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 时间:2023-06-24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VIP¥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982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19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3.6.24(星期六)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孙一凡
钢琴:王雅伦
打击乐:胡胜男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D小调交响曲(青年交响曲)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
引子:活泼的快板
变奏1:(同前速度)
主题:速度同上
变奏2:速度同上
变奏3:速度同上
变奏4:更活泼些
变奏5:同前速度
变奏6:速度同上
变奏7:不太快的中板
变奏8:起始速度
变奏9:速度同上
变奏10:速度同上
变奏11:中板
变奏12:小步舞曲速度
变奏13:快板
变奏14:速度同上
变奏15:更活泼、谐趣些
变奏16:小快板
变奏17:小快板
变奏18:如歌的行板
变奏19:速度同上
变奏20:稍微更活泼些
变奏21:稍微更活泼些
变奏22:稍微更活泼些
变奏23:速度同上
变奏24:原速度

钢琴:王雅伦

—— 中 场 休 息 ——

谭盾
打击乐协奏曲《大自然的眼泪》
1.《夏之祭》(定音鼓协奏曲)
2.《秋之祭》(马林巴协奏曲)
3.《冬之祭》(打击乐协奏曲)

打击乐:胡胜男

导赏

〔上半场的音乐〕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交响曲(青年交响曲)
拉赫玛尼诺夫第一部正式的交响曲是1895年创作的,两年后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而那次灾难性的演出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拉赫玛尼诺夫日后的音乐生涯乃至整个人生的轨迹。不过在那之前,拉赫玛尼诺夫还有过一次创作交响曲的尝试,那就是在1891年,此时他刚满18岁。这一年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就创作于这一年,不过直到26年之后作曲家对其进行全面修订后才被世人了解;其次,由于他的作曲老师(同时也是表兄)亚历山大·西洛蒂要在这一年结束后离开学校,他决定提前一年参加毕业考试,并且在只花了三周准备的情况下就在钢琴、音乐理论与作曲等科目拿到了优秀。随着他在次年写下歌剧《阿莱科》,人们意识到一颗闪耀新星的诞生。
拉赫玛尼诺夫对创作交响曲的尝试几乎是与钢琴协奏曲同时开始的。在学生时代,他曾设想写作一部标题性质的交响曲,就像自己最为崇拜的前辈柴科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那样,然而这个愿望自始至终都未曾实现。1891年的“青年交响曲”很明显地有来自柴科夫斯基的影响,特别是一开头沉重的引子里的下行音阶十分明确地指向了柴科夫斯基的《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也为整个乐章营造出了浓郁的悲剧氛围。而随着缓慢的引子结束,音乐进入了较为轻松的阶段,这里带有附点的节奏会让人联想起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而由朴素的单簧管独奏引入的第二段主题则更像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未来的音乐风格,宽广而深沉,只不过此时的作曲家还不具有遭受第一交响曲首演失败后才染上的忧郁气质。作品随后开始了更为沉重的悲剧性发展,作曲家采用的模进手法再次让人联想到了柴科夫斯基。尾声段落十分简短,这也证明了它原本就是一首完整的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而非一首独立的作品,也不禁让人十分好奇,如果按照作曲家本来的想法继续写下去,他会如何写作接下来的三个乐章,是否会是一部像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那样的杰作?

撰文:徐尧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
拉赫玛尼诺夫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就离开故国,开始流亡生活,次年前往美国。他当时已发表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是一位深具名气的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此后便以美国为基地,展开演奏生涯,但新曲的创作亦锐减,后期作品亦不多了,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这首为钢琴与管弦乐合奏而作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既是他所写的最后一部钢琴与乐队作品,也是他的钢琴绝笔之作。

帕格尼尼(1782-1840)于1801年在意大利卢卡(Lucca)创作无伴奏的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作品1号)时,年仅十九岁,乐曲中运用了大量甚至魔鬼亦会知难而退的种种高难度技术,作品面世三十年后才以作品1号出版,是他在世时最早印行的乐曲。拉赫玛尼诺夫这首狂想曲便是以帕格尼尼该部作品的第二十四首随想曲的主题来加以变奏写成。此一脍炙人口的主题旋律,李斯特与勃拉姆斯都曾取用为钢琴作品的主题。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1934年夏天在瑞士琉森湖畔(Lake Lucerne)赫登斯坦因(Hertenstein)所建的塞纳尔别墅(Villa Senar)创作,只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7月3日至8月18日)便作成,同年11月7日由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指挥费城管弦乐团首演,拉赫玛尼诺夫亲自担任钢琴独奏弹钢琴。

这首狂想曲是一套变奏曲,共有二十四段变奏,前后配上短小的序奏与结尾,除了第十八段,各段变奏大多简短,长仅二、三十秒至一分多钟。全曲具有动人的浪漫主义气质,音乐语言简洁精炼,曲中钢琴极为活泼,技巧绚烂,管弦乐效果华丽,两者的协奏充满狂想情趣,乐曲纵横驰骋,艺术才思挥洒自如。

