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抒情女高音弗莱明的这场音乐会,包罗了其本人最拿手的艺术歌曲和经典歌剧咏叹调,既能展现她动人心弦的歌声,又能让人一睹这位歌后的舞台丰采。

  • 时间:2019-11-01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880/680/480/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689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3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19.11.1(星期五)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张国勇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作品26(芬格尔山洞)

弗朗茨·舒伯特(亚历山大·施马尔茨配器)
《谁是西尔维亚》,D.891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弗朗茨·舒伯特(马克思·雷格配器)
《夜与梦》,D.827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弗朗茨·舒伯特(本杰明·布里顿配器)
《鳟鱼》,D.550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理查·施特劳斯
终幕,选自歌剧《随想曲》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 中 场 休 息 ——

朱塞佩·威尔第
歌剧《假面舞会》序曲

朱塞佩·威尔第
“杨柳,杨柳!”与“圣母颂”,选自歌剧《奥赛罗》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彼得罗·马斯卡尼
歌剧《友人弗里兹》间奏曲

保罗·托斯蒂
《理想佳人》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鲁杰罗·莱翁卡瓦洛
“穆塞塔的爱之唇”,选自《艺术家的生涯》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文森佐·德·克雷森佐
《燕归巢》
女高音:蕾妮·弗莱明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5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导赏

歌后美声 动人心弦
“阿姐级”抒情女高音歌后弗莱明的选曲,包罗了舒伯特追求层次细腻精致的艺术歌曲、理查•施特劳斯独幕对话式歌剧《随想曲》的终幕、威尔第晚年以莎翁名剧创作气派宏大的歌剧《奥赛罗》中两首经典咏叹调《杨柳,杨柳》和《圣母颂》;还有不常听到的莱翁卡瓦洛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咏叹调《穆塞塔的爱之唇》,两首意大利情歌:托斯蒂写的《 理想佳人》和克雷森佐的《燕归巢》,全都是她的绝活,是既能展现她动人心弦的歌声,又能让人得睹这位亮度一时无两的明星丰采的曲目。

〔上半场的音乐〕

门德尔松(1809-1847):《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作品26
门德尔松出生在汉堡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九岁登台表演便一举成功,十七岁已是大受欢迎的作曲家,是浪漫主义的重要巨匠。在短促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序曲《仲夏夜之梦》《赫布里底群岛》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序曲的先河。他的音乐内容通俗易懂,充满德国民间音乐气质,具有鲜明旋律性,善于采用富有表现力的手法,乐曲结构清晰完整,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乐观的情调,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能让人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力量,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艺术美的享受。

《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又名《芬格尔山洞》序曲。位于苏格兰西海岸赫布里底群岛中的斯塔法岛(Staffa)是一个长不足一哩、最宽处约半哩的小岛,海面平静时像一张轰立在五颜六色的石柱壁上的桌子。芬格尔岩洞在岛的东南角,风平浪静的日子,海水在岩洞产生旋律般的悦耳音响;当狂风翻起浪潮时,冲击岩洞发出轰然巨响,则周边可闻,因而以“音乐的岩洞”闻名于世。芬格尔岩洞的得名源自苏格兰民间传说,芬格尔是当地的英雄,儿子奥西安是弹唱诗人,在他的叙事诗中,曾以忧郁而感伤的色彩描写阴沉的大自然、黑夜、迷雾、风暴和波涛翻腾的海洋,歌颂古代的英雄美人,描述弹唱诗人,哀悼战争中阵亡的勇士等传奇故事。

1829年4月,门德尔松渡海去英国伦敦举行作品音乐会,7月与友人游览赫布里底群岛后,深有所感,引发出用音乐将此种神奇景色描绘下来的强烈愿望。门德尔松回到英国便动笔,翌年在罗马完成,并将之叫做“为一个孤寂的小岛而写的序曲”。1832年在伦敦进行修改,同年5月14日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剧院的爱乐协会音乐会上首演。这首序曲首次出版的总谱中使用的标题是《芬格尔山洞》序曲,但分谱上印的却是《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为此现今两个标题都有人采用。

