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多番精彩救场,而名声更响的拉脱维亚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安德里斯•波嘉,和经历人生起伏,仍活跃于国际乐坛的台湾钢琴家刘孟捷,带来两位德奥音乐巨匠的经典名曲。勃拉姆斯从内省悲怆,发展到壮丽热情的第四交响曲,和贝多芬热情横溢、充满柔和浪漫音调的第四钢琴协奏曲,是完美的音乐会组合!

  • 时间:2015-12-18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VIP280/180/120/80
曲目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58号
1.有节制的快板
2.活泼的行板
3.回旋曲(活板)

钢 琴:刘孟捷

—— 休 息 ——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e小调第四交响曲,作品98号
1.不太快的快板
2.有节制的行板
3.嬉戏的快板
4.有力的快板并激情地

导赏

德奥巨匠经典名曲

贝多芬与勃拉姆斯连同他们的前辈巴赫,被称为是德国乐坛“三B”(Bach,Beethoven及Brahms),是德奥音乐史上的三位音乐巨匠。勃拉姆斯视贝多芬为难以超越的偶像,更视他的九首交响曲是难以逾越的音乐大山,由此产生的庞大压力,便几乎让他难以完成其后有人将之称为是“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第一首交响曲。幸好此一心理关口克服后,随后九年间再写下三首名列乐史的交响曲,包括今晚下半场演奏的从内省悲怆,发展到壮丽热情的第四交响曲。而上半场选奏的则是贝多芬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上开始走上高峰,热情横溢,充满柔和浪漫音调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两首“第四”的经典乐曲同场演出,确是完美组合!

上半场的音乐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1770年12月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去世,震动维也纳,有两万人为他的最后一程送行。贝多芬于1792年随海顿前往维也纳学习并定居维也纳,从事演奏、教学与创作,即以钢琴演奏家登上乐坛。1792年到1802年间,是其钢琴演奏活动的全盛期,到1803年耳聋加剧,钢琴演奏家的活动才日渐减退。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全由自己演奏首演。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不多,学生中的车尔尼(K. Czerny, 1791—1857)在钢琴教学法的教材上的钻研,对后世产生颇大影响。

贝多芬越过1800年的关口后,从第三钢琴协奏曲起,头一次注入强烈的个性和奔放的手法,此后随着第四钢琴协奏曲,和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诞生,登上了他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高峰。这三首钢琴协奏曲不仅发挥了独奏乐器更灿烂的技巧,管弦乐的均衡也有显著的改变,担当独奏的钢琴,往往能发挥当年最大的表现力。但尽管如此,独奏的钢琴并非唯我独尊,高高在上,而是和具有交响乐效果的管弦乐部分相互结合,浑然成为一体,这和当年管弦乐团在协奏曲中只是担任伴奏的效果便很不一样了。可以说,到了贝多芬手里,特别是第四钢琴协奏曲开始,协奏曲便明显地具有交响化的表现力。

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 在1805—1806年间写成,1807年3月先行在洛布科维兹王子(Prince Franz Joseph von Lobkowitz)家中的私人音乐会中试奏,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安迪恩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首演,由贝多芬担任独奏,这亦是他以独奏家身份上台的最后一次,当晚音乐会的曲目还有《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然而,“第四”首演后便再没有演出纪录,到后来门德尔松“发现”这部作品,才再将之搬上舞台,那已是贝多芬逝世后的事了。

贝多芬前三首钢琴协奏曲还留着古典协奏曲作风,这首G大调才第一次显示出贝多芬的独特个性,具有浪漫风格倾向,全曲颇为明亮华丽,且富于抒情性,是一首温和、安详而优美,热情横溢的抒情作品;风格清新,构思完美,充满柔和浪漫音调,钢琴声部由纤细而深刻的歌唱性旋律构成。 独奏钢琴外,乐队编制包括长笛一支,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及小号各二支,还有定音鼓及弦乐五部。

这首钢琴协奏曲虽以传统的三个乐章构成,但仍着意挣脱传统羁绊,并未按照旧传统主题由管弦乐提示后,才由钢琴反复,而是乐曲开始就由钢琴奏出。同时第二乐章又借着最后一个音的延长,不停地进入终章。