全曲可以视作是一部贯穿着交响性发展的三乐章套曲。序奏后是第一乐章,从第一变奏至第十变奏,A小调。全曲由“活泼的快板”序奏开始,管弦乐呈示出主题的片断,颇为激昂。在乐队奏出节奏风格,只有主题轮廓的第一变奏后,小提琴组才奏出帕格尼尼的完整主题。第二变奏后,大部分都由钢琴担任主题的演奏。此后就以平稳速度,逐渐推进到第五变奏。第六变奏钢琴以华丽技巧将主题加以变奏,最后英国管吹出主题片断后,进入以《震怒之日》的旋律作成的第七变奏,出现可怕的死亡形象,《震怒之日》是天主教会安魂弥撒曲中的歌调。拉赫玛尼诺夫发现帕格尼尼主题的旋律成分和《震怒之日》对比有相似之处。他先在第三变奏的乐队部分,用这些旋律成分来构成某些动机,作为该死亡音调的伏笔,第七变奏在死亡音调后出现的是钢琴强力推进的第八和第九变奏;《震怒之日》的曲调经过变化,在第十变奏又明显地浮现出来。

第十一变奏则是第一、二两乐章之间的连接段,具有即兴性格,内容和调性(A小调–D小调),都只是过渡性质。第二乐章自第十二变奏至第十八变奏,分别是D小调(12–13)、F大调(14–15)、降B小调(16—17),和降D大调(18)。自第十二至十四的变奏中,钢琴奏出仿如是华彩般的炫技式耀眼乐段;第十五变奏钢琴从节奏性的旋律变为明快的跑句,双簧管吹出忧伤的旋律时,进入第十六变奏。随后,引入全曲篇幅最长(约三分多钟),曲调最优美的第十八变奏,降D大调的歌唱性行板,钢琴在弦乐和木管拱托下,独奏出带有怀旧韵味的抒情旋律,细腻的表情逐渐变成高扬的激情。在这首以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为主题的狂想曲中,这段变奏仍散发着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所特有的鲜明民族风格。这段著名变奏,也经常单独演奏,还不时会用作电影配乐。

第三乐章则由第十九变奏至第二十四变奏,回到第一乐章的A小调,具有再现部的特征。此部分的几段变奏都以钢琴炫耀式的灿烂演奏技巧为中心来推进,并逐渐推进到急速的结尾部分,经过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变奏,钢琴的强力节奏,来回奔驰式的急速跑句,和乐队竞奏出火花四射的灿烂高潮后,第二十四变奏再现节奏鲜明的主题,最后钢琴以充沛活力的快速音符,在低音乐器强力地奏出死亡音调的片段后,再结合乐队奔放且壮丽地推上激昂的高潮便突然煞住,只由钢琴轻声奏出零碎的主题音调终结全曲。

撰文:周凡夫
〔下半场的音乐〕

谭盾:打击乐协奏曲《大自然的眼泪》
这部作品是谭盾为其好友、著名打击乐演奏家马丁·格鲁宾格创作的。在完成作品的创作后,谭盾为格鲁宾格录制了一个视频,演示了手指轻弹、摩擦、刮擦等独特的打击乐演奏技巧。作曲家曾表示,“整首乐曲听起来并不只是单纯的炫技,而是深刻挖掘东西方打击乐的不同潜力和音色,赋予它们更多色彩与感情。”

在谭盾看来,为了运用打击乐如此丰富的音色,用它来表现大自然是最合适的:大自然不仅是一年四季的变化,还有许多生活在其中的动物,而这些动物的形态则是无穷无尽。他的打击乐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代表了大自然的不同颜色:第一乐章的“雷霆之色”,第二乐章的“激情之色”与第三乐章的“能量之色”,并且每种颜色都能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建立联系。

第一乐章的灵感源于谭盾对2008年汶川地震无法忘怀的记忆。定音鼓从大锤怒敲到手指轻弹,变化多端的演奏技巧分别展现了大自然的温和与爆发力。谭盾也希望通过此曲,抚慰受到自然灾害冲击的受害者。

谭盾将第二乐章献给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随后引发的海啸。悲伤的马林巴独奏仿佛是在为所有海啸中逝去的生命哭泣,颤音奏法和连续下行的旋律线条则象征着 “大自然的眼泪” ——雨水、河水及海洋。谭盾是在电视上看到这次灾难令人心痛的直播之后产生了写作这个乐章的想法。他曾说,“每一波海浪的侵袭,就会有多少人失去生命?而每一次海浪的退却,又会有多少人的灵魂也被随之冲入大海?我相信大自然在施展暴虐后亦会感到后悔,并流下泪水。”

第三乐章表达了谭盾对遭遇桑迪飓风后的人们,依旧保持乐观心态的赞美。这一乐章中,谭盾将多种打击乐器围成一个圆,打击乐手如跳舞一般敲打着这些乐曲,演奏出与前两个乐章相呼应的旋律,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共舞的精神。谭盾说,“我爱纽约,因为它从不相信沉湎于泪水那一套。飓风桑迪过后,整个曼哈顿下城以及很多地方都停电了,但纽约人从未失去他们的活力与信心。这个乐章让我想到总是能保持精神振奋的纽约,即使在蒙受损失之时也能随之起舞——纽约的精神就是这么强大。”

撰文:徐尧