巨浪掀涛声传奇生幻象
序曲以奏鸣曲式写成。以中提琴、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他当年游历芬格尔岩洞时的乐思作为第一主题开始,刻画浪花追逐着浪花,哗啦哗啦作响,撞在断岩峭壁上水花飞溅;音乐像不断的流水,一浪接一浪。以大管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题,歌唱性的旋律,绵延不断,像是在阳光照耀下起伏着的波浪,不断流动着、摇曳着;很快海面刮起大风,掀起滔天巨浪,也就像是潮涨潮落一样,翻腾着的乐音,与平静的音乐插段,互相交替,最后以汹涌的涛声结束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开始时的情景,波浪发出拍击声,在不停息的,含糊不清的声响中逐渐产生出另一些声音,仿佛是古代的传奇故事的回响,在管乐器互相呼应的乐声中发出雄赳赳的号召声。继而小提琴奏出明朗抒情的旋律,和长笛奏出幽怨的曲调,像是从远方逐渐走近的军队的步伐声,波涛的激荡变成了残酷的战斗。

英勇的争战幻象骤然消失,波浪又再翻滚着,悄悄地进入再现部,单簧管奏出柔和让人心醉第二主题,仿如是遥远往事的淡淡幻想,这种深思冥想的宁静气氛,逐渐被激情代替,主导着再现部,最后才重回到宁静的境界,在尾声中由单簧管奏出简短柔和,有如海浪的歌唱结束全曲。

舒伯特(1797-1828):艺术歌曲三首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代表性作曲家,一生虽然只活了31年,但却极多产,创作了18部歌剧、歌唱剧和戏剧配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和4首小提琴奏鸣曲,艺术歌曲更约有六百首,因而获得“歌谣之王”的美誉。

舒伯特自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作《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成他首部联篇艺术歌曲杰作,艺术歌曲的创作灵感便汹涌,当年就写下144首歌曲!10月其中一天更写了8首歌曲!不少德奥诗人,甚至英、法等国作家的诗词都为他写作艺术歌曲带来灵感。

舒伯特在世时,并未名成利就,早年在父亲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辞去教席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时靠朋友接济。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坟墓旁。不过,在逝世前已经有一百首著作出版。

舒伯特的作品的特点是旋律抒情,感情自然流露、仿如天成。所写大量艺术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既有抒情曲、叙事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甚至是带有奋斗精神的爱国歌曲。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形式充分发展,“伴奏”的钢琴非仅只是发挥“伴奏”作用,而是烘托情景和气氛,与声乐融合成一个整体,是结合歌声表达歌曲内容的重要部分,将艺术歌曲发展成为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形式。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以及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甚至瓦格纳的歌曲,都追随着舒伯特这条道路前行。

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歌词选自歌德诗作的有67首、席勒的41首。还有海涅、穆勒,甚至莎士比亚等诗人作家的作品,所选诗词内容广泛;他的艺术歌曲形式通常分为三类:分节歌、通体歌、变化分节歌。旋律大多散发着亲切、纯真、敏锐的气息,在激情中往往带点忧郁伤感;和声调性的大胆使用,追求的是一种音色和感情细腻差别的层次美感。将舒伯特以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配器由管弦乐团联同歌唱家来演出现已较多,乐队版往往仍在尽力保留原作的风格和感情细腻的韵味。

1.谁是西尔维亚,D.891
《谁是西尔维亚》(An Sylvia)是舒伯特写于1826年,于1828年出版的艺术歌曲,是他创作力处于高峰期的歌曲,在他逝世前两年,大概正在写作第九《伟大》交响曲(D.944)期间的作品。勃伦费德(Eduard von Bauernfeld)的德文翻译歌词来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戏剧《维洛那二绅士》第四幕第二场。