第一乐章:有节制的快板,G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此一乐章的配器舍去小号和定音鼓,避开激动热情与夸张的戏剧性,独奏钢琴荡漾着浓厚幻想诗情,弱奏效果极为美妙,结构基本仍遵循协奏曲的奏鸣曲式。乐曲开始,由钢琴奏出第一主题的主要动机,再由管弦乐呈示出完整的主题。随后以钢琴为中心展开,钢琴轻快三连音乐句,使色彩有所变化,然后钢琴转入更富即兴式的发展;在钢琴奏出富有表情的连接段后,音乐越来越激昂,小提琴奏出第二主题优美的第一支旋律,这支旋律由双簧管复奏;第二主题第二支旋律带有田园风味,由弦乐器奏出,音调柔婉动人。这个主题由钢琴富有表情的旋律装饰,呈示部结尾段钢琴的抒情乐句,洋溢着热情和狂喜的情绪。

发展部由一小段乐队全奏导入,下行音阶进行作基础,带着不安宁的情绪,也有些抒情段落,钢琴配以火花般灿烂的快速音群。第一主题再现时,情调气氛变为强而有力的音乐。再现部有所压缩,但更富表情;在发挥钢琴技巧的华彩乐段后,乐队再加入,最后和钢琴以强而有力的和弦结束。华彩乐段贝多芬自己写过两稿,第一稿篇幅很长。此外,勃拉姆斯、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等不少钢琴家都写过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活泼的行板,e小调、2/4拍子

整个乐章结构极为自由,只有七十小节的间奏曲瑰宝。两个主题,对比性的音乐形象,一个是弦乐组齐奏的严厉带点恐怖的断音(staccato)主题,另一个是钢琴独奏叹息般的答句的连音(legato)主题,随想曲风,十分优雅动人。这两个主题以对答方式进行,有如两种对立的力量。在音乐的对答中,钢琴叹息般的音型越来越宽广有力,激动的颤音和乐句都富于激情。戏剧性的热潮过后,齐奏的主题在低音区隐约可闻,在乐队的持续和弦拱托下,钢琴最后一次露面,最后在极为轻微的持续音中,半终止后,音乐不间断地直接转入第三乐章。贝多芬曾注明整个乐章的钢琴乐句要使用弱音踏板,强调钢琴乐句的温柔性质。

第三乐章:回旋曲(活板),G大调、2/4拍子,附发展部的回旋曲式

采用在第二副题部分加上发展部,将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结合的手法。全曲只在本乐章加入小号和定音鼓,增强音响表现力,呈现出明朗、轻快而欢愉的情调,有如万花筒般瞬息万变。整个乐章基本可以分为三大段:主题的呈示、一小段有力的发展部,和变化很大的再现部(反复)。

基本主题首先由弦乐组奏出,明朗有如阳光灿烂的快速舞曲,极为活跃,几乎不可遏止,随后由钢琴加以变化反复,继后发挥钢琴特性的变奏出现,随即跃入高潮。过门后,钢琴轻柔地奏出第二主题,优美如歌,具有田园风味,但包含有舞蹈性因素,主题的呈示用一个简短的华彩乐段作结,在四个八度的音域中顺着白键下行的音阶,然后又顺着半音阶向上回升。第二段从基本主题重现开始,并予以展开,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第三段主题再现,但有很多新奇有趣的新展开发挥,大大加强音乐的戏剧性,最后在华彩乐段后,乐队和钢琴以一段相当扩展,且富有戏剧性的尾声来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

这不仅是勃拉姆斯最后一首交响曲,亦几乎是他最后一首管弦乐作品,这首作品完成后,在他余下在世的十二年岁月中,便全专注于室内乐和钢琴曲的创作。第四交响曲写于1884年,于1885年完成,其时勃拉姆斯已五十二岁,在维也纳乐坛已建立崇高地位,在社会上亦有显赫名望,但个人独身生活的孤寂感觉却随着年纪增加而加深,为此,在他这首最后的交响曲中,首乐章便流露出内省及悲怆的动人抒情性;但另一方面,他仍然饱含着和孤寂搏斗的充足勇气,为此,终章也就爆发出壮丽的热情和凌厉的气势,也就使这首作品成为前后两个乐章对比鲜明的代表性名曲。第四乐章反映了作曲家迎接老年来临的心境,乐曲虽然不时流露出烦闷和孤寂的感觉,但热情而激昂的情绪却极为强烈,那岂非正是人生至为可贵的晚晴光景吗?

