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 时间:2019-05-11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880/680/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651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14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19.5.11(星期六)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指挥:夏尔·迪图瓦
钢琴:孙佳依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奥托·尼古拉(1810 – 1849)
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

弗朗茨·李斯特( 1811 – 1886)
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S.125
1.十分绵延舒缓的柔板
2.很激动的快板
3.有节制的快板
4.坚定的快板
5.进行曲风格,稍慢一点的快板
6.生气勃勃的快板

钢琴:孙佳依

—— 中 场 休 息 ——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882 – 1971)
《彼得鲁什卡》(1911版)
第一场
1.狂欢节市集
2.魔术戏法
3.俄罗斯舞曲
第二场
彼得鲁什卡的房间
第三场
1.摩尔人的房间
2.芭蕾演员之舞
3.圆舞曲
第四场
1.临近傍晚的狂欢节市集
2.奶妈之舞
3.马车夫之舞
4.假面人之舞

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
圆舞曲

导赏

欧陆经典嘉年华会
上半场德国作曲家尼古拉(1810 – 1849)将英国莎翁经典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写成歌剧的序曲,是序曲世界中的名曲;而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1811 – 1886) 在德国魏玛首演,诗意豪情兼备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则是钢琴世界中的经典。这两位作曲家几乎出生于同一年份,前者英年早逝,后者得享高寿。尼古拉尽管来头不小,今日知名度却远不及李斯特,但这两部作品同样无比动听。下半场两位作曲家相差七岁,亦生活于同一年代,选奏的两部作品都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面世的经典,原都是为贾吉列夫(Daighilev)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创作,同是无比独特的舞蹈音乐。《彼得鲁什卡》是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1911年5月在罗马完成的独特芭蕾音乐;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于1920年将旧作修改供舞团演出,却被贾吉列夫拒演的《圆舞曲》,则是一部非常“激烈”的作品,不断出现旋律,但听来仿似一直在原地打转,到最后崩解……这两部经典将重现大时代的风貌……连同上半场的乐曲,组成这套包罗欧洲众多不同国家文化的节目,便有如是一场缤纷多姿的嘉年华会。

〔上半场的音乐〕

尼古拉: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
德国作曲家尼古拉年仅三十九岁就去世,和波兰作曲家肖邦生卒同年(1810 – 1849),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他的最后作品,于1849年3月9日在柏林皇家歌剧院(Königliches Opernhaus,现时的柏林国家歌剧院)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可是只指挥了三次演出,在首演两个月后便因中风于5月11日逝世。

维也纳爱乐创办功臣
尼古拉1810年6月9日生于德国北部柯尼希斯堡(Königsberg),是位音乐神童,十七岁到了柏林深造,1833年后的八年在罗马担任风琴师,1841年成为维也纳的宫廷乐长,是当年维也纳乐坛上深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亦是创立了维也纳爱乐协会,也就是今日称雄国际乐坛的维也纳爱乐乐团(Vienna Philharmonic)其中一位创办人,1842年3月28日乐团的首场音乐会便由他执棒,为此,1992年“维也纳爱乐”庆祝建团150周年由克莱伯(Carlos Kleiber)指挥的新年音乐会中,便特别演奏了他的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2017年乐团庆祝成立175周年的节目中亦包括了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多首合唱曲,向这位创办功臣致意。

尼古拉年仅二十一岁便公演了他所写的两首交响曲,除歌剧外,还写了大量歌曲、宗教音乐和世俗合唱曲。1845年至1849年间创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前,已写有好些享有盛名的意大利喜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他第一部以德文写成的“歌唱剧”(Singspiel),这是指混有不少对白的“有歌曲的戏剧”,剧本由莫森塔尔(S.H.Mosenthal )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编写,分为三幕七场。

