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同处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勃拉姆斯与布鲁克纳艺术见解却始终相互对立,勃拉姆斯一生的音乐创作体裁丰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民歌和田园牧歌元素的加入体现出勃拉姆斯独特的创作风格,颇具田园风情;布鲁克纳则将创作的重心放在交响曲中,《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浪漫)》这个标题很好地诠释了作品情绪内容,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赞颂,同时又包含着宗教的虔诚和哲学的沉思。

  • 时间:2024-06-07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680/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2082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16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4.6.7(星期五)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杨洋
小提琴:苏千寻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
1.不太快的快板
2.柔板
3.活泼而不太快,嬉戏的快板

小提琴:苏千寻

—— 中 场 休 息 ——

安东・布鲁克纳
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浪漫),WAB 104
1.平静而快活地
2.行板,徐缓地
3. 谐谑曲:快活地
4. 终曲:适当轻快地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2小时1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导赏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长期以来,与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古典三大著名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情绪乐观,开朗,基调明快,意境开阔,是勃拉姆斯少有的,洋溢着激情生命力,对生活充满理想憧憬的作品。然而,实质上,这并非当时勃拉姆斯生活现实的写照,这只是作曲家和常人一样,心中常存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一种梦想折射而已。

勃拉姆斯独一无二的小提琴协奏曲,于1879年元旦在莱比锡新年音乐会首演,由约阿希姆独奏小提琴,勃拉姆斯亲自指挥,翌年首次出版。这首作品的诞生和约阿希姆有着直接的关系。约阿希姆当年是汉诺威宫廷乐队的首席小提琴,他向勃拉姆斯介绍了不少小提琴协奏曲,这让勃拉姆斯动了意念要为约阿希姆写一部真正动人,又能发挥他的高度技术的大作品。

勃拉姆斯是位专业的钢琴家,对小提琴演奏技巧不大谙熟,所以在创作这首协奏曲的过程中,约阿希姆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小提琴独奏声部提出了不少意见,包括第一乐章中独奏的华彩乐段。