莎翁这部喜剧大约写于1589年和1593年间,1623年首次出版。 剧作主要透过意大利维洛那城两位绅士的故事,反映爱情和友谊的主题,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精神,散发着当年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生活的浓厚气息和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歌曲以AAB结构写成,歌曲富有能量,是对西尔维亚歌颂赞美式的歌唱。这次音乐会选唱的是现代德国钢琴家亚历山大·施马尔茨(Alexander Schmalcz)配器的版本。

2.夜与梦,D.827
《夜与梦》(Nacht und Träume )是舒伯特以在维也纳的同时代诗人科林(Matthäus von Collin, 1779-1824)的同名诗作配乐写成歌曲,英译歌词出自科普兰(Fanny S. Copeland),1825年出版时,曾错误地当作是德国诗人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 -1805)的诗作。

这次演出的是德国作曲家马克思·雷格(Max Reger, 1873-1816)配器的管弦乐团版本。全曲速度缓慢,且保持平静优雅;男,女歌唱家都会选唱,全曲气息要保持平稳,是对美好夜色与甜蜜梦境的默想、沉思与赞颂。

3.鳟鱼,D.550
《鳟鱼》(Die Forelle)是舒伯特1817年以德国诗人(亦是作曲家、管风琴家和作家)舒巴特(Christian F. D.Schubart, 1739 – 1791))的诗作入乐写成的艺术歌曲,影响极其深远,歌词描写清彻明亮的小溪中快乐可爱的鳟鱼,和冷酷无情的渔夫,把水搅混诱鱼上钩的过程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揭露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原以独唱和钢琴演出,这次演出的是很著名的管弦乐版本,由英国大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配器。

舒伯特以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件弦乐器组合写成的五乐章A大调五重奏,较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第四乐章是便采用了作曲家自己的歌曲《鳟鱼》的旋律作主题来加以变奏写成,所以又称为《鳟鱼》五重奏。

据说舒伯特常在维也纳郊外看钓鱼,对欢快的游鱼十分欣羡,当被钓上岸来时,又不胜怜悯。在这首歌曲中,他便将对光辉生命的祝福,和对悲惨死亡的哀悼倾注其中。这首歌曲带有德国民歌风格,采用“变化分节歌”方式写成,多段歌词基本上唱同一曲调,有些段落曲调有些变化。

曲式结构上,除前奏与尾声,主体由三个乐段构成,段与段之间均有间奏曲相连。第一乐段由五个乐句组成,均为四小节。第五句为补充句,后面有五小节间奏曲,第一小节与补充句的第四小节相重叠。第二乐段重复第一乐段,只是歌词不同。第三乐段是增加补充乐句的五句式结构,旋律与调式均有变化。 全曲的调性设计与歌词内容结合紧密,调性单纯稳定;歌词表现渔夫的残忍、狡诈时,调性转向主调的平行小调与不定调;当情绪转为激动与同情时,调性又回到平稳的主调。同时并以同一节奏型贯穿全曲,全曲格调一致。伴奏在每小节的强拍上,有规律地运用流动性很强的六连音型,用以表现小溪流水与鳟鱼悠然自得的景象,全曲感觉更为完美, 既俏皮又沉痛,兼具戏剧性与悠然平静。

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终幕,选自歌剧《随想曲》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 1949),在西方音乐史上早已确立是后期浪漫乐派最高峰时期的巨匠,这主要表现在他的艺术歌曲、交响诗和歌剧这三大类作品。他的歌剧作品,如果加入改作的,便共有二十二部之多。原创的十五部,大约有半数至今仍不时会在歌剧舞台上出现。

1949年6月11日施特劳斯八十五岁寿辰,正当世界各地隆重庆祝他生日的活动仍在举行时,这位巨匠在德国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境内的加尔米施(Garmisch- Partenkirchen)家中安详去世,那天是9月8日。八个月后的1950年3月13日,遗孀安娜亦病逝,享年八十八岁。