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故事和威尔第的歌剧《法尔斯塔夫》(Falstaff)相近。剧情是嗜酒的破落爵士胖老爷法斯塔夫,看中温莎绅士弗鲁特和莱希的钱财及他们的美貌夫人,同时向两位夫人写了内容相同的情书,但被两位夫人察觉,联手惩罚这个想入非非的酒色之徒。第一次将他装入洗衣筐与脏衣服一起倒入泰晤士河边的烂泥沟;第二次两位夫人化妆成算命婆婆将他戏弄,在弗鲁特的棍棒下仓惶逃走;第三次被两位夫人骗到森林,在化妆成仙女和精灵的人群鞭打下求饶,狼狈不堪。但亦在这时候,莱希夫人的女儿安娜,却趁机和情人结婚去了……

歌剧序曲中首屈一指
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现时仍经常在德国演出,而歌剧中的序曲,生动活泼,轻松优美,备受喜爱,更是经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的管弦乐名曲。其实,这首序曲在歌剧首演前两年的1847年已完成,并“偷步”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当年已有人认为这是古今众多歌剧序曲中首屈一指的杰作。 序曲巧妙地混合了德国歌唱剧的色彩与意大利喜歌剧的要素,交替着洋溢诗情的段落和幽默诙谐的场面。

全曲以加有序奏的奏鸣曲式写成。序奏用中庸的小行板速度,F大调,4/4拍开始,序奏曲调来自第三幕第二场温莎森林的场面中最早出现描写月夜宁静的森林的合唱曲,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曲调优美明朗,和声丰满而富于表情,使人联想到深夜森林的月色。

随后乐曲转为2/4拍,活泼的快板的主部,音乐情绪也变得轻松而活泼。主部主题(第一主题)先由双簧管和单簧管轻快奏出,小提琴独奏与之呼应,在歌剧中是妖精嬉戏的舞蹈场面的音乐。随后小提琴“歌唱”出流丽的副部主题(第二主题),呈现一个轻歌曼舞的舞会场面。然后采用乐队合奏出强而有力的结束部主题,情绪兴奋而欢快。展开部将这三个主题相继重现;最后,全曲在华丽又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李斯特: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S.125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奥登堡附近的小村雷定(Raiding),父亲是艾斯特哈齐(Esterházy)亲王的土地管员,能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等乐器,和不少音乐家都有私交。李斯特六岁学习钢琴,九岁举行演奏会即一鸣惊人,后来还获得好几位匈牙利贵族资助他前往维也纳拜车尔尼( Carl Czerny)为师,钻研琴艺。 后来到法国和英国旅行演奏,还在巴黎居住了一些时日,并和肖邦、柏辽兹、诗人海涅等过往甚密,很显然地,他们对他的在音乐上的艺术风格取向多少带来影响。

但正当李斯特在演奏舞台上光芒毕露之时,却突然从充满光彩和掌声的舞台引退,从1848年到1861年间接受了魏玛( Weimar)宫廷乐团的指挥工作,专心作曲外,有一段日子还退隐到罗马修道院,过着修士般的宗教生活,但很快又接受邀请,在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 at Budapest)从事培育钢琴人材的工作。1886年7月31日,到拜罗伊特(Bayreuth)造访瓦格纳,因病在该地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钢琴之王”与钢琴作品
李斯特在车尔尼门下习琴,少年时期就有“神童”雅号,青年时代在巴黎听过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后深受感动,立志成为“钢琴家的帕格尼尼”,此后练琴更勤,技艺猛进,遂成“钢琴之王”,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便不难见出他超凡的演奏才华。作为一位钢琴家,李斯特具有神级超人演奏技巧,将钢琴音乐的表现幅度显著地大大扩展,能使钢琴产生管弦乐般华丽灿烂的色彩效果,以最强音奏出慑人心魄的音响。

贝多芬掀起浪漫派的艺术乐风,引导到更为热情、更为个性化、更为大胆的艺术境界中,李斯特的钢琴音乐亦充分展现出这个时代的潮流,在他的钢琴音乐中澎湃着多姿多彩的表情、无比激烈的震撼力。 由他创始的交响诗手法,还运用到钢琴曲与钢琴协奏曲的写作中;那是根据单一或两个主题和众多短小动机,以自由的幻想,将曲思变化,使全曲在一个明晰的概念中,以单一乐章写作出不少独特且洋溢着幻想的作品。

