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以歌剧王国意大利的经典歌剧中的著名咏叹调为节目骨干,再配上约翰·施特劳斯充分发挥迷人花腔技巧的《春之声》圆舞曲,在斯洛伐克传奇花腔女高音格鲁贝洛娃的专场音乐会中,能让人感受到伟大的声乐艺术和变化多端的丰盛人生。

  • 时间:2019-10-13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880/680/480/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676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2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19.10.13(星期日)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彼得·瓦伦托维克
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盖塔诺·多尼采蒂
“四周是多么寂静”,选自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
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焦阿基诺·罗西尼
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焦阿基诺·罗西尼
“我听到一缕歌声”,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约翰·施特劳斯
轻歌剧《蝙蝠》序曲

约翰·施特劳斯
《春之声》圆舞曲
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 中 场 休 息 ——

盖塔诺·多尼采蒂
“我心灵的光芒”,选自歌剧《夏莫尼的琳达》
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彼得罗·马斯卡尼
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

温琴佐·贝利尼
“如果容许为我立碑,那么不必献花”,选自《腾达的贝亚特里切》
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朱塞佩·威尔第
歌剧《纳布科》序曲

朱塞佩·威尔第
“真奇妙”,选自歌剧《茶花女》
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3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导赏

伟大歌声 丰盛人生
斯洛伐克传奇花腔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的专场音乐会,以歌剧王国意大利的经典歌剧中的著名咏叹调为节目骨干,再配上约翰·施特劳斯充分发挥迷人花腔技巧的《春之声》圆舞曲,当能让人再度感受得到气势如虹感觉的伟大歌唱艺术。在这套节目中的每一部歌剧的故事背景,所呈现的年代尽管会有不同,仿如是人生百态的万花筒,但几乎全部都与爱情故事相关,特别是歌后选唱的歌曲,都可以说是不同内容、情感的“情歌”;也就是说,大家当可在歌后的伟大歌声,和在这些音乐中能体会得到,变化多端的丰盛人生。

〔上半场的音乐〕

多尼采蒂:四周是多么寂静(选自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
《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是意大利歌剧“三巨头”之一的多尼采蒂(1797-1848)(另两位是罗西尼及贝里尼)创作的三幕歌剧。是卡玛拉诺(Salvatore Cammarano)根据沃尔特·斯科特 (Walter Scott)的小说《拉美莫尔的新娘》写成,1835年9月26日在那波利圣卡罗剧院 (Teatro di San Carlo)首演, 是多尼采蒂一生所写七十多部歌剧中最为著名的其中几部,亦是将他推上歌剧殿堂的重要作品。

《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是发生于1700年左右在苏格兰的故事。 露契亚哥哥享利,为避免破产及摆脱政治危机,安排她下嫁贵族阿瑟,但露契亚同埃德加瞒着大家相爱,奈何两个家族却有世仇。其后享利得知,捏造假信给露契亚看,证明埃德加移情别恋。露契亚在哥哥的压逼下,又被骗以为被埃德加遗弃,伤心欲绝,无奈答应嫁给阿瑟。但她刚在婚约上签字后,埃德加却忽然出现,从法国赶回来,要求同露契亚结婚,然而一切已经太迟了…… 最后这亦变成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

这首露契亚的咏叹调《四周是多么寂静》,是这部“编码歌剧”第三号的宣叙调与谣唱曲,在第一幕露契亚与侍女爱丽丝悄悄从城中出来,于拉美穆尔城堡附近的树林中,露契亚给爱丽丝讲述泉水的故事。她正沉醉在爱情中,唱起这首温柔的抒情小曲,倾诉对埃德加的思慕之情,“他是我白日的光明,是我的慰籍……”曲中虽不乏华丽色彩,旋律仍是带有梦幻感和憧憬性,且带点欢快的情绪,忧郁沉闷气息听起来并不明显,那是技巧上的漂亮效果表现。这其实是露契亚借着唱出泉水的故事后,亦说出她内心的感伤与忧虑。这首谣唱曲唱完,埃德加便骑着马走过来和她相会。