勃拉姆斯于1833年5月7日生于德国汉堡船坞区,1862年勃拉姆斯二十九岁,首次访问维也纳,开始定居维也纳安心作曲,1876年发表第一交响曲,英国剑桥大学赠以博士学位,此曲并在伦敦演奏。1880年至1885年间完成第三及第四交响曲;勃拉姆斯最大的嗜好是出游,曾八次出游意大利,且跑遍了欧洲,包括交响曲在内的许多作品都在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的乡间创作出来。勃拉姆斯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要衰老许多,1896年勃拉姆斯到法兰克福参加了克拉拉•舒曼的葬礼后回到维也纳,变得更加衰老了,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于1885年10月25日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德国迈宁根(Meiningen)首演。据说勃拉姆斯创作前读过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从中感受到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部悲剧的悲痛而恐怖的情绪,在这部交响曲中很可能也有所反映。第四交响曲用悲戚调性的e小调写成,是一部深思熟虑,富有哲理性的作品,曲中偶而还是欢愉的,而首尾两个乐章激奋而动人,在交响曲中也是少有的。

这是一部卓越的交响戏剧,从第一乐章悲戚的沉思和情绪的飞跃,通过行板的第二乐章的幻想和自我内省,发展到最后乐章的大悲剧;至于其中根据维也纳生活音乐素材写出的第三乐章,喧闹且富有活力朝气,则和最后乐章构成鲜明的对比,整个作品具有统一的戏剧性和力度发展。

乐队采用扩大双管编制:长笛二支(其一兼奏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及大管各二支,还有低音大管;圆号四支、小号二支、长号三支、定音鼓及弦乐五部,第三乐章加用三角铁。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采用传统奏鸣曲式,不用引子,直接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相隔八度齐奏出宁静、诚挚而伤感的第一主题,由中提琴和大提琴用上行分解和弦衬托;这个主题由两个音在不同高度和音程中不断反复组成,穿插其间的木管乐器仿如是对之作出回答,整个主题便有如是絮絮不休的对话。这个主题以变奏的方式反复陈述,节奏趋活跃,亦越来越热情和紧张。随后,被连接段带着英雄号召般的新主题打断,这正好和前面的抒情主题构成对比。新主题前半部分由木管乐器奏出,后半部分则用乐队全奏。此一连接段主题在全乐章中或明或暗地呈现约有十次,有力地活跃于整个乐章,每次出现都有点“意外”,特别是在发展部。第二主题由大提琴和圆号奏出,宽广、壮丽,是美丽的抒情旋律。呈示部中还有一个更明朗的大调插段,把音乐带进胜利号角式的凯旋高潮后,突然间色彩再起变化,重回到伤感的第一主题。

发展部比较压缩和紧凑,将呈示部各主题进行各种不同的新组合,调性频繁转换,展示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再现部将第一主题节奏扩充重现,并贯穿着主题不停顿地展开。最后,以相当扩展,且充满戏剧性效果的尾声作结。在尾声中第一主题的悲剧性变得强烈,由乐队全奏形成最高潮。这一乐章不同情绪的转换,使音乐具有叙事性质,结尾便好像预告最后乐章内心大悲剧的来临,透露出整个交响曲的发展,便是从伤感到悲剧的演变。

第二乐章﹕有节制的行板

从第一乐章进入中间两个过渡乐章,让人暂时忘怀烦恼而沉醉在宁静和安详的欢乐中。第二乐章充满深远的静观和冥想气氛,是平静优美的抒情诗。开始由圆号独奏出第一主题,很快木管乐器在八度音上加强,仿如夏日美梦般温柔美妙的旋律,明朗、宁静、温暖和沉着,直接触及心灵深处。第二主题由大提琴在小提琴装饰音型的拱托下奏出,像一首宽广的圣咏,带有古雅情趣,愉悦和忧郁相融,仿佛是追忆过去的岁月。前一乐章连接段英雄号召式主题音调虽一度改变形象闯入,但没能打破安静的情调。尾声中弦乐组分成八部合奏,色彩效果鲜明多变。

第三乐章﹕嬉戏的快板

一首满有激情、和势不可挡的诙谐曲,类似民间街头节日,充满喧闹和不可遏止的欢乐,是洋溢着沸腾的活力和兴奋热情的音乐,将首乐章的伤感,次乐章的沉静都一扫而空,因而与前两个乐章构成很大的对比。