李斯特虽然教育过许多门生,在钢琴音乐与钢琴演奏两方面,都为后世带来深远影响,可是他创作的钢琴与乐队作品,却少得让人大感意外,出版过的除了两首钢琴协奏曲外,只有《死之舞》《匈牙利幻想曲》,与他根据舒伯特同名歌曲改编的《流浪者之幻想曲》而已。

诗意结合英雄式幻想
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虽只有两首,都是单一乐章结构, 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一”一样,从草稿到定稿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修改过很多次,而草稿和初稿亦从未出版过(手稿仍存在魏玛的李斯特档案中)。他的“第二”于1839年开始创作,同年9月13日完成,正是他走上“钢琴之王”辉煌岁月的时代,但完成后却被搁置一旁,并未出版,1848年移居魏玛时,才将之修改,翌年5月6日订正完成,并一度改称为“交响协奏曲”;到首演前的1856年又加以补笔,首演后出版又进行局部修改,一直到1861年才修改成今日演出的定稿版。为此,现时这部作品最少有1849年、1853年、1857年,和1861年四种版本。“第二”题献给他的得意门生,首演时担任独奏的布朗萨特(H. von Bronsart, 1830-1913),首演于1857年1月7日在李斯特亲自指挥下,在魏玛宫廷剧院举行。后来在1859年,他还将这首协奏曲改编为双钢琴演奏版,以编号S.651 出版。

李斯特的“第二”流行程度不及他的“第一”,亦没有“第一”那样豪放华丽,显得沉静且更富诗意;但两者都是长时间经过不断修改才定稿的作品,为此亦同时具备了李斯特前期与后期的风格。同时,在独奏的钢琴和乐团两者的融合手法上显得更为成熟,钢琴虽仍是两首协奏曲的主奏乐器,但乐队的分量和角色较“第一”都加重了,乐团很多时会为钢琴“协奏”,但亦有倒过来由钢琴“加入”乐团一起“交响”的声音,更有为木管部的乐器独奏时“伴奏”的片段。

无疑地,李斯特的“第二”较“第一”写得较诗意和抒情,但“独立”而论,全曲其实是将诗意的抒情性,与充满英雄豪情的奋进两者结合,抒发的方式更是近乎无法控制的热情发泄,是浪漫时期时有的“特征”,但李斯特的诗意豪情结合,却非沉溺式缠绵浪漫,而是一种带有崇高的,精神上的大爱特质,将当年十九世纪“浪漫乐派”追求的“浪漫”在钢琴协奏曲中作了高层次的展现,那就不仅是李斯特超越自己的作品,在音乐史上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单一乐章的六个段落
李斯特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以一气呵成的单一乐章写成,采用一段旋律作为动机,运用这段旋律动机的各式各样可能性,以主题变形的方式发展,并统一全曲。欣赏时可将全曲分为六段来听,首段由木管奏出的简短动机主题主导着全曲发展。(亦可将第一、二段合为第一段,全曲便由五段组成)

1.十分绵延舒缓的柔板,A大调
由木管乐器柔美又带神秘地奏出全曲的基本主题,钢琴以优雅的琶音接上,弦乐和长笛伴随着予以变奏,钢琴继续变奏并增加华丽色彩。随后圆号与双簧管在钢琴的跑句伴随下,奏出新的旋律片断,钢琴以一段华彩音乐带入和乐队将主题加以变奏处理,弦乐以强而力的节奏音型伴随,逐渐变成钢琴和乐队的竞逐,巧妙地交织成带有戏剧性的音乐,最后速度不断加快,力度增强,推上高潮后,钢琴以急速下行半音阶简短乐段带入第二段。

2.很激动的快板,降D大调
独奏钢琴主导着,弦乐以强力节奏音型,伴随着钢琴奏出有强力的新主题。以强力的铜管主导的乐队,与钢琴融合在一起,将这个新主题不断展开推进,激动且富有鲜明色彩。在激情过后,最后接上钢琴的琶音华彩乐段,并轻柔地进入下一段。