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歌剧《威廉·退尔》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1792-1868)的四幕歌剧,原由剧作家朱伊根据德国伟大诗人和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剧作改写成歌剧脚本,罗西尼觉得脚本规模过于庞大,请年轻诗人比斯(Hippolyte Bis)、剧作家茹伊(Étienne de Jouy)等人作了修改,再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完成歌剧创作,1829年8月3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故事以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反抗奥地利暴政为题材,剧中主角是居住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森林中的爱国神射手威廉·退尔,善良正直,不畏强暴,反抗奥地利总督虐政。

1824年罗西尼在法国巴黎定居,致力创作法国歌剧,并为在法国舞台的演出改编了他在意大利时所写的部分早期作品,《威廉·退尔》便是他用法文歌词和法国大歌剧的风格创作的第三十八部歌剧,也是最后一部歌剧。他写这部歌剧时只有三十七岁,然自此活了差不多四十年,却再也没有写过歌剧,何故会如此,至今仍是一个谜!该歌剧虽已压缩,但演出时间仍然过长,加上歌词写得不好,便很少演出,但对歌剧艺术发展影响却很大,在这部歌剧中,罗西尼创造出英雄浪漫主义的新典范,发挥了他的爱国热情。同时,序曲流行全球,至今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热门曲目。

序曲的构思,原打算依照惯用的一些原则来创作,但罗西尼却把这首序曲的形式扩大为一部含有四个“乐章”的“交响曲”,以简练的手法概括整个剧情,由四个标题性的段落组成,有如交响组曲,旋律优美,节奏活泼,充满戏剧性对比。最后脍炙人口的进行曲原是罗西尼为威尼斯一个军乐队所写的快步进行曲,引用在序曲中以渐强奏造成序曲的高潮,该段进行曲常常会抽出来独立演出。

第一部分《黎明》,以一把大提琴独奏开始描写瑞士阿尔卑斯山黎明的恬静景色。黎明主题富有诗意,描绘威廉·退尔安宁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群山环峙的山国,甘美的清泉从茂密的森林穿过衬托着终年积雪的皑皑山峰,好一幅秀丽恬静的图画。该主题亦暗示了青年阿诺尔德对总督妹妹玛蒂尔德的爱情。最后从远处传来的雷声带入第二部分《暴风雨》,从暴风雨前的寂静,天空乌云密布,可怖的寂静,群鸟竞相逃避风雨到暴风雨主题出现,大钹模仿电闪,大鼓模仿雷鸣,强烈粗暴的铜管和如疾风般的弦乐,描绘出一场艰苦搏斗。最后鸟鸣重现,暴风雨过去了,模仿的鸟鸣声音再度出现。挣脱了比风暴凶恶百倍的暴君魔掌。

第三部分《牧歌》,以英国管奏出牧歌风的主题旋律,暴风雨过后的清新田园景色,阿尔卑斯山在暴风雨过后又恢复原来的恬静。间隙传出三角铁轻微的响声,一派和平幽静的田园景色,充满着安详静谧的气氛,代表着即将降临的和平。第四部分《凯歌》以号角引子开始,小号合奏响起充满光和热的进行曲,是号召进军的军号声,在定音鼓的节奏配合下,全奏出奔马式胜利主题。强弱对比着进行,音乐充满热情和英勇刚毅的特性。曲调节奏华丽,富有英雄气概。在奔马式胜利主题反复后,弦乐奏出柔和起伏流动的抒情旋律,双簧管、大管与圆号奏出抒情抒展美妙的木管三重奏。在胜利主题多番出现后,乐队全奏,以强大力度的进行曲节奏,全速一气呵成地奔到全曲终结,洋溢着兴奋和快乐的尾声结束全曲。

罗西尼:我听到一缕歌声(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罗西尼作曲的两幕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喜歌剧的登峰造极之作。 由斯泰尔比尼(Cesare Sterbini)根据博马舍(Pierre Beaumarchais)的法文喜剧剧本写成歌剧脚本,1816年2月20日在罗马阿根廷(Teatro Argentina)剧院首演。

