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拉赫玛尼诺夫在20世纪初的现代音乐潮流中独树一帜,仍然坚守着浪漫主义语言。《交响舞曲》非一般观念中的舞曲音乐,而是一部哲理性构思的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对人生意义思想的烙印,并融入了他的俄罗斯乡愁和浪漫主义情怀;《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则将浓厚的情感表达与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结合,呈现出一个多样的色彩效果,表现了坚毅的俄罗斯精神及强大的活力。

  • 时间:2023-10-15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680/480/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2025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3
2023.10.15(星期日)20:00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黄屹
钢琴:斯蒂芬·霍夫爵士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
交响舞曲,作品45
1.不甚快板
2.流动的快板(圆舞曲速度)
3.非常慢的-活泼的快板

—— 休 息 ——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 30
1.不过分的快板
2.间奏曲,柔板
3.终曲

钢琴:斯蒂芬·霍夫爵士

导赏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作品45
拉赫玛尼诺夫是位杰出指挥家,更是一位在钢琴艺术史上留名的演奏大师。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生于诺夫哥罗德省(Novgorod)奥乃格村(Oneg)的贵族家庭,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五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891年和1892年先后获得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的毕业文凭,毕业后已跻身一流青年作曲家之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拉赫玛尼诺夫变得一无所有,举家出走,辗转到了美国,通过演奏和作曲,既为他的后半生积聚了丰厚的财富,亦让他在二十世纪的音乐史上留名,1943年3月28日,离他七十岁诞辰只有四天,因末期癌症在洛杉矶病逝。

《交响舞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晚年作品,于1940年面世,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云密布之时。

1939年夏,拉赫玛尼诺夫在瑞士的伊万诺夫卡度假,欧洲局势日益紧张,战争随时爆发,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告别辛苦经营的第二个温馨家园,离开欧洲,八天后大战爆发,出嫁不久的爱女却在法国陷入德军占领区下落不明。拉赫玛尼诺夫陷入担忧、惶恐和痛苦中,健康也不佳,以为再难创作了,但一年后却写出这部《交响舞曲》。那可是他以每天写作十三小时,在不到两个月内完成的作品。这部新作品特别为1940年10月费城管弦乐团的拉赫玛尼诺夫音乐节创作,题献给乐团的音乐总监奥曼第。

关于这部作品,作曲家曾说过:“最初我想将这部新作品简单地叫做《舞曲》,但怕大家以为我为爵士乐队写舞曲,会以为拉赫玛尼诺夫的脑袋出了问题……”这话听来耐人寻味,简言之,拉赫玛尼诺夫指出这三首舞曲并非伴舞的音乐,而是有着深刻哲理内涵的交响音乐,是要用脑袋来思考来欣赏的音乐。

《交响舞曲》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以一定的节奏韵律为基础,但除第二乐章,其余都并不一定具有鲜明的舞曲特征。所以,准确一点来说,这是一部哲理性构思的组曲或交响乐,而非一般观念中的舞曲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经历过三次革命两次大战,又享有光辉成就,一生相信命运,恐惧死亡,死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他对人类命运、人生意义等哲学命题,思考的烙印,到晚年时便都企图融入他的音乐中;为此,便曾意图在这部作品的每个乐章加上暗示人生阶段的标题:“清晨”、“正午”、“黄昏”,或“白昼”、“黄昏”、“午夜”,但最后他又打消了此一念头。

这部作品的构思,是悲剧性的,是作曲家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有不满、痛苦、强烈的抗议,找不到出路的无奈和疲惫不堪,直率的情绪表达有时会给讪笑打断,变成焦急和痉挛般的丑态。乐曲旋律抒情动人,但同单调而机械的节奏结合在一起,形象显得离奇可笑。