3.有节制的快板,E大调
上一段那个新主题变形成为这一段的主题,以柔和的弦乐,表情十足地呈示后,低音弦乐加入,色彩变得深沉,但独奏钢琴以华丽的华彩式音乐接上,色彩便逐渐变化,到大提琴在钢琴“流水式”的琶音伴随下,独奏出富有想象性的主题,并转化成为无比优美,带有难以言传美感的动人旋律。随后双簧管将此一主题以变形方式在钢琴的拱托下奏出,仍然无比抒情,优美动听,很快由长笛接上,最后只余下钢琴,并以一段简短的华彩将这段音乐带入下一段。

4.坚定的快板,降D大调
将这首作品带入高潮,充满激情的音乐。以钢琴的强奏开始,乐队全力配合,先是大管与圆号,然后是中提琴与大提琴、小提琴,将第一段的第二主题发展,很快形成高潮,独奏钢琴的演奏中,不时插入进行曲的节奏,将音乐气氛不断加强,在经过简短的较为平静的过渡乐句后,钢琴和乐队再以不断增强的节奏和气势,将音乐带进下一段。

5.进行曲风格,稍慢一点的快板,A大调
无比强大的气势开始,类似进行曲的附点节奏音乐,以铜管为主力的乐队和钢琴相互竞逐,速度逐渐加快,气势如虹的音乐;随后接上钢琴较轻盈的华丽乐音后,钢琴和乐队中不同声部进行抒情对话,最后以独奏钢琴带有华丽感的华彩音乐将乐曲带入全曲最高潮的最后一段……

6.生气勃勃的快板,A大调
全曲篇幅最短的一段,开始是独奏钢琴和木管乐器难分难解的对话,乐队鲜明的节奏,与钢琴急速上行下行构成的进行曲般的音乐,很快便再回到上一段进行曲节奏的强大音乐中,最后由独奏钢琴与乐队全奏,不断将节奏加快,将全曲推上无比华丽灿烂,堂皇雄壮的高潮音乐中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1911版)
美籍俄罗斯现代作曲大师斯特拉文斯基,1882年6月17日生于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鲍姆(Oranienbaum),父亲是波兰人后裔,男低音歌手,母亲也有音乐气质。他九岁开始学钢琴,十岁便能以钢琴即兴创作,但大学时父母亲为他选择了法律,只是他却把精力集中去学习音乐,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配器。1905年在法律系毕业后,同时开始音乐创作。1909年创作的弦管乐幻想曲《烟火》得到俄罗斯芭蕾舞团经理兼编舞家贾吉列夫(Diaghilev)赏识,此后,开始两人多年合作,创作舞剧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逃到瑞士,1934年入法国籍,1938—1939年间,女儿、妻子和母亲相继病逝,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迁居美国。1940年9月再婚,婚后在好莱坞定居,1945年入美国籍,其后十多年间,经常出访世界各地指挥演出,1962年9月更回到阔别近半个世纪的祖国,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一系列音乐会,受到英雄式欢迎。1967年健康开始衰退,1969年迁居纽约,翌年到欧洲疗养,1971年4月6日在纽约逝世。

变色龙般的音乐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在二十世纪的音乐史中,居于大师级地位是毫无疑问之事,但他在生时,却是一位极具争论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有如变色龙一样,不断在改变,他的一生拥有一个非常辉煌的青年时期,和一个稍感衰退的晚年。现在他的早期作品普遍为人喜爱,他的三大芭蕾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无论在音乐会上,还是在芭蕾舞台上,都是大受欢迎的作品;新古典主义时期也不乏佳作,而中后期的作品,尤其是采用十二音列手法创作的音乐,虽已被人接受,但仍不为广大听众喜爱,演出机会不多。

《彼德鲁什卡》是斯特拉文斯基在第一阶段俄罗斯风格时期(1905—1919)期的作品。1910年斯特拉文斯基完成《火鸟》的创作,已开始构思舞蹈《春之祭》中的音乐,但贾吉列夫(Diaghilev)找到他看创作进度时,斯特拉文斯基却拿出了两个乐章的近乎钢琴协奏曲的曲谱,音乐取材自俄国的民间旋律,描写一个彼得鲁什卡的木偶。贾吉列夫灵机一动,便请他把音乐改为以木偶为主的芭蕾舞剧,并请来俄国艺术家和画家伯努瓦(Alexander Benois)和他合作编剧。伯努瓦对木偶剧极有研究,就这样,两人合作编写了一个一幕四场的舞剧《彼得鲁什卡》,并再度由福金(Michel Fokine) 编舞,伯努瓦亲自担任布景及服装设计。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于1910年8月动笔,1911年5月11日在罗马完成,6月13日随即在巴黎由俄罗斯芭蕾舞团(Russian Ballet)首演,蒙特(Pierre Monteux)指挥,获得极大成功。