歌剧故事背景是十七世纪的西班牙塞维利亚,这可以说是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的“前传”,都是根据法国戏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作成,莫扎特写的是第二部曲,罗西尼则写第一部曲,故事的内容便在费加罗的婚礼之前。

故事开始是 西班牙贵族阿尔玛维瓦伯爵追求巴尔托洛医生监护下的罗西娜,与他的仆人和一队琴师来到了罗西娜的窗下,唱起柔美的小夜曲。 作为监护人的巴尔托洛医生看见罗西娜既美丽又有钱,便想把她娶做妻子,对她看管十分严厉。但罗西娜接受了伯爵的爱意,偷偷从阳台丢下一封信给阿尔玛维瓦,信里表示了她的热情,并询问伯爵的名字。

这首谣唱曲般的咏叹调是这部“编码歌剧”编码第七号的歌曲,是第二场罗西娜独自一人在巴尔托洛家中,拿着一封信在沉思,美好的憧憬和不安的心情在她内心中纠缠在一起,面容亦失掉了美丽光彩。这首著名的咏叹调以强有力的前奏开始,罗西娜以丰富的表情,深情地唱出因刚才听到的歌声而激起对林多罗(伯爵的化名)苦闷的爱慕之情。其后,乐曲由行板三拍子改变为中板的四拍子,以坚定的决心唱出她的心声,沉醉地、兴奋地将歌曲推上高潮,充分发挥花腔女高音的技巧。

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序曲
《蝙蝠》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所写的三幕轻歌剧,1873年岁暮只花了六个星期的时间写成,德文脚本由卡尔·哈夫纳(Karl Haffner)与理查·盖内(Richard Genée)所作。1874年4月5日在维也纳的维也纳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首演。

歌剧故事背景是19世纪末的奥地利 ,法院公证人法尔克医生,与子爵艾森斯坦是老朋友,均喜欢跳舞。某夜,两人打扮成蝙蝠,参加朋友的假面舞会,归途法尔克医生醉酒沉睡,艾森斯坦将他从马车拉到街道上过夜,翌日早晨,大家围观仍醉倒睡在街头上的蝙蝠打扮的医生,一时成为城中人人取笑的话题。在这部轻歌剧中叙述的便是法尔克医生决心进行的报复,用戏谑的手段,使艾森斯坦在公共场所中,被捉弄摆布,狼狈不堪,还下在狱中。是一个胡闹喜剧的故事。

《蝙蝠》的序曲是经常被安排在音乐会中单独演奏的乐曲。曲中采用歌剧中优美可亲的旋律组合而成,将各种不同性质乐曲连串为一体的“混成曲”的典型。

序曲以A大调活泼的快板开始,先由管弦乐全奏出强而有力、精力充沛的旋律开始,转为小快板后,双簧管奏出温和轻柔的旋律后,再现开始时的片段旋律,然后以慢板接上第二幕的终曲,在敲响第二幕结束时出现的六点钟的钟声后,乐曲进入稍快板,奏出源自第三幕的三重唱音型组成的新旋律。转入D大调,小提琴以稍慢速度奏出第三幕终曲的伴奏音型,并变成圆舞曲速度后,出现施特劳斯最拿手的几段圆舞曲,包括第二幕终曲舞蹈场面中的圆舞曲,和用合唱形式演唱的圆舞曲,演奏起来十分华丽,随后用快速的波尔卡式旋律将这部分结束;然后,速度变慢转入行板,并转为E小调,由双簧管独奏出第一幕第四段的三重唱中子爵夫人罗莎琳达的忧伤的旋律,音调亦变得忧伤,气氛沉静。但很快地,乐曲进入很快的中板,以弦乐为中心奏出波尔卡式的旋律,曲中还使用了匈牙利的查尔达什舞曲的节奏,形成美妙的对比。其后,前面出现过的旋律,变化再现,圆舞曲亦被装饰得更加华丽,采用中庸的快板,增添热闹气氛,尾声更是活泼,将乐曲逐渐推展,更为华丽精美,最后在辉煌灿烂兴高采烈的情绪中将全曲结束。