基本主题由整个乐队奏出,以定音鼓的轰鸣结束,气势汹涌,像一支狂暴的农村舞曲,音乐明朗而宏亮;短笛和三角铁的光辉闪亮音色,与低音大管的沉厚色彩,在往后充满力度的发展中形成对比,从极强到突然极弱的变化,辉煌的号角声和疾速推进的效果,将简短的主题也变得富于变化。时而改变音色,时而转位重现,时又移换到中间声部或低音声部,一片节日欢腾景象。第二主题典雅娇媚,同前一主题形成对比照;其后音乐有所缓和,在定音微弱的滚奏拱托下,圆号和大管奏出充满浪漫色彩的幻想旋律,但很快又为狂欢主题打断,结束时情绪高昂,大喜若狂。

第四乐章﹕有力的快板并激情地

最后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即全曲的中心。前三个乐章全以奏鸣曲式写成,作为高潮乐章的终章则以主题及变奏曲式创作,采用了浪漫时期已较少有的巴洛克“固定低音”变奏形式,也就是巴赫及亨德尔经常使用的帕萨卡里亚舞曲曲式(Passacaglia)。此曲式以一个“固定低音”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奏为基础,这个主题在每一次变奏中都不断地反复出现,它时而在低音部,时而在高音部,时而明晰显著,时而比较隐蔽。

整个乐章以主题加上三十段变奏和尾声构成,换句话说,这个乐章是以比较自由的形式,即主题的不断变化反复组成。但这种“固定低音”主题变奏实际上并不能构成一个乐段,所以便兼用奏鸣曲原则的规律性,根据戏剧发展的线索而安排变奏,使每一个变奏之间自然地过渡而不留痕迹,并在最后将乐曲推上强大张力的高潮和结局。和巴赫不同的是,勃拉姆斯大部分时间未有将主题固定在低音部;而且聆听者的注意往往被叠加于主题的和声声部或复调旋律、节奏所吸引,大部分主题音调都仿佛被隐藏而不为人所觉,其中有好几段变奏听起来更像是全新的音乐。

用作为不断反复的变奏主题,在低音声部的固定旋律音型,是以八个稳定级进向上的音符和弦构成,像一支圣咏旋律,是借用自巴赫的清唱剧150号《耶和华阿,我的心仰望你》(UNTO THEE,O LORD,I LIFT UP MY SOUL),但在其中加入了一个新的半音音符,即在e小调音阶中的第五个和弦,出现升高第四级的不协和音,而且当它出现时又用定音鼓的轰鸣予以陪衬,增添了和谐感觉及戏剧变化效果。上行级进旋律的主题由全部铜管及木管奏出,音响显得更为宏伟、沉重、强烈、庄严。

三部曲式三十变奏

紧接着的三十个变奏基本按三部曲式分成三组;第1到第11变奏是这出悲剧的基本陈述,即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急速、充满强力、张力。其实每个变奏相互都有关联,而且每段变奏都保持八小节主题三拍子的形式。第1至第3变奏的主题安排在高音或低音,第4至第11变奏则将主题安排在低音,以对位旋律凌驾其上。变奏1,定音鼓擂动及圆号强力奏出,带着忧郁的小提琴拨奏,在主题每小节的第二拍回应。变奏4,小提琴奏出抒情旋律,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拱托。变奏9,突然响亮,弦乐奏出更快的动力音符,推起一个高潮。

从第12变奏到第15变奏是田园诗的篇章,音乐转为明朗的大调,是一种间奏,三段曲式的中段(第二部分),转为二三拍子,情绪出现转折,主题则会在高、中、低音出现,气氛较松弛,速度较慢,四段变奏有三段大调。第12变奏是长笛的独白,扩展歌唱性旋律,较慢速度,而小提琴、中提琴和圆号则以断续的和弦为伴奏,奇妙的伤感情绪成为几个变奏的抒情中心,是最动人、最富有感情的一段变奏。

从第16到第30变奏,是三段曲式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突然转回到原来的形象和调性,但有很大的变化和补充。变奏16,铜管及木管强力原速奏出曲首之主题,有力地重现,高音小提琴强力奏出下行音阶;变奏17至21和变奏2至9相近;变奏21,定音鼓擂动,小提琴强力奏出动力性上行旋律,长号大力作出回应,掀起另一高潮。最后的变奏30,突然响亮,大提琴及小提琴模仿进行的下行乐句,渐强的定音鼓擂动,乐队强力全奏出加速爬升主题,以有力和弦终结变奏第三部分,进入尾声,由铜管及木管强力奏出较快速度的主题,定音鼓擂动,为整部交响曲带入最后高潮。在第三部分的音乐中,戏剧性达到了极限,音乐最后越来越加紧逼,并推上毁灭性的惨剧作为结局。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