《彼得鲁什卡》音乐特色
这部舞剧的情节颇为简单,描写俄国下层阶级的生活,他们的爱情、妒忌、痛苦和死亡。彼得鲁什卡是彼得的昵称,是俄国木偶剧中常见的一个角色,特征是鸡胸、驼背,嗓音尖厉,既显得幽默可笑,又带有悲剧色彩。故事发生在1830年代的俄国圣彼得堡,描写木偶世界中的一段三角恋爱,以讽刺人世间的现实。彼得鲁什卡是木偶戏班中的白脸小丑,爱上了戏班中脸涂脂粉的妖艳舞女,但舞女却与戏班中的身穿军服的摩尔人两情相悦,结果粗壮野蛮的黑人将可怜的小丑杀害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人间现实中,这种沉溺单恋,情陷三角的“爱情”故事仍不断发生,相近的悲剧继续在人生的舞台上出现,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音乐中表达了他的看法和立场。

音乐明显受到俄罗斯民族乐派和印象派手法的影响,但从传统的材料中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作品保持调性,斯特拉文斯基一般不直接引用俄罗斯民间音调素材,但把俄罗斯民间旋律与其个人独特的和声风格融为一体,但时有故意不解决的不协和和弦,造成和声的紧张性与独特感;狂热有如马达式的规整节奏,不时地被不对称的切分音所打断;独特音色的使用,打击乐的加强,都表现出突破传统框架的创造精神。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在这个舞剧中更成熟,不但有许多动听的旋律,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入木三分。剧情以三个木偶的恋爱悲剧为主,但演出的群众,广场上各式人等,包括卖艺者、跳舞者、耍大狗熊者,都各有性格,可以说是以俄罗斯民歌,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作曲技巧,交织出一幅人生百态,更赋与木偶生命,象征人间七情六欲。
由作曲家自己自舞剧音乐中选编成的管弦乐组曲,亦由蒙特于1914年在巴黎首演。作曲家于1946年把乐谱修订,重新配器,1947年出版,供较小型乐队演奏,出版这个版本除可作舞蹈演出,主要亦可供音乐会演奏用。但不论是哪一个版本,富有特色的旋律,强烈的节奏感和热闹的气氛,确实比《火鸟》更进一步。

绘形绘声充满戏剧性
整部舞剧《彼得鲁什卡》分为一幕四场,音乐以十五个乐章紧接组成,(音乐会演出时往往会删去最后四个乐章)。这场音乐会演奏的是1911年以庞大四管编制乐队演出的版本, 用上大量敲击乐器,两架竖琴,和担任了很重分量的钢琴。音乐生动、愉快、狂野,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故事的情节发展,充满了戏剧性色彩。

〔第一场〕
1.狂欢节市集
2.魔术戏法
3.俄罗斯舞曲
描写1830年间圣彼得堡公共广场上大斋期前忏悔节的狂欢市集。在纷乱和喧嚣中,一场木偶戏开演,戏班班主拿出三个木偶,同时吹起笛子,招来观众。让大家大为惊奇的是,随着班主的笛声,三个木偶在魔术戏法中活起来了,还从舞台上走下,在广场上跳起俄罗斯舞来。