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是约翰·施特劳斯1882年为女高音独唱及管弦乐团创作的声乐曲,作品编号410,歌词是于奥地利出生的普鲁士剧作家兼作曲家盖内(Richard Genée, 1823–1895)所写。这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是约翰·施特劳斯从当年维也纳宫廷歌剧院(Vienna Court Opera)的著名花腔女高音比安基(Bianca Bianchi是艺名,本名Bertha Schwarz)获得灵感创作的作品。该作品题献给钢琴家及作曲家格鲁菲德(Alfred Grünfeld),由比安基于维也纳剧院以约瑟夫(Franz Joseph)皇帝及皇后命名的基金筹款音乐会上首演,演出并未获得注视,到1886年约翰·施特劳斯带同这首作品到俄罗斯巡演时才大受欢迎。其后作曲家将之改编为钢琴伴奏版,而格鲁菲德亦将之编成钢琴独奏曲,同时,至今流行演奏的还有约翰·施特劳斯编写只用乐队演奏的版本。当然,直到今日,这仍是一流花腔女高音钟爱的歌曲。

由于这首歌曲很动听,后来甚至会加插在约翰·施特劳斯较早时所写的轻歌剧《蝙蝠》第二幕舞会中演唱以增添色彩。1938年美国美高梅影片公司摄制,以约翰·施特劳斯生平故事“创作”出来的音乐传记电影《圆舞曲大王》(The Great Waltz, 香港中译为《翠堤春晓》),电影情节中融入不少约翰·施特劳斯的著名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更成为和约翰·施特劳斯的爱情有关的“情歌”。

《春之声》圆舞曲并未袭用维也纳圆舞曲的形态,而是用变形的回旋曲式作成,直接以强有力的和弦,流泻般轻摇的旋律开始,并没有圆舞曲常见的缓慢序奏。乐队的伴奏以弦乐为中心,拱托着歌唱家的歌声描绘出春日山野中交相啼鸣的鸟声,以及少男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及相互倾诉的甜言蜜语。水声潺潺般的回旋主题,在多次反复之间,还穿插着四段优美的副题旋律,并逐渐在高涨的情绪下,歌唱出百花争艳、春光明媚、快乐欢欣的高潮。最后回旋主题回想般地再现,全曲亦在爽朗利落的歌声中结束。可以说是一首人人喜爱的,洋溢着明朗愉快、青春纯情的圆舞曲歌曲。

〔下半场的音乐〕

多尼采蒂:我心灵的光芒(选自歌剧《夏莫尼的琳达》)
《夏莫尼的琳达 》是多尼采蒂作曲 ,罗西( Gaetano Rossi)写作脚本的三幕歌剧, 1842年5月19日在维也宫廷剧院(Kärntnertortheater)首演。 歌剧故事背景是1760年路易十五王朝,发生于法国夏莫尼(Chamonix)与巴黎的故事。 第一幕《离别》,第二幕《巴黎》,第三幕《还乡》,故事情节颇为朴素单纯,穷苦村民安东尼奥和玛莎的女儿琳达,深深爱着认识不久的查理。查理是位贵族子爵,但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只说是位画家。

歌剧第一幕在夏莫尼的农村中,安东尼奥和玛莎这对生活在贫穷中的夫妇,面对着田产将要被侯爵霸占而发愁,侯爵来到,这对老夫妇盼望侯爵可帮助他们。在各人退去后,琳达独自上场,唱出这首咏叹调《我心灵的光芒》,内容是对情人画家查理的思念,感情纯真直接。这对情侣的故事发展总是好事多磨,原来侯爵是查理的伯父,看上了琳达,还要挟逼她当他的情妇;另一方面,查理双亲又反对两人的婚事,侯爵更将琳达双亲驱逐出村,还沦落为乞丐,当然故事发展,查理双亲回心转意,最后大团圆结局。

