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贝多芬歌剧《菲岱里奥》充满戏剧浪漫内容,他为这部歌剧写了四首序曲,均富于戏剧性。现时这部歌剧开场演奏更多是最后写成的《菲岱里奥》序曲 ,充满欢快浪漫色彩的音乐;《第三钢琴协奏曲》内容极具诗意,呈现华丽浪漫的演奏效果;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是意大利的大自然景观及人文风采转化成的音乐。这套节目组合成一幅让人迷醉的诗情画意的浪漫图画。

  • 时间:2020-09-27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VIP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739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2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0.9.27(星期日)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孙一凡
钢琴:左章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菲岱里奥》序曲,作品72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7
1.有活力的快板
2.广板
3.回旋曲, 快板

钢琴:左章

—— 中 场 休 息 ——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作品90
1.活泼的快板
2.稍快的行板
3.有节制活跃地
4.萨尔塔雷洛舞曲,急板

导赏

戏剧浪漫 诗情画意
贝多芬歌剧《菲岱里奥》充满戏剧浪漫内容,他为这部歌剧写了四首序曲,同样富于戏剧性,现时这部歌剧演出时,开场演奏的多是最后写成的《菲岱里奥》序曲 ,欢快浪漫,带有戏剧性英雄色彩的音乐;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内容诗情化,呈现华丽浪漫的演奏效果;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是意大利的大自然景观及人文风采转化成的音乐。这套节目便组合成一幅让人迷醉的诗情画意的浪漫图画。

〔上半场的音乐〕

贝多芬:《菲岱里奥》序曲,作品72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7日-1827年3月26日)创作过各种类型的音乐,但歌剧只写过一部《菲岱里奥》(Fidelio),这部歌剧又称为《婚姻爱情之胜利》(Der Triumph der ehelichen Liebe),最初演出都以《莱奥诺拉》( Leonore,女主角原名)为名。同时,由于贝多芬缺乏写作歌剧经验,修改了三次才定型,由此贝多芬更为这部歌剧写了四首序曲,看来这和与他同时代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三部歌剧共享一个序曲,会是音乐史上仍未有人打破的纪录。

歌剧一出序曲四首
贝多芬的歌剧《菲岱里奥》最初采用的德文脚本,是索利思纳(Joseph Sonnleithner)以布伊(Jean-Nicolas Bouilly)的法文文本写成,于180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歌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以三幕版本首演,当时维也纳被拿破仑大军所占领,贵族都避回乡间,结果只演出了三场,歌剧首演以失败告终。但贝多芬仍极具信心,翌年由好友布罗伊宁(Stephan von Breuning )将歌剧压缩为两幕,并写了新的序曲,于1806年3月29日至4月10日再度搬上维也纳歌剧院舞台,获得很大成功。随后计划于1808年将这部歌剧进行修改安排到布拉格演出,贝多芬又再于1807年写了第三首序曲。

这三次修改的歌剧都以《莱奥诺拉》为名,因此三首序曲都称为《莱奥诺拉》序曲;但写作顺序与编号并不相同,最早写的是首演时用的第二号作品72a(1804-05年),接着是改为两幕再演时的第三号作品73b(1806年),最后才是计划要在布拉格演出的第一号作品138(1807年)。很显然地,贝多芬对这部歌剧仍未完全满意,到1814年有机会再演出时,不仅写了全新的序曲,还找来赖奇克(Georg Friedrich Treitschke)修改脚本,这个最后的“定稿版”,于1814年5月23日在维也纳克恩顿剧院(Kärntnertortheater),由耳疾已趋严重的贝多芬,在经常指挥他的作品的乌姆劳夫(Michael Umlauf, 1781-1842)的“协助”下,指挥了演出。这次上演,才把歌剧名称改为《菲岱里奥》(即女主角的化名),因此这次的序曲就称为《菲岱里奥》序曲。同年11月21日这个“定稿版”在布拉格的演出,亦是这出歌剧首次在维也纳之外的制作,采用的亦是《菲岱里奥》序曲。而第一号《莱奥诺拉》序曲却一直未有机会演出,直到贝多芬死后翌年(1828年)才面世,大概要到1838年前后才出版,现只作为音乐会曲目独立演出,已和歌剧全无关系。