第一乐章:不甚快板
进行曲节奏,是全曲最明朗的乐章,充满朝气和毅力,旋律由一些短小的音调组成。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简短引子开始。主题以木管奏出,此一主题未及展开,立即被铜管乐器和大鼓奏出的猛烈的凶兆打断,整个乐队发出强硬和弦,定音鼓猛击,似夜半惊魂。紧接着,托卡塔式的进行曲,乐章中间部分是抒情如诗的风景。萨克斯管以女中音般的音色唱出深情的旋律,散发着俄罗斯田野的诗情画意,令人醉心的芳香气息!安宁、和谐、从容、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基本主题再现,直到乐曲结束。乐曲末段,在钟琴、竖琴和钢琴的清澈伴奏下,在弦乐器声部出现他早年所写的第一交响曲中的古俄罗斯曲调主题,但已没有年轻的热情,而是经过时间历练的睿智老人对往事回忆的哲理思考,是对遥远的、不安但亲切的青年时代的回忆。

第二乐章:流动的快板(圆舞曲速度)
属于“忧郁圆舞曲”(Valse-trise),是交响化、戏剧化的圆舞曲,带有异国情调和诗意,精致的色彩变化。铜管乐器吹出撕裂人心的和弦,开场号角声引来的是不寻常的舞会。背景气氛却难轻松,总是郁郁寡欢,提防着不测厄运,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情绪和阴暗的感情,是经历苦闷、不安、困倦的狂热和暴风雨,一种难以幸免的死亡的颤栗。

乐曲的基本主题经过长笛和单簧管的轻飘乐句,故意模仿的圆舞曲节奏,最后才由英国管、双簧管和小提琴相继奏出,但伴奏时断;乐曲中段显得更为紧张,又有叹息、悲泣和呻吟;机械的节奏型贯穿,失去率直和纯真性格。后来圆舞曲旋律的简短音型,导入第一段音乐素材再现,圆舞曲的旋律进行时被铜管乐器打断,最后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第三乐章:非常慢的-活泼的快板
这是俄罗斯音乐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幻想性的基格舞曲,触及死亡的永恒主题。乐曲开始全乐队轰然一击,奏出呆板、昏暗的和弦,呻吟般的下行旋律,来自《愤怒的日子》开头的音调,惊心动魄,黑暗的妖魔世界,悲叹、呻吟、挣扎、哀号。不时穿插绝望的呼喊、弦乐器阴暗的圣咏曲调,或者葬礼的钟声。机械般的进行,死气沉沉般僵化,《愤怒的日子》动机亦被扭曲成奇形怪状。小过渡后,终曲第一主题重现,《愤怒的日子》的动机改成了紧张的三连音,先由小号,然后由圆号,最后整个乐队奏出,音响庄严,具有俄罗斯教堂音乐的风格特点,又加上意想之外的重音,成为对抗的强大力量。最后以可怖的狂潮震耳欲聋的冲击作结,生活的结局—巨大悲剧的结论,诉说远离祖国处身异域的孤独和消极心情。

俄罗斯人的性格,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命运,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中心主题,梦萦魂牵的伴随着他度过一生,他这首“为头写的舞曲”,正将这种种全都涵盖了。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他离开俄国前,为成为专业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不断打拼时期的作品。他在这个时期的努力,总会赢得喝彩声,但却又总会有人责难,认为他的演奏和音乐创作,仍只是后期浪漫主义的仿效者。但无论如何,他的名声却逐渐响遍全球。

拉赫玛尼诺夫这首当今极为流行的“第三”,早年却很少演奏。浪漫的旋律、炫技的钢琴部分,和使人兴奋的节奏,让他的第二号协奏曲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同类作品之一,“第三”同样具有这些因素。但“第三”纯粹体质上的耐力和手指上的辉煌技巧要求太高,当时的钢琴家极少有人能够胜任;同时,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为它设置了一个标准,是其他钢琴家望尘莫及的,甚至这首作品的被题献者,伟大的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mann)也未尝试过演奏。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钢琴演奏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包括细微的音色变化,踏板的使用,手指的极度灵巧,和肌肉永不疲劳等众多尖端技巧,造就一批具备超凡演奏才能的人物,如:霍罗维茨(Vladimir Horowitz)、赫尔曼(Alexander Helman)、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等,以及后来英国和苏联学院中的一些年轻钢琴家。今日,由于有了不被难倒的新一代钢琴家,“第三”已和“第二”协奏曲一样成为音乐会中的热门曲目。

