容易觉察,仿如只是气氛的延续,而非色彩的对比,在这两个主题之间,则插入对比优美动听的经过句。

相当于展开部的乐段,交错着戏剧般的力感,与梦幻般的情调,有时以和缓的速度奏出表情丰富的第一主题,有时则以爆发般的力度奏出强而有力的序奏乐句,有颇强的对比效果。再现部相当自由,独奏钢琴更为活跃,经过独奏钢琴奏出如诗一般的华彩乐段后,进入结尾部分,再“歌唱”出第一主题后结束此一乐章。

第二乐章﹕间奏曲,优雅的小行板,F大调,2/4拍子
散发着优美浪漫的牧歌情调的音乐,三段体结构。在弦乐与钢琴美妙的问答中开始的第一主题,主要动机从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第一主题)中的部分动机引伸而成。夹在这个主题组成的前后两段之间的中段主题,则由大提琴奏出,是流畅动人的旋律。

最后乐曲不间断地进入终章。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4/4拍子
以自由的回旋曲式写成。第一主题紧接在管弦乐序奏后,由钢琴清晰地奏出,这主题和第一乐章的基本主题,同出一源。第二主题,由弦乐和钢琴以奇特的节奏同时奏出。接着在管弦乐带领下,钢琴奏出浪漫抒情的华美乐句。在第一主题再现时,采用对位法处理,编织出一幅华丽的音画;第二主题再现后,全曲在壮丽耀目的高潮中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关于肖邦
肖邦在1810年3月1日生于邻近华沙的热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父亲原是法国人,年轻时移居波兰,参加过波兰反抗异族侵略的起义,母亲出身波兰贵族家庭。肖邦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具有高度天赋,七岁发表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公开演奏。求学期间已时常利用假期,遨游祖国各地,波兰民族的气质、大自然的美好和特有民间音乐音调,就在这段日子中深印在肖邦的心中,成为他后来远离故乡,流亡异国,维系着他的生命的泉源,亦是他的创作重要动力。

1830年11月,由于国内政治动荡,肖邦听从老师和亲友规劝,动身到国外旅行。1831年9月来到巴黎,他的音乐演奏和教课活动很快便打开局面,以卓越的钢琴艺术和特殊的气质赢得当地艺坛同行的友谊和敬重,在流亡同胞中享有很高威望,与当时在巴黎的好些音乐家、诗人、画家和小说家,都有亲密交情。1838年,肖邦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同居,在乔治·桑的文艺沙龙,还接触到更多的文艺界著名人士。不过,最让肖邦神往的,却是能够和波兰的同胞在一起,特别是为波兰著名诗人密茨凯维支弹奏,他好像置身于遥远的祖国,音乐唤起了他的生动回忆,复活了昔日生活的情景。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辞世,享年三十九岁。在古今众多音乐家中,最热爱钢琴、最了解钢琴的,莫过于肖邦了。他借着钢琴特有的语言,把他忧郁悲愤、热情幻梦的情愫,表露无遗。在他的钢琴曲中,包含一切人世间深刻的感情,悲怆的、抒情的、英雄的、戏剧的、幻想的、甜蜜的、光辉的、清纯的、伟大的。

肖邦一生从未染指交响曲或歌剧,多达两百余首的作品,几乎清一色是钢琴作品,他的作品保持着古典传统的严谨和完美,又有极其大胆的创新和发展。植根于民族艺术的土壤,真挚亲切的旋律,还有节奏、速度上的复杂多变、和声调式上的新颖独特,织体写法的细致、精美,构成特定的波兰风格。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一生仅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创作时间十分接近,都在出国前的一段时间所写,先写的是F小调(1829年),当时才十九岁;首演成功才续写E小调,时年二十岁,1833年出版,较更早完成的F小调更早出版,编号为作品11,被列为第一钢琴协奏曲;F小调1836年才出版,编入作品第21号,也就是这场音乐会演奏的,被列为第二号的钢琴协奏曲。

肖邦这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在“幸福日子里”的作品,“第二”更是肖邦创作大型交响乐的第一次尝试。两首协奏曲的钢琴声部都很美而有力,主题素材的安排也很有条理;但相对地,乐队部分却比较贫弱,以感觉细腻著称的肖邦,结构庞大的协奏曲及奏鸣曲,未能得心应手,在管弦乐技巧上,显得较为贫弱无力,与其他古典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在结构上难免见拙,但绚丽的钢琴技巧,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美感。其中,以“第一”构思较大,演奏效果亦较华丽,两首作品脆弱的管弦乐部,有许多名家加以重新配器加强。

肖邦创作这两首协奏曲时,青春焕发,天真烂漫,诚挚的心灵还未体验过忧虑与思念的苦痛。他把对比部分安排在连接部和结束部,形成大段落的、展开性的、显示华丽技巧的部分,在乐章中构成一种动力性因素。因此可以说,肖邦的快板乐章不是戏剧性的,而是抒情性的华美的诗歌。