戏剧性英雄式音乐
歌剧《菲岱里奥》的故事据说来自真人真事,话说西班牙贵族弗洛雷斯坦( Florestan),与监狱长结下私怨,被捕入狱,其妻子莱奥诺拉扮成男子,化名菲岱里奥,入狱窥探丈夫下落,谋求营救,终得脱险的过程。

现时在歌剧《菲岱里奥》演出时,开场演奏的多是最后写成的《菲岱里奥》序曲,第三号《莱奥诺拉》序曲,常不作为序曲演奏,而是把它放在第二幕之前,或者放在第二幕第一和第二场之间,作为幕间曲演出,有时甚至放在终场之后演奏。不过,更多的是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出,成为贝多芬所有序曲中最常演出的一首,有时甚至有人把它称作交响诗。

《菲岱里奥》序曲以奏鸣曲式写成,没有采用歌剧中的材料,也没有对剧情作任何预示式概括,仿如一首前奏曲。全曲气氛开朗、欢快,并带有戏剧性色彩和英雄式气概。序曲引子开始乐队全奏出铿锵有力、生气勃勃的简短强力和弦,这个英雄式的引子第一主题,与慢板奏出优美、平稳的引子第二主题,相间奏出,形成鲜明对比。第二主题开始由圆号奏出,然后由单簧管及其他木管乐器接奏,是富有情感和浪漫色彩的音乐。

乐曲进入呈示部后,圆号轻轻奏出主部主题,明朗而充满朝气,并带有优美的旋律性。单簧管将之复奏后,随即由小提琴奏出更具动力,更为开朗的旋律。随后弦乐又奏出轻盈的,带有活泼的舞曲性质的副部主题。发展部经过简短有力的展开后,进入再现部。圆号再现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移调奏出,再现部的戏剧性英雄色彩更强。再现部两个主题再现后,随即带入强有力的急板尾声,在英雄凯旋般的兴高采烈气氛中结束全曲。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7
这首协奏曲是贝多芬生前受到普遍欢迎的少数几部作品之一。这首仍延袭古典曲式的作品,和前两首钢琴协奏曲相隔只有几年,但作品手法已有很大进步,在钢琴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协奏曲这一体裁方面,都向前推进一大步。这首协奏曲已能被赋与一种“诗意的思想”,内容更为诗情化。与前两首钢琴协奏曲相比较,由于构思的统一,钢琴的独奏声部和整个乐队形成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而乐队中管弦乐器的个性化独奏的音乐,亦能织入整个音乐的推进过程中,使音乐更富表现力,独奏的钢琴和乐队的联系也显得无比自然。钢琴部分虽具有室内乐风格,但仍发挥炫技性的技巧,呈示华丽演奏效果。

钢琴协奏曲里程碑
这首协奏曲是贝多芬1800至1801年间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乐谱手稿上的创作年份为1800年,紧接在第一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作品18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之后,该段日子他还完成作品20的七重奏。三年后(1803年4月5日)在维也纳歌剧院举行一场时间很长的赞助音乐会,除再演他的第一交响曲,还首演他的神剧《橄榄山上的基督》( Christ on the Mount of Olives)、第二交响曲以及由他担任独奏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当时钢琴部分没有完全写入乐谱,贝多芬大都凭记忆演奏。一年后,他才把这些音符写下来,供为此曲提供华彩乐段的学生里斯(Ferdinand Ries)演奏用。目前常听到贝多芬本人谱写的华彩乐段,便很可能创作于1808年之后。

这首协奏曲的感情较第一交响曲还丰富,也比迷人的七重奏更富于幻想,戏剧性激情之雄伟,只有少数几首弦乐重奏的个别乐章能相比美。如只就协奏曲而言,这首协奏曲是贝多芬对现代协奏曲创作做出卓越贡献的第一首,继后才出现同样对其后协奏曲体裁带来影响的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以及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为此,这部作品可说是贝多芬协奏曲创作的里程碑。贝多芬在其成熟期的初段所写的钢琴协奏曲作品较交响曲为多,若非失聪,可能会和莫扎特一样,终生坚持创作钢琴协奏曲,那就并非仅有五部了。