〔第二场〕
彼得鲁什卡的房间
白脸小丑彼得鲁什卡爱恋着妖艳舞女演员,试图博取她的欢心,但舞女对他不屑一顾,彼得鲁什卡只好向班主发泄他的绝望与怒气。

〔第三场〕
1.摩尔人的房间
2.芭蕾演员之舞
3.圆舞曲
摩尔人华丽而俗气的房间,舞女和身穿军服的摩尔人调情跳舞,妒忌的彼得鲁什卡闯入,遭到摩尔人痛打。

〔第四场〕
1.临近傍晚的狂欢节市集
2.奶妈之舞
3.马车夫之舞
4.假面人之舞
回复到忏悔节狂欢市集的场面;马车夫和奶妈跳起民间舞,农夫驯养的一双熊也跳起笨拙舞蹈,参加化装舞会的人冲了进来,随后是两个吉卜赛人随着喝醉了的商人,在手风琴声中登场献舞,还有马车夫、戴上面具的假面人都相继起舞。音乐会版本的音乐在此便接上尾声,故事最后的悲剧结局便没有了。

至于用在最后的四个乐章:《摩尔人和彼得鲁什卡混战》《彼得鲁什卡之死》《警员和魔术师》和《彼得鲁什卡的双重亡魂》所描写的舞剧情节:”在这狂欢的高潮中,彼得鲁什卡从剧场冲出来,后面紧跟着摩尔人,而舞女则设法阻止他。摩尔人和彼得鲁什卡厮打起来,用弯刀砍死了彼得鲁什卡,观众群起哗然,班主捡起彼得鲁什卡,向大家展示这不是活人,只是用布片等做成的木偶。但当群众散开,班主收拾剧场时,猛抬头看见彼得鲁什卡的幽灵正在剧场上方翱翔,脸色铁青,姿态吓人,正在嘲笑和威吓班主,吓得班主扔下手中的木偶,消失在黑暗中。”便在音乐会版本中亦消失了。

拉威尔:圆舞曲
拉威尔(1875-1937)和德彪西(1862-1918)都被视为是“印象乐派”的主将,德彪西的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于1902年在巴黎上演,拉威尔深受感动,这时,两位作曲家才初次会面。

拉威尔生于接近西班牙边境、法国南方的山区小城西布勒(Ciboure)一个工程师家庭,母亲是巴斯克族血统,他的音乐亦多了一重西班牙的异国色彩,这是德彪西音乐中所没有的。

精雕细琢印象派典型
拉威尔是继德彪西后影响力最大的法国作曲家,他的音乐虽然受到印象乐派很强烈的影响,但大多具有明确的,但自由的节奏,大胆而富有色彩性的和声,清楚的曲式,但却不会因袭,典雅纤巧且优美的特性,在古典精神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他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拉威尔的创作变得更加严谨朴素,追求更明确的音乐语言,从印象派的理想,回到更古老、更纯粹的法国音乐传统,和民族民间的音乐,特别是西班牙的民间音乐中寻求新路,以及大胆引进的爵士乐元素等来丰富他的作品。

拉威尔的作曲手法比起德彪西更为细腻、精确,每颗音符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及雕琢,在音乐史上创造出不同的色彩。 他的代表作品除了这场音乐会演奏的《圆舞曲》,还有歌剧《达夫尼斯与克洛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和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等。

“没有未来”的悲观情绪
圆舞曲原是拉威尔在第一次大战前,于1906年已构思,并已写成草稿,以《维也纳》(Wien)为名的交响诗,在1919年2月再动笔改写,于1920年2月完成,同年12月在巴黎,由谢维亚(C. Chevillard)指挥拉穆勒管弦乐团(Orchestre Lamoureux)首演,但拉威尔不仅将改编后的乐曲名字改了标题,还将副标题改为“舞蹈诗”(choreographic poem),为此,这部作品便曾引起不少误解,以为这是一部舞蹈音乐。