勃拉姆斯创作该曲的念头于1874年9月已酝酿,但一直要到1878年在风光绮丽的沃尔特湖(Wörthersee)畔小城珀特沙赫(Portschach)避暑时才实现。勃拉姆斯前一年也在这景色宜人的乡间避暑,创作了第二交响曲。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描述这地区为“未被玷污的净土,各种旋律在空中飞舞,你必须非常小心才不会践踏到这些旋律。”由此不难见出,今晚所奏这这两首伟大名曲和奥地利南部,接近捷克(现是斯洛伐克)的卡林西亚(Carinthia)地区的优美乡间景象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该曲题献给首演担任独奏的约阿希姆,尽管事前的练习并不足够,但首演仍相当成功,颇获佳评,莱比锡的乐评人阿尔弗雷德·多费尔(Alfred Dorffel)在《莱比锡新闻报》上撰文报道:“第一乐章未能让听众注意到作品中新颖之处,但第二乐章则予人留下非常真实的印象,终乐章则充满了欢乐。”首演便能赢得好评的原因在于作品的交响性,独奏小提琴在曲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却和乐队合二为一。尽管如此,独奏小提琴仍极具炫技效果,双弦、三弦,快速的把位变换,及快速乐句等等都用上了;但这些技巧没有一样是纯粹被用作为炫技目的,而是完全被融合进乐曲的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不同主题以交响形式呈现、变化、发展,旋律也具有沉思性,或小夜曲般的田园风格;而非常严肃的乐句与其他嬉戏、谐谑的乐句并行出现,最明显的是在第二乐章中。整体而言,该曲如同勃拉姆斯前一年夏天所写的第二交响曲,充满了有如“阳光灿烂”般,无忧无虑的欢愉喜悦。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思富于变化,有深度,明快、沉着而有份量,规模比较大,结构严密,音乐充实,富有交响性。
第一乐章:采用严格的古典奏鸣曲形式结构,按照两个呈示部的古老写法。乐曲开门见山呈示出宽广悠长的主部主题,旋律悠长,甜美的双簧管轻盈地奏出应和乐句,像是缕缕白云随着向上移动的音调飘浮上升。在于副部主题出现前,还运用了三个不同性格的小主题,使整个乐章更为丰富动人。进入第二呈示部,独奏小提琴先奏出一段快速华彩性的导奏,情深意长地“唱”出了宽广的主部主题,渐渐形成独奏与乐队竞逐的氛围,才和第一小提琴交替奏出副部主题,旋律富于歌唱性、抒情性和戏剧性,像是唱给恋人的一首真挚情歌。展开部将两个主题发挥,最后独奏小提琴的上行音阶,突然将情绪拉紧,乐队全奏,情绪变得奔放华丽,形成高潮,独奏小提琴炫技性华彩主导着发展,带入再现部。再现部的音乐几乎是顺序再现呈示部中的所有素材,只是在调性、和声与配器等方面有所变化。独奏小提琴演奏一段技巧性的华彩乐段,最后独奏小提琴以激动的双音、八度音,奏出主部主题音调,豪迈地结束第一乐章。(勃拉姆斯在总谱中并没有为华彩乐段写下任何音符,至今留传下来的即兴性华彩乐段达十六、七种之多,用得最多的是约阿希姆的版本,不少著名小提琴家也留下自己作的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三部曲式。这是北国孤寂幽香的乐章,音乐贯穿着深挚而静观的情绪,优美柔和的慢板,安逸恬静的气氛使人联想到勃拉姆斯创作这首协奏曲的环境——凉爽怡人的避暑胜地珀特沙赫。结构精确,旋律细腻,加上并不复杂调技巧,洋溢着典雅的醇香。主题开始时由悦耳柔美的双簧管奏出,富于歌唱性,色彩温和淡雅,朴素的牧歌风味突出动人,是勃拉姆斯著名的抒情曲调,独奏小提琴装饰主题,或加以变奏,或与乐队竞逐演奏,中段由明朗的F大调转到f小调,独奏小提琴偏离原来的情绪,显得不大安定,时或昂扬、时或颓丧;并存着两种不同的音型,时或温雅、时或确断、时或感情强烈、时或镇定自若,像是朦胧的雾霭,色调变得晦暗,表情丰富,情绪激动,表现复杂的内心活动。情绪高涨后,重现主部主题,双簧管和独奏小提琴交替演奏出迷人的田园主题旋律,主题经过两次反复后,独奏小提琴以有若华彩般的旋律助奏,并逐渐主导发展,再将情绪拉紧,最后与乐队再融合,在优美恬静的牧歌声中结束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不正规的回旋曲式。回旋曲主题的素材源于匈牙利的吉卜赛民俗音乐,性格幽默、轻快,富有活力,节奏强烈,富于火热奔放的舞蹈性,由独奏小提琴用双音奏出后,以独奏或合奏反复多次,乐队以壮大的气势将主题加以反复,整个乐章气氛比前两个乐章轻松。独奏小提琴在本乐章中有更多的炫技性的表现,在独奏小提琴奏出华彩炫技性波浪似的快速音群后,第一副题在独奏小提琴上出现,开始时以双音、八度音奏出,短小轻捷,富有幽默感,像是舞者的愉快戏谑。在回旋曲主题再度出场后,独奏小提琴优美地奏出第二副题,这个副题旋律平缓,性格温静,激昂的情绪得到缓和,像是欢舞中的一个短暂休息。在第一副题及回旋曲主题相继再现后,独奏小提琴在弦乐组伴随下,优美地奏出旋律平缓,性格温静的第二副题。及后独奏小提琴八度音重现第一副题戏谑音调,及回旋曲主题,独奏小提琴与乐队竞逐,情绪激增,又形成群舞的火热场面,在独奏小提琴简短的华彩乐段后,进入加快速度的结束部。结束部先用回旋曲主题,接着用第一副题的素材构成,最后以明亮的D大调主和弦结束全曲。