雄伟的戏剧性激情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
洋溢着哀怨感的乐章,具有女性般柔媚与婉丽的情趣,单从旋律的美感上看,此曲应是五首钢琴协奏曲之冠。 但所选用的C小调,却是贝多芬最喜欢用以表达英雄性和刚毅有力情绪的调性之一。基本特点在于表达的毅力和光辉、庄严和富有力量的音调、鲜明的对比和辉煌的陈述,都极具吸引力。第一乐章中尤其突出。乐曲开始就很有戏剧性的描绘,实时能确立整部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但如此,第一乐章的最初主题的种子,孕育着音乐往后的发展,从一个出人不意的命令式主题,可以听到英雄性的合奏式回响,呈示部的钢琴部分演奏较贝多芬前两首钢琴协奏曲难度更大。

乐章开始由弦乐静静奏出蕴藏着热力的第一主题, 管弦乐队全奏时,变得非常紧凑且有表情,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和单簧管轻柔地歌唱出来,同样坚毅有力,但更活动、流畅,更富于歌唱性,内敛且有抒情性;第一主题以卡农式再现,钢琴优雅登场,开始钢琴独奏的呈示部,钢琴把第一主题加花展开后,又奏出第二主题,并由管弦乐引接,戏剧性的冲突继续增涨,情绪热烈而有力的乐队全奏,随即把音乐带入发展部。

发展部大都以第一主题来发展,管弦乐强而有力地重现第一主题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中,第一主题以完整的形貌在乐队强而有力的全奏中第五次呈现。钢琴在结尾之前奏出一段华丽的华彩,仍很有戏剧性,并以传统的颤音结束,一般以为独奏者弹奏完长大的华彩乐段后,需要休息一下,但此曲却让钢琴家一直演奏到底,接着是饶有趣味的尾声,在乐队极轻的音响和钢琴同样轻微的音型中,以恬静曲调开始,定音鼓轻轻独奏出在发展部由大提琴奏出的节奏音型,两者结合形成独特的戏剧性效果,很有神来之笔,最后,钢琴接过这个节奏型,并稍加变化和乐队以强而有力的和弦来结束这一乐章。

第二乐章:广板、E大调、3/8拍子、三段歌谣曲式
E大调是异乎寻常的调性,钢琴声部十分宽广,采用了声乐艺术中从朗诵调到花腔的各种手法,创造出充满激情的音乐。由三部分构成,形式简单,前后两部分,开始时基本相同,然后各自按不同的方式发展。开始是钢琴相当扩展的独奏,基本主题旋律进行庄严持重,但富于歌唱性,及后变得带有朗诵性,钢琴独奏声部伴奏的颤音音型,更接近声乐朗诵调的效果。随后这一朗诵调片断变成乐队全奏,钢琴独奏声部也更复杂,由于3/8拍子,采用大量六十四分音符组成的快速音群,有如声乐花腔一样,要奏得好并不容易。中间乐段独辟蹊径,让钢琴以恬静,如行云流水般的琶音为大管和长笛的二重奏伴奏,仿如背景音乐,这在1800年十分少见。此一乐章的尾声恬静安宁,直至最后仍由钢琴和乐队以强而有力的和弦结束。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C小调、2/4拍子、回旋曲式
这个乐章钢琴家既要克服技巧上的难度,还要能奏出感情上的变化,和带出具有想象力,且生动的幻想,能将回旋曲主题每次呈现都能赋予新的面貌,才能成就此乐章成为生气勃勃的终曲。 乐章采用早期的回旋曲式,共三个主题,钢琴开始奏出轻快上下跳跃的回旋曲主题,后半角成赋格曲式,以多变的方式将主题不断反复展开,每一次呈现都有变化,而且极其巧妙,气氛颇为奇特,情绪变得激昂时,背后存在一种隐伏的绝望情绪,可说是回旋曲主题独特之处,此一回旋曲主题在整个乐章中反复八次。