理查·施特劳斯作曲的《随想曲》(Capriccio)是独幕对话式歌剧,1942年10月28日于慕尼黑国家剧院(Nationaltheater München)首演,歌剧脚本由理查·施特劳斯与奥地利指挥家及歌剧界名人克劳斯(Clemens Krauss, 1893-1954)携手撰写。这部歌剧有一个副标题《音乐对话》(A Conversation Piece for Music),这是指这部对话式歌剧的内容,其实是透过对话方式,在“讨论”自1774年格鲁克改良歌剧,在巴黎引起很大的反响以来所引发的问题,那就是歌词与音乐都极重要,但何者最重要呢?诗人奥利维尔(Olivier)专写歌词,作曲家弗拉芒( Flamand)擅写音乐,都认为自己胜过对方,新寡的伯爵夫人玛德琳(Countess Madeleine),既富有又充满魅力,是诗人与音乐家共同追求的对象。两人在伯爵夫人面前争论不休,相持不下,玛德琳左右为难,无法决定。音乐家所写使人入迷陶醉的音乐似乎应占上风,但诗人抑扬顿挫,令人神往的诗句,又更有希望。最后,伯爵夫人只能应允翌日才作确定,孰为最佳。然而,伯爵夫人最终并没法下决心,宣布谁是胜利者;于是自18世纪以来,始终无法解决的歌剧中台词与音乐,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便只得仍然没有答案了。

歌剧《随想曲》其实还有两位“配角”,分别代表了舞蹈和戏剧,也就是说这部歌剧实际上是对歌剧艺术的探讨,如何才能将这众多的元素作出最好的配合来创作出一部歌剧作品呢?当然,将伯爵夫人玛德琳处于两位心仪的男士之间要作出选择,加入爱情的元素也就增添了戏剧性。

施特劳斯也是位多产歌曲作曲家,共写了二百多首,不少歌曲是写给女高音的;他创作的歌剧中,对女声的魅力,特别是女高音的特色都有很好的发挥。无可置疑的是,这和他的妻子安娜是位女高音大有关系;可以相信,婚姻让他对女高音的声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写起歌曲来便更得心应手了。

歌剧《随想曲》原来的设计是两个半小时的独幕歌剧,后来才有导演加上半场休息;同样地这段终幕场景的歌曲,亦有不同的版本,但这必然是女高音歌唱技艺的试金石,而且很动听;歌曲内容充分展现了女主角对音乐和诗词(亦可说对两位心仪男士)取舍的重重矛盾。这首咏叹调亦正好证明施特劳斯对女高音声音掌握的出类拔萃的才华。

〔下半场的音乐〕

威尔第(1813—1901):歌剧《假面舞会》序曲
意大利歌剧“巨人”威尔第1842年以四幕歌剧《纳布科》开始走上意大利歌剧巨人之路。《假面舞会》则是他中期创作的代表作,取自法国著名剧作家斯克里布(Eugène Scribe, 1791-1861)为奥柏(Daniel Auber, 1782—1871)所写的五幕歌剧《古斯塔夫三世,或假面舞会》(Gustave III, ou Le bal masqué)的剧本,该歌剧于1833年首演。安东尼奥‧索玛(Antonio Somma)将该五幕歌剧的台词改为意大利语,最后写成这部悲剧性的三幕歌剧《假面舞会》。歌剧内容源自十八世纪末,瑞典古斯塔夫三世遭暗杀的真实事件。但1858年在那不勒斯·卡洛剧场筹备上演时,有些意大利人却认为是表现图谋暗杀拿破仑三世的作品,便阻止上演,由此引发了威尔第与剧场之间纠纷。结果是剧名采用了副标题《假面舞会》,并把主角改为英国人,把舞台背境转到美国波士顿,才得以上演,后来也有人把故事背景移至那不勒斯。为此,这部歌剧的内容主题便成为围绕着瓦维克伯爵、波士顿官员里卡尔多(Riccardo)的爱与恨来发展的故事, 1859年2月17日在罗马的阿波罗剧场首演。1861年相继在巴黎、伦敦、纽约各地演出,是威尔第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的几部歌剧作品中唯一的成功之作。