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
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 1863—1945) 生于意大利里窝那(Leghorn),在米兰音乐学院修习了两年,开始流浪生活,在一些小歌剧团里当过五年指挥,又在切里尼奥拉(Cerignola)城定居,教授钢琴和乐理;在结婚后十分困窘的环境中完成独幕歌剧《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还获得了奖。1890年5月17日在罗马孔斯坦齐(Constanzi)剧院首演。演出不久,剧院中只坐了一半的观众已经情绪高涨,几乎是歇斯底里的状态,马斯卡尼亦一夜成名,还掀起“马斯卡尼热”。他这部歌剧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文艺界“真实主义”运动下的产品,是他联同填词人塔尔乔尼-托泽蒂(Giovanni Targioni-Tozzetti)及奎多·梅纳希(Guido Menasci)将西西里岛真实主义代表作家韦尔加(Giovanni Verga)的同名小说及戏剧改编而成的歌剧。真实主义歌剧的故事背景远离大城市社会,都是社会基层人物,内容都是日常的生活,剧情总是围绕着情孽纠纷,亦往往在暴力中结束。

《乡村骑士》情节紧凑而悲惨,歌词和音乐结合得非常协调,到了天衣无缝地步。 剧中女主角桑图扎告诉阿菲奥他的妻子不忠,和图里杜勾搭上了。两人离开后,广场空下来,但剧情却继续在管弦乐中进行,这时乐队便奏起这首著名的间奏曲(intermezzo),用了四十八小节的音乐来回顾剧情过去的发展,也预示着迫在眉睫,将要出现的悲剧,但完全没有重复引用已用过的主要动机,精炼而响亮的旋律带出了富有戏剧性的效果和色彩,极为动人,让人一听难忘,为此,这首间奏曲亦经常被用在电影中作配乐。

美国音乐学家克雷比尔(Henry Edward Krehbiel, 1854-1923)在其所著《第二册歌剧故事》(A second book of operas, 1917)一书中,记述了他在维也纳观赏根据这部歌剧改编的滑稽戏(Burlesque)的情景,戏中改用民间的手摇风琴来演奏这首间奏曲,以特别的音色来逗人发噱。在演奏该曲前,观众一直在笑笑闹闹,但当手摇风琴奏出这首间奏曲开始几个音符,全场便突然安静下来,人人全神贯注听着,曲子刚奏完,就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可见该曲独特的魅力!

贝利尼:如果容许为我立碑,那么不必献花(选自《腾达的贝亚特里切》)
《腾达的贝亚特里切》是贝里尼创作的两幕抒情歌剧,歌剧脚本由罗马尼(Felice Romani)采用福雷斯(Carlo Tedaldi Fores)的同名剧作写成,1833年3月16日于威尼斯凤凰剧院(Teatro La Fenice)首演,是贝里尼在世时唯一出版过总谱的歌剧。

歌剧故事发生在公元1418年的比纳斯科(Binasco)的城堡。城堡主米兰公爵菲利波(Filippo) 与美丽的贝亚特里切结婚了,但她爱的却是她旧日恋人奥隆贝洛(Orombello) ,而安妮瑟(Agnese)多年来一直执着地单恋着奥隆贝洛。公爵菲利波后来厌倦了贝亚特里切,却看上了安妮瑟。 在这个四角恋爱的矛盾下,奥隆贝洛与贝亚特里切及一批追随者联合起来反对公爵菲利波的暴政,而安妮瑟由于得不到奥隆贝洛的爱情,在强烈的妒恨下,愤而进行报复,把这对恋人出卖给公爵菲利波。后来安妮瑟万分后悔,恳求公爵菲利波赦免两人的死罪,但公爵断然拒绝,下令实时行刑 。《如果容许为我立碑,那么不必献花》是贝亚特里切面对死亡时所唱的“临终之言”的咏叹调,是这部歌剧中最后一首歌曲。

威尔第:歌剧《纳布科》序曲
意大利歌剧“巨人”威尔第(1813—1901)的处女作歌剧《奥贝尔托》(Oberto)于1839年在米兰首演即备受瞩目,三年后的1842年3月9日,他的四幕歌剧《纳布科》在米兰斯卡拉剧院(Teatro alla Scala )首演,大为轰动,自此成为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走上意大利歌剧“巨人”之路。《纳布科》的诞生和成功,与当时意大利正处于要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中有关,当时威尔第采用意大利人熟悉的歌剧艺术,把老百姓争取民族独立的呼声充分表达出来,为此,这部歌剧亦为他赢来“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的称号。