独奏艰深 望而生畏
1917年移居美国前,拉赫玛尼诺夫每年夏天都会回到其家族拥有的伊万诺夫卡(Ivanovka )别墅。该别墅位于离莫斯科东南约四百八十公里的小城坦波夫(Tambov)的乡郊。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早在1907年于德累斯顿(Dresden)时已开始写作,1908年夏天回到伊万诺夫卡,便全情投入这首将要首次赴美国登台演奏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该曲终在1909年9月23日完稿,然而时间紧逼,他在俄罗斯时一直没有机会练习这首新作品,后来只得在横渡大西洋赴美国期间,以一个“无声键盘”来练习,所以亦有人认为该曲是10月抵达美国后才完成。

1909年11月28日,拉赫玛尼诺夫亲自演奏钢琴,和达姆罗施( Walter Damrosch )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 (New York Symphony Orchestra,纽约爱乐乐团的前身),于新剧院(New Theater,后来易名为 Century Theater)首演,随即一炮而红,自此亦让拉赫玛尼诺夫的名字在美国乐坛上广为人知。当日在纽约首演数星期后,接着又由马勒指挥过(仍由作曲家自己独奏)。

这部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首次前往美国旅行演奏而谱写,目的为炫耀自己的演奏技巧,所以独奏部分写得特别艰深,使人望而生畏!但演出效果多彩多姿,结构精致,音乐内容不比“第二”逊色。但无论如何,波兰出生的钢琴家霍夫曼(这首协奏曲的题献者),亦以“这非为我而作的乐曲”而从未有公开演出过。然而该曲的总谱很快地便由古特海尔(Gutheil)于1910 年出版 。

拉赫玛尼诺夫生前一直表示“第三”是他各首协奏曲中最爱演出的一首,“第二”演奏时并不舒服(so uncomfortable to play)。但无论如何,到上一世纪三十年代,拉赫玛尼诺夫和霍洛维茨论交,两人惺惺相惜,由于后者的不断演奏该曲,“第三”才开始渐渐普及。

“第三”的乐队采用双管编制,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和小号各两支,圆号四支、长号三支、还有大号、定音鼓、低音鼓、大鼓、小鼓、钹、弦乐五部,及钢琴。

第一乐章:快板但不过分,d小调,4/4拍子,自由奏鸣曲式
两小节短小的管弦乐引子,第三小节便由钢琴奏出贯穿全曲的主部主题,其素材在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中亦有出现,使全曲浑然一体。主题开始由独奏钢琴用八度音程奏出长长的旋律,一手弹一个音符。这个主题音域狭窄,但让人过耳难忘,流露出斯拉夫式抒情与悲怆感,感觉纯朴,气息宽广,绵延不断,与颇为活跃的乐队组成复杂音乐形象。

主部主题由弦乐复奏后,再由钢琴主导,木管组穿插对答;最后由钢琴独奏出一段有如华彩乐段般起伏的音乐带入副部主题。副部主题第一部分由弦乐奏出,旋律带有歌唱性,木管及圆号加入,力度增强;独奏钢琴加入和乐队以对话方式发展,并转变为谐谑性。第二部分主题由钢琴独奏出,富有表情的浪漫性歌唱性旋律,各种乐器的在主题旋律中穿插;钢琴主导,渐变强烈;速度渐快后,乐队与钢琴竞逐,主题片段多次在钢琴的独奏中若隐若现。

展开部主要用主部主题展开,不安因素不断增强,乐队和弦严峻有力,钢琴和弦激昂愤怒,两者抗衡搏斗,在铜管乐高奏下,推上悲剧性高潮后,曲势逐渐回落,变得温柔,最后在弦乐如轻风般的和弦衬托下,钢琴奏出单音,带入一个庞大且高难度的华彩乐段。(拉赫玛尼诺夫写了两个华彩乐段,一个难度更大些)。此一长达五页总谱的长大华彩乐段,具有曲式结构意义,有取代再现部之作用,在曲式上是重大的创新。