《假面舞会》的序曲以短小曲调和很有节制性的快板速度写成,采用带有“悬念”性的短促单音开始,以第一幕的多个主题音调写成,是富有戏剧性对比的前奏曲式音乐,以男主角波士顿官员里卡尔多的爱与恨的音乐相互对照写成,其中便有象征对他怀有杀意的对手的音乐,其后接上里卡尔多在歌剧中所唱的第一首咏叹调的主题,这首咏叹调《有幸与她会面》( La rivedrà nell’estasi)是在第一幕在他自己主办的假面舞会上,与暗自爱慕着的雷纳特(Renat)夫人阿米莉娅(Amelia)相会,内心无比高兴时所唱的爱之歌。

威尔第:《杨柳,杨柳!》与《圣母颂》,选自歌剧《奥赛罗》
威尔第结束退隐生活后,于1887年和1893年分别写了歌剧《奥赛罗》(Otello)和《法斯塔夫》(Falstaff),脚本均源自莎翁剧作,《奥赛罗》也就成为威尔第首部莎剧歌剧,也是他一生所写二十八部歌剧中,两部最后作品中的一部,距离他所写的前一部歌剧《阿依达》,差不多有十六年之久,他当时已经七十四岁。

歌剧《奥赛罗》的脚本由他的早期拍档阿里戈·博伊托(Arrigo Boito, 1842-1918)以莎翁同名剧作编写,依据的是雨果(F. V. Hugo)的法文译本,及卢康尼(C.Rusconi)的意大利译本写成。《奥赛罗》的成功,对威尔第来说确是百感交集。事缘该剧的诞生,确是波折重重,按常情不可能会面世。从1879年博伊托写成《奥赛罗》草稿,到1884威尔第点头作曲,1886年底完成,且终在1887年2月5日于拉史卡拉歌剧院首演,获得重大成功,前后历时九年多!期间发生的纷争之多,更是数不胜数,威尔第声言“不写了”至少有十数次!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威尔第要求亦最多。从原著译本的版本选择,到要搬上舞台了,于服装、布景上仍有不少争论,他老人家全都要管上。

莎氏的经典剧作《奥赛罗》的内容涉及权力、名位、友情、爱情,全都是人类社会永恒常存的主题,而人性中的作假猜忌、疑心嫉妒,更是酿成无可补救的悲剧根源所在。歌剧将作为主角的非洲摩尔人奥赛罗贵族化,并强调剧中热烈的爱与恨。威尔第对剧中女主角的著名咏叹调《杨柳,杨柳!》(Salce, salce!)有份特殊感情,要求博伊托以女性的角度重写,而非莎士比亚剧中以男性为中心的英国田园诗。莎剧以精炼的文字写悲剧宿命,歌剧因音乐与歌词的结合,节奏较戏剧慢些,歌剧的分场与对话节奏都与戏剧有截然不同处理。

《奥赛罗》的故事时空是十五世纪末的塞浦路斯岛。奥赛罗是非洲摩尔人,因加入威尼斯军队屡建战功而任将军,并娶得贵族之女黛丝德莫娜。奥赛罗受命就任塞浦路斯岛总督,此时土耳其船舰来犯,奥赛罗率军迎击。黛丝为了丈夫冷酷的态度而伤心欲绝,向侍女艾美莉亚哭诉。艾美莉亚安慰她后离开;奥赛罗到来,又再质问妻子,黛丝坚称自身清白无辜,奥赛罗愤而将她勒死。艾美莉亚发现后惊呼引来众人,并当众揭穿诡计。奥赛罗方知妻子坚贞清白,悔恨之余自戕身亡,伏倒在妻子身旁,留下最后一吻。