回旋曲主题出现后,很快地出现一个奔放的钢琴新主题,更富歌唱性的降E大调舒畅的第一副题,旋律线条流畅,这个第一副题改由整个乐队奏出时,变得兴高采烈,然钢琴仍保持着低微颤音,到音乐猝然中断,回旋曲主题又轻悄悄地再现,在不同乐器转换;第二副题由单簧管吹奏,颇有几分舒伯特风格的曲调,独奏钢琴则一直作出呼应伴随;转瞬间,回旋曲主题变成赋格形式,发挥更大的力量;此时,调性色彩和音乐的进行都发生变化转换,这其实是将第一段的材料压缩再现,在一段并不算长的钢琴技巧性华彩乐段后,回旋曲主题隐伏下来,音乐逐渐平静,并随即导入速度极快的简短有力的尾声,乐团全奏出欢快的音乐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作品90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 1809年2月3日– 1847年11月4日1)是欧洲音乐史上少有的幸福音乐家,生于汉堡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犹太人银行家家庭,祖父是有名的哲学家,父母热爱艺术,家中聚集了当时文化界的杰出人物,从小在充满挚爱和文明的环境中长大,广泛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九岁登台演奏钢琴便一举成功,十七岁成为备受欢迎的作曲家,当时完成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和十六岁完成的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至今在音乐会中仍经常演出;此后,逐步获得世界声誉,成为浪漫主义的重要作曲家。

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门德尔松能讲多国语言,同时钻研文学、音乐和绘画,都极有天分,年纪轻轻便建立起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学者与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他曾到英国巡演十次,不少重要作品都在英国发表,维多利亚女皇也是他的“粉丝”。他复兴巴赫的音乐,1829年组织演出已被人忘记的巴赫作品《马太受难曲》,成为复兴巴赫的转折点;他于1835年出任莱比锡布业商会大厦乐团(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指挥,将乐团水平提升,他是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1843年)的创始人、院长、教授……都成为记载在音乐史上的重要事件。门德尔松体弱,1847年中风离世,年仅三十八岁,他的死讯震撼欧洲乐坛,音乐杂志将之喻为“乐之全蚀”。

门德尔松在短促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山洞》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序曲的先河。他的作品内容严肃,形式完美,内容通俗易懂,充满德国民间音乐气质,具有鲜明旋律性,善于采用富有表现力的手法,乐曲结构清晰完整,倾向浪漫主义兼具古典传统,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乐观的情调,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欣赏他的作品,可以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力量,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艺术美的享受。他音乐中的诗情和境界,是每一个人都会对之充满憧憬的事!

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是1831年到意大利旅行时开始写作的作品,为此便加上《意大利》的标题。全曲于1833年3月13日在柏林完成,同年5月13日在伦敦爱乐协会(London Philharmonic Society)的音乐会上首演,作曲家亲自指挥,获得很大成功。 这首交响曲虽是门德尔松青年期作品,但作曲技巧已达炉火纯青境界,紧凑圆熟,充满着蓬勃朝气。只是当年首演尽管成功,但据说作曲家自己并不满意,伦敦首演后就将乐谱搁在一旁,在他生前不曾在德国出版与演奏,直他逝世九年后,才在他的遗稿中发现,再现舞台。

意大利的音乐图画
门德尔松当年赴意大利旅行前,曾在魏玛见到大作家歌德,歌德兴致勃勃谈起他在意大利游历的体会,门德尔松大为激动,当他也来到意大利,更被意大利的大自然美景和意大利人愉快的生活所陶醉,称意大利的旅游生活“确实极其愉快” 。

当年门德尔松刚到意大利时,还沉湎新近到过的苏格兰的回忆中,当时他已着手创作《苏格兰》交响曲和《芬格尔山洞》(亦称《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但是意大利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和爱好歌唱的意大利人,使他把手头的创作暂时放下,全神贯注于描绘意大利大自然美景及愉悦生活的《意大利》交响曲的创作。 为此,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意大利的大自然景观及人文风采在作曲家的印象中变成音乐的图画。意大利和煦的阳光、盛大热闹的民间节日、狂欢的舞蹈、迷人的歌曲,和生动的民间音乐……这些意大利旅游时的印象,都被作曲家融入到这部交响曲中,全曲贯穿着明朗而温暖的音调,让人迷醉且兴奋。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奏鸣曲式
全曲最长大的乐章,整个乐章是欢快的舞蹈音乐形象,意大利大自然的明朗气息,以及天真、爽朗和饶有风趣的欢乐生活,是此一乐章的基本情调。意大利民间音调和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表现手法在此乐章中结合在一起,民间歌曲般的主题套入十八世纪典型的古典风格方整结构的形式中,采用奏鸣曲形式写成。