独奏钢琴继续炫技性的华彩乐段,中途先后插入高音区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及圆号富有感情的歌唱性旋律片段,与钢琴独奏的华彩和应;继后钢琴奏出一段旋律性音调后,再持续奏出炫技性华彩。经过两小节过门,乐队再现乐曲开始时的引子,随即由钢琴独奏出主题,更像一个短小的尾声。终结前,副部主题第一部分的旋律片段隐约出现后结束。

第二乐章:间奏曲,柔板,A大调,3/4拍子,变奏曲式的三段体
加了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奏出带有忧郁感的主题下行乐句动机,随即由双簧管接上与木管组奏出完整的主题,并将之管弦化加工,变得感情厚重,发展成为一个富于诗意性的忧郁旋律,带有哀婉之美,力度逐渐提升,最后由大管奏出下行三连音的连接乐句,带出独奏钢琴。(第一乐章的主题在小提琴声部隐约地又回响起来。)

钢琴进入,突然而猛烈,独奏出华彩般的装饰奏,九小节后再完整地将主题复奏,沉思性的忧郁感强烈;主题完全陈述后,与乐队呼应,感情变得更饱满。钢琴颤音带出简短的装饰奏,再将主题有力地复奏,并联同乐队予以多番变奏展开。情绪越发变得强烈,掀上高潮后,情绪才回落;最后在钢琴伴随着长笛独特的跳音连接乐句带入中段。

单簧管和大管奏出歌唱性的优美中段主题旋律,由弦乐的拨奏和钢琴华丽的音群伴奏。中段以轻快的圆舞曲形式出现,主题由乐团奏出,是第一乐章主题节奏的变形,钢琴则以活跃的三连音型来装饰。最后情绪开始变得有点激动,钢琴以一段简短的装饰奏带入再现部。乐队(先是木管,后是弦乐)再现主部主题,作了压缩,独奏者得以短暂喘息。钢琴突然闯入,以一个豪迈的,气势磅礴的经过句打断,并将音乐直接连接到终章。

第三乐章:终曲, D大调,2/2拍子,奏鸣曲式
终章是同类作品中最华丽、最激动人心的音乐。现代钢琴的性能被充分发挥,开始时的激烈主题,还有愉快翱翔的旋律,伴随着无限宽广的钢琴回响,充满活力的节奏,丰富配器的色彩变化,一浪高过一浪地将音乐向前推进。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富于魄力的进行曲节奏音乐,钢琴与乐队互动,昂扬欢乐,气势猛烈,再度展开时,速度更快,以切分音节奏向前推进,木管穿插回应。副部主题由钢琴独奏带出,热情扬溢的歌唱性旋律。推上高潮后,转向快板,乐队以强力音群作出回应,但很快由弦乐组加上弱音器,渐弱连接到展开部。

展开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钢琴主导一系列短小变奏,钢琴独奏出跳跃式,带有谐谑味道的轻盈音乐,乐队中不同乐器穿插呼应拱托,其后从抒情变得激情;第二部分以钢琴的抒情音调开始,很快变得激情,主导着音乐推进,简短的经过句后,进入第三部分。钢琴以慢板奏出自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变化而来,感情饱满的旋律,并由长笛、圆号、双簧管等乐器接奏,情绪亦逐渐变得激情,钢琴亦变成炫技式,有如是华彩乐段的音乐主导着推进。最后钢琴以渐慢渐弱的单音将音乐带入再现部。

再现部乐队重现进行曲风格的第一主题,音乐坚定,自远而近。钢琴加入后,气氛越来越激烈,最后并以强烈的切分音节奏将乐曲推上高潮……在乐队随同下,钢琴独奏再现第二主题,更加流畅,更加热情,但很快便和乐队将音乐带入切分节奏的强烈进行曲气氛中,音乐亦变得越来越辉煌灿烂。在铜管乐组及打击乐的强奏下,进入钢琴华彩式装饰奏,带出震撼人心的尾声。钢琴独奏以有如暴风般的八度音程下泻,引导出钢琴和乐队迸发出欣喜若狂的宏大乐音,以充满着强烈的感情和强大的力量引发出的魔力和激情,无比辉煌地总结全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