《杨柳,杨柳!》(Salce, salce!)是第四幕黛丝寝室中所唱悲歌,亦名《杨柳颂》《杨柳之歌》(Willow Song)。幕启时的乐队引子极为动人。黛丝在寝室中,向侍女艾美莉亚倾诉,并在她的侍候下唱出这首著名的咏叹调,据说是意大利古代曲调。曲中道出一个被遗弃的女性的心声。《圣母颂》(Ave Maria, piena di grazia)则是黛丝在侍女艾美莉亚离开后,跪在床上(或圣母像前)祷告,唱出“万福马里亚,你充满圣宠”,向上天祈求。

马斯卡尼(1863—1945):歌剧《友人弗利兹》间奏曲
马斯卡尼生于意大利里窝那(Leghorn),在米兰音乐学院修习了两年,开始流浪生活,在一些小歌剧团里当过五年指挥,又在切里尼奥拉(Cerignola)城定居,教授钢琴和乐理;在结婚后十分困窘的环境中完成独幕歌剧《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1890年5月17日在罗马孔斯坦齐(Constanzi)剧院首演,一夜成名,他这部歌剧亦成为十九世纪意大利“真实主义”的歌剧代表作,亦是他至今仍常搬上舞台的歌剧;《友人弗利兹》(L’amico Fritz)则是马斯卡尼继《乡村骑士》后创作的三幕歌剧,1891年10月31日于罗马孔斯坦齐剧院(Teatro Costanzi)首演,由意大利作家沙阿顿(P. Suardon,本名Nicola Daspuro, 1853-1941))(with additions by Giovanni Targioni-Tozzetti)根据法国作家埃克曼(Émile Erckmann, 1822-1899)与沙特里昂(Pierre-Alexandre Chatrian)的同名小说改编撰写脚本。歌剧中的男主角弗利兹,是位长于富裕家庭,性格开朗慷慨的独身中年地主,与葡萄园主人打睹,会永远和两位好友一起过独身生活后,却遇上心仪的秀丽明媚的女主角的故事。

这部歌剧曾经是马斯卡尼继《乡村骑士》后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但今日除了在意大利还会上演外,演出机会及名声便远不及《乡村骑士》。不过,这首间奏曲仍不时会在音乐会中单独选奏。

这首间奏曲在第二幕和第三幕间奏响,第二幕是弗利兹以为心上人已有婚盟,不发一言便悻然离去,余下女主角陷入失望与痛苦中,正是情海起波澜之时。这首间奏曲的配器基本采用加有竖琴的双管编制,演奏时间长约四、五分钟。乐曲以强而有力的断续节奏开始,以沉着且有点缓慢的节奏推进,带点沉思及伤感,最后在力度变得较强大的高潮气氛下结束,间奏曲的音乐既富有真实感觉,保持着让观众为剧中男女主角关系变化的悬念,最后带有热切感的音乐亦预示着接下来的第三幕完美的结局。

托斯蒂(1846-1916):理想佳人
出生于意大利奥杜那(Ortona)的托斯蒂(Paolo Tosti),是一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作曲家和音乐教师,既曾获聘为后来成为意大利皇后的玛格丽塔公主(Margherita of Savoy)的音乐教师,1875年移居伦敦后,又迅即进入英伦的上流社会,并成为英国皇室家庭的歌唱教师;而他所写的歌曲在英国更大受欢迎,为他带来很高的社会声名和收益,1885年时更是英国最为人熟悉的歌曲作曲家。1894年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但直到1906年才成为英国公民,两年后并获颁爵位。

托斯蒂从未创作过歌剧,但不少歌剧歌唱家都唱过他所写的歌曲,甚至还制作成录音。他所写的歌曲既有意大利民谣那不勒斯风格的作品,而更多的是“沙龙音乐”(salon music)风格的音乐,大都具有自然优美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抒情轻快富有感情的音乐,《理想佳人》(Ideale)可说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