撰文:周凡夫

安东·布鲁克纳
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浪漫”,WAB 104
布鲁克纳于1824年的秋天出生在奥地利林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这个乡村教师家的孩子在十三岁时失去父亲后,被寄养到圣佛洛里安教堂。从站在合唱团里,到坐在管风琴台上,他一直以木讷腼腆的内向面貌示人,在佛洛里安堂司琴十年之后,三十岁的布鲁克纳拜在维也纳的西蒙·塞赫特门下接受乐理教育,终于开始走出林茨,往返于两地之间。又十年,他终于接受了恩师的邀请前往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

布鲁克纳在三十七岁这一年才开始正式作曲,转场维也纳之前有了两部未编号的交响曲(现一般称为“00号”及“0号”交响曲),以及三部编号的交响曲,另有些许其余的交响作品,以及不少宗教作品。维也纳乐坛对这位“乡下人”的作品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少数消息灵通的知道这是林茨来的四十来岁的管风琴师,仅此而已。之后,作为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以及曾经的教堂司琴,布鲁克纳得到了来自伦敦和巴黎的管风琴演出邀请。在维也纳寂寂无名的他却在这两处大都市获得了极热烈的赞扬与追捧,这给这位始终怀疑自己的中年人下了一剂猛药——《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浪漫”》正是这贴药调理之后的结果。

不过在这位老实人一生的作品里,你都听不到急促或者是言简意赅的强力表达——这和勃拉姆斯追求的结构效益截然不同。他每踏出一步都花了十年的时间来思考琢磨,这在交响曲里则体现为极舒展松弛的铺设,以及大量的反复段落。不慌不忙的开头,有些冗长的铺设,仿佛建设教堂那样以百年为刻度;其成品自然也傲然屹立,许多人都认为布鲁克纳在作曲的时候脑中复现的是教堂里超过十秒以上的混响效果,而其乐章的高潮像是大管风琴拉出全部音栓的轰鸣,而后慢慢消散,仿佛还能听到花窗之外的鸟鸣。

降E大调,在调性理论中被认为是具有英雄气概和浪漫气质的,不论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或是莫扎特的《第三十九交响曲》都有这样的体现,气势磅礴,宏大辽远,这样的字眼当然也无缝贴合到布鲁克纳的这首交响曲上。但更重要的“浪漫”——这作曲家本人给的标题——是他本人给交响曲留下的场景描述,第一乐章:“中世纪古城—破晓—晨钟声—开城门—骑士驭马而出,自然的魔力裹着他们—森林呢喃—鸟鸣—如此,浪漫的景象继续发展”。这是骑士浪漫小说的场景,不须多加揣测,而他所作的音乐——开头招牌的布鲁克纳式弦乐颤音垫着圆号的独奏,亮出这“拂晓”的主题——也是极贴合场景的。圆号仿佛从极遥远的地方吹来讯息,给人远机位的古城全景视角,而后渐渐贴近,木管加入,弦乐音量提起,五音(2+3,在他后来的交响曲中也多次应用)的固定音型登场,而后日出金光万丈,城门大开的时候迎来第一次齐奏,五音节奏恰如马蹄扬起出城门。骑士们的旅途当然不是一帆风顺,布鲁克纳虽然没有继续一一写下,但和声晦暗时是否遇到了风暴?主题被倒置演奏时是否有重大挫折?发展部的最后,铜管奏出的圣咏段落是不是遇到吉星高照?长笛的独奏又是不是得到贵人相助?这些略显老套的经典桥段用音乐描绘出来给人另一种阅读的乐趣。