乐曲开始在木管乐器和圆号像阳光闪烁般的音乐背景上,小提琴奏出活跃的第一主题,主题自然流露的旋律,明朗和阳光般的光辉,是门德尔松作品中最具特点的主题之一。此一主题表达作曲家踏上意大利国土时欣喜若狂的感情。门德尔松曾这样说:“整个国家都有一种节日的气氛,让我感受到如同一个年轻的王子,走进王国的大门。”接着,这个主题的动机在木管乐器上出现,弦乐器用强劲的对位式的断音音型拱托;及后此一主题在呈示过程中再现时,显得更为有力。

乐章的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是另一首无比欢乐的歌曲,单纯清新,具有丰满层次,温雅而机敏,具有民间音乐特性。发展部中两个主题都以新的面貌展现,还有一个新动机,一个精致的赋格段,在不同的乐器上轮流演奏,是乐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现部比较简捷,第一主题与发展部的新动机结合在一起,尾声长度恰如其分,在一片欢乐声中结束。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奏鸣曲式
抒情的歌唱性旋律,音乐进行平稳凝重,仿如德国古典合唱歌曲的悲歌;但亦被解释为是一首“朝圣者进行曲”,据说这是门德尔松在罗马和那不勒斯时,经常可以看到的宗教活动行列,音乐本身也确有几分庄严的进行曲风味。

这个乐章采用变化的奏鸣曲形式写成,由呈示部和再现部构成,而省略了发展部。开头时简短的引子,附点的节奏,平稳的曲调,由木管乐器、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有如是由远而近的朝圣者行列的步调,具有内在魅力,不时出现,特别引人注意。紧接着出现的基本主题,在低音弦乐以活跃的音型持续不断伴奏下,由双簧管、大管和中提琴奏出,是很美妙的结合。第二次反复时改由小提琴奏出,长笛在上方用对位的声部作出衬托;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奏出,下行音调;乐章中有一段极为简短的发展,其后,两个主题各自呈现。结尾段,引子音乐重现,朝圣者行列越走越远了。整个乐章结构紧凑,有如一幅精工镶嵌的夜景画面。

第三乐章:有节制活跃地、小步舞曲
音韵铿锵的小步舞曲,又如安闲的谐谑曲,据说灵感来自歌德的幽默诗《丽丽之园》。丽丽是歌德的女友,法兰克福市银行家的独生女,这个乐章的音乐,有如一位少女的优雅形象,而光辉明朗和安闲恬逸的格调,又有如是莫扎特的音乐。

基本主题素朴活跃,优雅纯朴,近似德国民间舞曲,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是丽丽动人形象的写照。乐章中段和弦式主题,由大管和圆号奏出,小提琴和长笛以附点节奏的音型与之相对照,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形成有趣的对比。及后反复呈现时,再现素朴活跃,优雅纯朴的基本主题后,此一中段主题在弦乐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之间的对比,更为突出。

第四乐章:萨尔塔雷洛舞曲,急板、回旋曲式
这个乐章的“萨尔塔雷洛舞曲”,是典型的意大利农民舞蹈,男女成对表演,手脚动作激烈,十分强健有力,但亦可说是门德尔松“设计”的意大利民间宏大华美的快速舞曲,此前他从来没有写过如此兴高采烈,如此欢乐无比的音乐。这是门德尔松在罗马民间节日出现的萨尔塔雷洛舞曲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主题音乐。

乐章以回旋曲式写成。乐章开始,萨尔塔雷洛舞曲强劲的节奏、飞速的音乐,三连音形成的音乐洪流,实时掀起欢腾热烈的气氛。基本主题在长笛上欢快地呈现,沸腾的场面让人想起罗马的狂欢节。
回旋曲的第一个插段带来新的音乐素材,舞曲的旋律,真实地展示出乡村舞会的场景,姑娘们迈着轻盈舞步,小伙子步伐刚强有力。第二插段表现小伙子豪迈的舞蹈。第三插段急速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狂欢节场面。音乐的发展中,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乐句的应答和追逐,逐渐掀上热烈的情绪,爆发出狂热的激情;最后,乐曲进入更加狂热的高潮,以萨尔塔雷洛舞曲和塔兰台拉舞曲的节奏堆叠成辉煌效果,有如一首赞美欢乐生活的辉煌颂歌,结束全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