《理想佳人》是托斯蒂于1882年创作的歌曲,意大利文歌词由埃里科( Carmelo Errico, 1848-1892)所写,至于英文歌词则由蒂洛森(Edith Tillotson)和莫尔德(J. Wrey Mould)所写,可采用A大调或 G 大调演唱,原为钢琴伴奏所写的女高音独唱曲,亦有男高音选唱,长约三、四分钟,现时除钢琴伴奏外,还有各种乐器版本,从不同的键盘乐器、五件木管,到管弦乐团都有,是一首旋律优美抒情的情歌,以绚烂的彩虹,黑夜中的银色光芒,和寂寞房中的芬芳花丛来赞美心中的情人。

莱翁卡瓦洛:穆塞塔的爱之唇,选自《艺术家的生涯》
普契尼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巴黎一群潦倒的文化人、艺术家为题材创作的《艺术家的生涯》( La Bohème),成为“真实主义”至为成功的歌剧经典作。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的音乐写于《曼侬》上演(1893年2月)之后,具体时间不详。从首演日期推算,可能是1895年秋季前完成。然而当时作曲家莱翁卡瓦洛已采用同一素材,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同名歌剧;普契尼随后也以同一素材写成这部歌剧,但却抢先发表,莱翁卡瓦洛对此极为不满,两人因此绝交。

莱翁卡瓦洛的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于1897年5月6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Teatro la Fenice)首演,尽管演出成功获得好评,有评论人更认为这部歌剧的艺术成就高于《丑角》,但这部作品始终无法打出市场;后来作曲家一度将该歌剧修改,并易名为《咪咪》(Mimì Pinson),但同样不久就寂静无闻了。

两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的故事素材,都取自法国诗人米尔热(Henry Murger)所作自传式同名小说,小说中的“波希米亚人”,是指那些放荡不羁的诗人、画家、艺术家、文艺青年,莱翁卡瓦洛的歌剧由自己写脚本,歌词是意大利语,背景则在巴黎。《穆塞塔的爱之唇》是第一幕在拉丁区广场梦梅咖啡馆中这群“波希米亚人”的聚会,咪咪歌唱赞美她的同伴穆塞塔的咏叹调。

克雷森佐(1915-1987):燕归巢
于1915年情人节在意大利那不勒斯(Napoli)出生的克雷森佐( Vincenzo de Crescenzo),是意大利二十世纪的诗人,亦是音乐家,他在1987 年 7 月 2 日于意大利莫亚诺 (Moiano)逝世前,不仅以他创作的大量那不勒斯歌曲享负盛名,更参与创立唱片公司,创办那不勒斯音乐节,将他的歌曲和爵士音乐、戏剧、舞蹈、电影,以及传统的民间戏剧结合表演,活跃于艺术圈内各个层面的社会名人。

《燕归巢》这首动人的浪漫曲 (romance ),是克雷森佐最为流行的其中一首歌曲,写于1926,歌词为诗人西卡(L. Sica)所写,借着燕子的归来,吐露失去爱情的复杂心情,痛苦中仍有期待。这首那不勒斯风格的歌曲,意大利文的歌词,但更接近是后期浪漫派的歌剧咏叹调,对歌唱家的技艺有很高的要求,包括高音域的挑战,出色的气息控制、高度的集中力……歌曲以平静轻巧的气氛开始,及后情绪变得激动,并爆发出热情,可说是一首能让歌唱家发挥歌唱才华,能让台上台下都会感到满足的歌曲;但这首歌曲更独特之处是有不少空间可让歌唱家去变化发挥,为此,不少演唱歌剧的男、女歌唱家,都会选唱这首歌曲,而且会有各种不同的演绎方式,便出现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各按自己的条件作出不同的改编来演唱。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