第二乐章行板,则被他总结为“歌,祈祷者,小夜曲”,“在第二乐章,一个着了迷的年轻人想要爬进他情人的窗户,却没被放进去”,这是相当世俗化的爱情故事。开头的弦乐以坚定的步伐(同样是五音节奏,尽管略有变形)护送着偷偷摸摸的圆号——大概是去爬窗的——与此同时大提琴在c小调上唱着夜色的歌,之后的齐奏则有着舒伯特式的纯洁歌性旋律;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是披着爱情面貌的朝圣者故事,是人对神的敬爱,这种看法当然也有其道理,毕竟中段的铜管圣咏很难和庄严虔诚的宗教氛围剥离开,这大概是布鲁克纳自己无法剥离也意识不到的本我部分。但他已努力在小夜曲的部分上下功夫了:如同琉特琴拨弦一般的中提琴拨奏是他请来的游吟诗人,这旋律是地道的示爱小夜曲,在情人窗外响起了。弦乐的旋律在进入尾声之前,小夜曲的轮廓已经支离破碎,被铜管齐奏裹挟着攀登向情感的高峰,恐怕这次夜间示爱的结果就只能是拒之窗外了,在最后,布鲁克纳也不忘画下这示爱者暗淡离去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是极典型的巡猎场景,四把圆号(虽然圆号是这部作品自始至终的主角)担着猎号的角色,这不能说是创意的创意(毕竟自然圆号就是作为猎号被发明的)应该是受到了舒曼的影响,后者为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创作的《为四把圆号与乐队所作的音乐会作品》在19世纪探讨了一组乐手如何同一支乐队在声音上交互的可能性(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对于这一时期的乐队来说已很陌生了)。这充满了活力与动感的猎号乐章以短奏三连音为根底,不但圆号之间两两一组追逐,圆号同其余管乐,管乐同其余弦乐也彼此追逐。排练记号E是谐谑曲的第一个曲折,圆号在这里把主题动机的轮廓从向下(FFFCFF)改为向上(AsAsAsDesAsAs),之后转回开头。随后再转入第二个曲折——三声中部,兰德勒舞曲(即乡村舞曲)的四三拍节奏承载着巡猎休息时的田园风光,在这个布鲁克纳最简短的三声中部之后狩猎谐谑曲重来,整体有着A-B-A-C-A-B-A的对称结构,其本人将着最核心的部分描绘为“在林中的午餐时演奏手摇风琴”。

终章的开头“风暴”,神秘而晦暗,风雨欲来的场景里圆号恰似那从远方急驰扑来的浓云,定音鼓是明明白白的雷鸣,也是对第一乐章中日出场景的回应——大量下行片段,不论是雨落或是日落,都是在给这波澜壮阔的一天武火收汁,他将前三乐章中的素材——及其描绘的场景——融为一体,再加入相应的对比素材而交织成的场景跑马灯,也算是人生百态了。这一乐章最叫人铭记的,是在宏大的尾声之前音乐忽然溃散,一切静止后主题重新登场。这无声中的响亮比结尾鼓号齐鸣更能体现着教堂穹顶之下坐在琴台上作曲的布鲁克纳的不朽。

之后我们也该谈谈布鲁克纳的曲谱版本问题(英文世界称为“布鲁克纳问题”),《第四交响曲》的首演是极成功的,但当时统治着维也纳乐评风向的汉斯利克并不喜欢这部作品——他是坚定的勃拉姆斯派,不说他有多憎恶瓦格纳,单是布鲁克纳这样说话绕来绕去的作曲方式就为其不齿。而后多疑而不自信的作曲家自然开始修改起了这部作品,大大小小的改动共能分成三个版本,谐谑曲和终章甚至完全改换过几次,其后的几首交响曲里《第八》也有数个版本。布鲁克纳的不自信也让他求助于一些指挥(比如汉斯·里希特和沙尔克,或者是他学生中的马勒),期待他们能解决实际问题,但他们的大删大改已经不能算是布鲁克纳的作品了。本次演出的诺瓦克版是第二版中公认较忠实的版本,是出版商校对了布鲁克纳出版的“决定版”(常被称为哈斯版)后的成品。

撰文:李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