事实上拉威尔修改这部旧作品的原意亦确是要写成芭蕾音乐,找贾吉列夫的俄罗斯舞团来演。拉威尔曾在笔记中写过这部作品的内容﹕“这首《圆舞曲》是向维也纳圆舞曲致意,维也纳圆舞曲在我心目中是与幻想和宿命的急剧转换的感觉混合在一起。”在后来出版的总谱扉页上更写有这段话﹕“透过翻滚的云彩隐约可以看到跳着圆舞曲的一双双舞伴,云层逐渐消散,还清楚看到这是挤满着跳舞人群的巨大厅堂,舞台上变得越来越明亮,放射出非常耀眼的光芒,那是1855年左右的皇家宫廷。”拉威尔虽然将作品内容年代设在第二法兰西帝国拿破伦三世执政的历史时期,但这说明只是象征性,反映的该是他所处时代的现实,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动乱,为此便有人形容这首圆舞曲是“在火山上跳舞”,还有人认为“作者不安地感受到的历史的呼吸。”确实,《圆舞曲》是一部非常“激烈”的作品,当时欧洲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投身战场的拉威尔饱受战争之苦,他采用了奥地利宫廷舞蹈圆舞曲的形式,写下对于上流阶层社会的控诉。乐曲的作曲技巧很特别,不断出现旋律,但却像停滞一样,听来仿似没有任何进展,一直在原地打转,到最后崩解,暗示大战后“没有未来”的悲观情绪。

两个部分旋律停不了
《圆舞曲》的弦乐组刻意分成多组,其他声部的旋律线亦作出了加强,乐曲在持续不变的进行时,保持着使用两架竖琴,同时,更多地以突发性的速度变化来推进,和他另一首名曲《波莱罗》相比,《圆舞曲》是一连串而不是一个“渐强”,个中的微妙对乐团来说是一个挑战。就技巧层面而言,这是相当难演奏的作品,不少乐器的特别音区难于掌握,开始时低音提琴特别深沉的音响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在《圆舞曲》中,至少有八个大调主题,不少主题表面相似,却包含着带有炫耀效果的节奏、和声与配器的微妙变化,具有惊人的活力。

乐曲既保持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典型乐句和周期性结构,实际上则是以仿如回旋曲的形式写成的交响化乐曲。全曲大致可以分成两个不间断的部分,前半部包括一个较长的引子和一连串圆舞曲旋律,是众多主题的呈示;后半部则是引子的简短再现,和前半部素材的发展,是主题的更为复杂的结合,然后进入尾声。

作品的开始部分,是在仿如“日出”般至为低频的声音中出现的巨大渐强。从乐队深处由低音提琴奏出轰隆的低频响声,阴暗、不安和颤栗的气氛,加上弱音器的颤音逐渐萌生出圆舞曲的节奏和一种期待的感觉。主题的完整在弦乐器和木管乐器轮流摇摆的音型拱托下,在大管和中提琴上反复出现。小提琴进入以新的乐句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乐队全奏出最强音响,光辉地结束这段长引子。接下七段圆舞曲旋律逐一呈示。

首先由双簧管轻声奏出第一段圆舞曲,奇妙的旋律有相当宽广的发展。第二段圆舞曲,旋律豪华,使人想起欧洲宫廷舞会的富丽堂皇色彩和优雅的气氛。第三段圆舞曲很短,只由小提琴以G弦奏出的旋律,抒情且富于表情。第四段由双簧管奏出,旋律娇美,后半部分由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英国管奏出一段震耳欲聋的,轰隆作响的节奏型喧闹音乐。第五段由木管乐器奏出半音下行乐句和持续低音的旋律,带入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的气氛,主题由大提琴和单簧管奏出,典雅优美,宫廷舞会的上流社会气派。 由大提琴和两个中提琴独奏的第六段旋律,富有魅力,后由小提琴接奏,是美女形象的音乐,其后在弦乐器的一根弦上神秘滑动,效果独特,主题反复发展,音乐越来越热情奋发。最后一段出现美女形象消失,取代的是喋喋不休的喧哗嬉笑,和竖琴滑奏混在一起,热闹非常,后半段重现开始时的朦胧背景。

前半部分结束后,进入下半部分,再没有出现新的旋律,但先前各段圆舞曲主题完全改变了原来的形貌,柔美的抒情旋律变得宏伟、高昂,不同的主题进行复杂的轮换、对置和交织,音乐的发展越来越戏剧性。引子的短小动机成为联系各个不同主题和段落的桥梁。音乐不断加快,力度起伏层出不穷。最后的尾声,乐曲开始时的主题变形反复出现三次,每次音调提升,最后十六小节狂热的高潮,是在十六小节前一个意料中的标记:“加速直至结尾”所积聚起来的强大能量的结果,最后在达到狂热化的高潮下结束全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