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无“第一”的华丽色彩,但更富有浪漫幻想情趣,这与该曲的创作背景很有关系。话说1830年3月肖邦寄给密友沃伊奇夫乔斯基(Tytus S. Woyciechowski, 1808-1879)的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说话:“我很感伤,因为我发现已坠入情网。在这六个月以来,我每晚都梦见她的倩影,但我还不曾和她交谈过一言半语。在思念她的时候,我写成了协奏曲中的慢板。”

肖邦当时对声乐系的同学康斯坦莎一往情深,两人于1828年一次音乐会中邂逅,她美丽的歌声与容颜,让肖邦大为倾倒,奈何性格羞怯的肖邦,始终不敢向她表白爱意。及后,1830年10月,康斯坦莎还在送别肖邦的音乐会上独唱,但这首协奏曲并未题赠给她,题赠人是肖邦很熟恪的黛菲娜·波多卡伯爵夫人(Countess Delfina Potocka)。 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于1830年3月17日在华沙的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er)首演,肖邦亲自独奏钢琴,华沙歌剧院的总监库尔宾斯基(Karol Kurpinski)指挥。

第一乐章﹕庄严的,F小调,4/4拍子
快速豪壮的乐章。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式双呈示部结构,首次乐队呈示较简练,先由管弦乐合奏,再由弦乐奏出优美的第一主题,旋律从容悠扬,和声纯朴,焕发着青春光辉,光明和美好,意境崇高优雅,夹杂几分忧郁和青年人的浪漫感伤。接着双簧管奏出第二主题,是肖邦所写优美动听的旋律之一,再转由第一小提琴接奏,明亮宁静的抒情色调,同前一主题并无太大对比。

第一呈示部经过展开后,进入第二个呈示部,独奏钢琴登场,有较多发挥,钢琴由一小段引子引入,自由发展和丰富第一主题,饰以各种细小乐句,并带有忧郁的旋律片段,但随即接上的连接段爆发出果断、刚毅的力量,与前后两个主题明朗愉快的情绪相映成趣,呈示部的结尾段也很突出,晶莹、灿烂,充满热烈激情与勃勃生气。

随后便是以第一主题动机来展开做中心的发展部,经过长足发展,且保持愉快热烈的情调。再现部变得较呈示部更富于动力感和更激情活力,第一主题只稍露面,而结尾段的乐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还是以第一主题的动机有力地结束。

第二乐章﹕小广板,降A大调,4/4拍子
肖邦在第二乐章倾注了他对康斯坦莎的恋情,在创作这乐章时“心里不断想着她”,有人把这一乐章称为“康斯坦莎的音画像”。具有夜曲风的甜蜜的主题,含有肖邦对康斯坦莎缱绻的深情,充满着爱的憧憬与温婉的感情。

三段体结构。基本主题在弦乐组与木管乐组短小的对答引子后,由钢琴以优美纤弱的手法奏出,加以美丽的变奏,是渴望爱情的内心深情流露,旋律进行的装饰发展手法丰富多样,开阔的琶音乐句,常同音阶式进行,同音反复的颤音相交替,流畅如歌的咏唱旋律,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中段情绪出现转折,深情幻想转为热血沸腾的激情,弦乐组提供颤音背景,气氛有点神秘紧张,钢琴宣叙调式乐句,成为激越恋情的奔泻,掀起情感的高潮。高潮过后,基本主题重现,原是抒情格调,最后以开始时的对答作结。整个乐章像是一幅绮丽的音乐画像,肖邦将梦中情人康斯坦莎的神韵与丰姿,巧妙地描绘出来。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E小调,3/4拍子
肖邦早期作品深具的民族特点,在最后乐章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终章以回旋曲式写成,是一段绚丽的音乐,展现的是节日舞蹈的场面。乐章开始时,钢琴奏出步调急速的第一主题,特意标明“纯朴但极优雅”,成为整个乐章的特色。第一主题是一首圆舞曲风的美妙旋律,拥有鲜明舞蹈特点。这一主题反复陈述,带入乐队全奏,音响效果强烈,生动地拱托第二乐章主题的优雅,和接着而来的连接段三连音乐句的轻巧。

接上以玛祖卡舞曲风味的第二主题,同样直接由钢琴奏出,热情焕发的玛祖卡舞曲旋律,坚实的顿脚声呈示不同的舞姿,仿如一幅生活风俗画,与第一主题交相辉映,是一段深刻缠绵的旋律,具有浓厚的波兰地方色彩。

发展部疾速而优雅的三连音,与乐队猛烈的全奏成为最引人入胜的元素,和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样,主题的再现较呈现部更为简练,但更富动力。长段华丽的尾声由圆号的号召性独奏乐句引入,蓬勃的活力和灿烂的光辉,以欢乐情绪结束全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