歌剧《纳布科》的意大利文脚本是索莱拉(Temistocle Solera) 根据布尔乔斯(Anicet-Bourgeois)与科努(Francis Cornu)的同名戏剧改编撰写,故事情节源于《圣经》,背景是公元前600年发生在巴比伦和耶路撒冷的故事。巴比伦国王纳布科率军打败希伯来人,兵临耶路撒冷城下。当时祭司长撒迦利亚俘虏了纳布科的女儿费奈娜,而耶路撒冷国王的侄儿伊斯梅尔爱上这位美丽公主,想救她逃出险境;其后纳布科的女奴阿碧嘉乐篡权夺位,当上女王,并进行残酷镇压,幸好纳布科及时赶回,阿碧嘉乐自杀,临终前请求纳布科让伊斯梅尔与公主成婚。

威尔第支持意大利当时的独立运动,歌剧《纳布科》中便带有暗示这个运动的情节。歌剧的序曲以沉着缓慢带着伤感色彩的和弦,与爆发性带有强大活力的节奏音乐交替出现,营造出大时代的气氛,但很快便奏出歌剧中第三幕第二场终场前犹太奴隶齐集于河岸高唱渴望重返家园的著名大合唱《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的旋律,音乐亦变得充满力量,随后速度并加快,最后以有力节奏的和弦结束全曲。序曲中所用的著名合唱曲《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一直都有人建议采用作为意大利的国歌。

威尔第:真奇妙(选自歌剧《茶花女》)
三幕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另一部传世歌剧作品,脚本是意大利诗人皮亚韦(F.M.Piave)根据法国大文豪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 1824-1895)的同名戏剧写成,据说全部费时仅四星期便完成,首演在1853年3月6日威尼斯凤凰剧院,演出彻底失败!原因之一是选用了不当的歌手,特别是演唱薇奥莉塔的女高音长得过胖,无比健硕,扮演因患肺病瘦弱而死去的女主角,最后还因肺结核死去时,台下哄笑不断,悲剧变成闹剧,《茶花女》的首演也就成为歌剧史上著名的“失败悲剧”了。

《茶花女》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巴黎著名交际花薇奥莉塔洗净铅华,和世家青年阿弗列德避居城郊,奈何好事多磨,青年老父从中阻挠,结果是交际花“知难而退”,世家青年却难以忘情,愤怒女的薄幸,最终闹成悲剧,结果是世家青年觉悟回转之时,亦正是交际花被肺结核病折磨弥留之际。今日看来,情节未免有点过时兼老土,但仍能动人肺腑,全是因为剧中动听的音乐一首接一首出现……这首《真奇妙》的咏叹调便是其中一首无比动听动人的歌曲。那是在第一幕薇奥莉塔和阿弗列德邂逅,两人高歌爱情二重唱《一个幸福的日子》(Un di felice eterea)后,宾客与阿弗列德都走了,薇奥莉塔沉溺在遐想中,阿弗列德的深情话语仍萦绕未散,内心第一次受到感动,唱出这首动人的咏叹调《真奇妙》。接着复唱着阿弗列德刚才对她唱过的句子,忽然如梦方醒从美好的回忆陶醉中回到悲凉的现实,像她那样的女子难以希望长久的爱情呀。在一连串华丽花腔装饰音符唱出最后几个字,然后带入咏叹调的下一段辉煌的快板,任性地唱起:“真荒唐……我要永远嬉游在欢乐之中.……”,“不顾一切寻欢作乐,什么也不去想”。花腔一直上行到降D音……(歌剧演出时传来阿弗列德的歌声,在他的歌声感染下,薇奥莉塔重新唱起狂热的歌曲。当阿弗列德继续唱他的爱情赞歌时,薇奥莉塔的花腔围绕着他的曲调愈唱愈辉煌。她最后下定决心,永远追求欢乐,结束第一幕)。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